宁乡王玉平 乡宁外语教师王玉平 拄着双拐攀登人生新高度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外语老师园丁奖获得者.市道德模范.乡宁一中教师王玉平    临汾新闻网讯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31个教师节,正是教师们的

——记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外语老师园丁奖获得者、市道德模范、乡宁一中教师王玉平

    临汾新闻网讯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31个教师节,正是教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昼夜心耕,才换来幽谷飞香、诗满人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向天下所有老师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您辛苦了!节日快乐!”本期本刊特从我市众多的优秀老师中遴选了一位身残志坚、业务精湛、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将其事迹刊发,以期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这位老师学习,兢兢业业,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本职工作,不断创造新业绩,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1982年开始教学到现在,已经整整34年了,就一万三千多天,沧桑磨砺,让一个20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小伙儿,演绎成为一个头发花白、步履颠簸、沧桑满面的老头儿。经常有人调侃他,你这“老头儿”够坚持的。

而他却说,一辈子教学,桃李满天下,回想一下也挺幸福呵!其实,“老头儿”并不老,不过54岁,因左腿残疾,在教师队伍中显得十分独特。别看他其貌不扬,但在教学中孜孜以求、诲人不倦,30多年来为乡宁培养了上百名英语教学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了数百名外语专业学生,为改变山区英语教学探索出一条新路。

在2014年举行的“德润平阳”我市第三届十大道德楷模颁奖典礼上,他获得了敬业奉献楷模称号。他说:“残疾让我失去了正常人的高度,但却以倾斜的姿态站立在三尺讲台,获得了人生新的高度。”这个“老头儿”叫王玉平。

    病魔来袭 他接受了炼狱般的考验

    王玉平生于1961年,10岁时因贪玩不慎摔伤,因延误医治落下终生残疾。从此,小孩子们“跛子!跛子”地跟着叫他,让他变得自卑而沉默。

    1979年,面对着高考志愿表,王玉平知道左脚残疾难圆当医生的梦想,而好口才却是当一名教师的好条件,于是毫无犹豫地填报了师范学校。

    1982年,临汾师专毕业后,他回到母校乡宁一中担任了高中英语教师,暗暗立下宏愿:尽己所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

    本以为生活会像他的名字一样,在含蓄与高雅当中实现玉一般的价值,孰料刚几年,这块玉却碎了一地。那是1986年5月4日的下午,王玉平突觉左脚疼痛,可并没有在意,反把脚抵在讲凳腿上,坚持上了两节课。

到最后一节课结束时,那阵阵疼痛从脚下直钻心扉,他险些栽倒在讲台上。在学生的搀扶下王玉平来到县医院,此时,脓水已从左脚背上流了下来,袜子已经湿透了。在做完必要检查之后,医生说:“这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咱们这里治不了,你赶快转院吧!

”家人带他到太原接受治疗,两位很有名的骨科专家告诉他:骨髓炎是医学上的一大顽症,根治的唯一办法就是截肢。这话就像晴天霹雳,击在王玉平的心上。他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

“怎么能截掉我的腿?没有腿我不就成了废人了吗?我不能没有腿,我不能没有腿!”为了治病,老父亲背着他跑到太原、运城、西安,寻遍了省内外的名医专家。在经历了十多次的痛苦手术后,腿终于保住了,他再一次放声痛哭,但这一次的哭带着浴火重生后的喜悦。

    三年后,王玉平毅然拄起了双拐走进了学校,走上了讲台,走向了牵挂的学生。他的身体又虚又胖,每次上课都提前20分钟拄着双拐一瘸一拐地从办公室往教室挪,扶着栏杆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等爬到三楼时,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满面。

但是,疼痛没有让他停下执著的脚步。当他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关切的脸时,一切的辛酸苦楚、疼痛不适统统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在情不自禁的时候,甚至会激动地走起来。同学们看到他站着讲课满头大汗,便提醒他:“老师,医学上讲站伤骨,你还是坐下讲吧。”听到这话,王玉平才意识到腿在疼痛,心里却是暖暖的。

    严寒酷暑,风雨雪霜,拖着这条病腿,王玉平没有迟到早退过,没有请过一天假。有时夜晚疼痛让他无法入睡时,他便拿起课本备课或给学生批改作业,劳累让他忘却了疼痛,劳累让他安然入睡。为了教育,为了学生,他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心系学子 他是独具慧眼的雕刻师

    王玉平说,教育是孕育心灵的事业,需要每个教育者有心、用心、尽心——有心才有真爱,用心才能懂爱,尽心才是会爱。

    1982年刚参加工作,王玉平担任51班的班主任和整个高一年级4个班的英语课,教学管理任务繁重。当时的学校条件很差,学生与他都住在结义庙的廊房里,全班30多个男生住一个大通铺,下面铺着麦秆,上面是席子,席子上铺个薄棉褥子。由于廊房内阴冷潮湿,学生不是这个生病、就是那个不舒服,很让他操心。

    一天上午,他正在上课,有一个学生的亲戚敲门,说是找这个学生有事。王玉平让他在外面等会儿,下了课再说。等到了中午,这个学生的另一个亲戚来到学校,找到王玉平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说他好没人性,学生家长托人捎来了棉衣,他不让见,这个人又带了回去。王玉平气得浑身发抖,但还是强忍住了。第二天他找到这个学生,进行了一番解释,送给学生一个薄棉衣,这才化解了风波。

    没过几天,班里的一位姓杨的学生感冒发烧,恶心呕吐,王玉平将他安排在自己的办公室休息。

    当下午两点半王玉平打开办公室门时,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只闻到一股强烈的电线焦煳味,整个办公室里已熏成漆黑一片。当时的情形把王玉平吓了一大跳,经了解后知道,那个学生见他平时用电热水器烧水,便从抽屉里拿出热水器插到暖水瓶里,然后去水房打水,回来时热水器已烧坏,办公室的电线被引燃。

学生吓得慌了神,跑到一个同学家里躲了起来。好在这件事没有引起大火灾,王玉平只得自己掏钱更换了全部电线,粉刷了办公室。

    两件事情教育了王玉平:老师固然要爱学生,但是也要讲求方式方法,让家长和学生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举办主题班会,让两位学生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同学们分析原因并引以为戒,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学们和他更亲密了。

    85届有一位姓张的女同学自由散漫,每天迟到,课堂睡觉更是家常便饭,多次批评无济于事,但在全班举行的一次演讲赛中,她发挥得异常好。

    王玉平为了让她找到前进的目标,就让她每天为班里开门锁门,参加各种活动,让她出尽了“风头”。在王玉平的欣赏和激励下,她改掉了不良毛病,以优异成绩考上山西大学外语系。97届一位姓胡的同学,对英语很是头疼。

王玉平发现他的字写得很规整,各科笔记非常条理,就鼓励他每周抄写英语书面表达并反复读诵。该生坚持两年后,英语水平大有提高,后被湖北高等税务学院录取。直到如今,两位学生还经常给王玉平发短信,过年全家都来看望他,表达内心的感恩。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王玉平眼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玉石,需要慧眼独具的雕刻师精心刻画、细心雕琢,使其扬长避短,成人成才。他就要做那个独具慧眼的雕刻师。

    特色教学 他将课堂之美延伸向全市

    初任教时,乡宁的英语教师严重缺乏,有些学校甚至因为没有英语教师不设英语课。王玉平面对的是一群几乎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他向困难发起了挑战。

    课堂上,王玉平给学生讲解英语单词的词根含义、组合规律,把最枯燥无味的单词讲解变成趣味无穷的享受;他每天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英语课文,不厌其烦地纠正发音,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自信感;他教唱英文歌曲,讲解西方文化,让学生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他把语法融入到具体的课文段落中,让学生们在语境中真正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真谛”。

英语课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一门课,他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多年来总是名列全县第一。王玉平还用微薄的工资自费购买乒乓球拍、笔记本等作为奖品,举办英语竞赛。在他的努力下,“冷门”竞赛竟然出乎意料地变成学校的英语盛会,更成为学校课外活动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作为省学科带头人,王玉平把培养青年教师当做自己一项崇高的义务来完成。面对这些有生力量,他不以资深自傲,在给他们上公开课、示范课后,还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手把手地教他们备课、听课、评课,为他们的教学生涯做规划,把个人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

为了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搭桥,他把自己的教学经历与体会总结出来在省级报刊和校报上发表,多次在临汾市英语教师培训会上做专题报告和示范课,受到领导和广大教师的肯定与赞赏。他是学生眼中的“王特”,更是全市教师中的“王特”,独此一人。

    “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一个人能终生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是一种幸福。王玉平说,我深深爱着教育这片圣地,深深爱着我的学校、我的学生!(景秀红 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