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水平属于哪一个层次?
2016.01.09 更新 趁圣诞假期最后几天,在家翻唱片,翻出了这个丝绸之路,超越地平线丝绸之路,超越地平线 真的是超喜欢这张唱片。马友友超越的不仅仅是地平线。 尽管我自己是拉大提琴的,但是不知为何对亚洲音乐,特别是中国音乐特别感兴趣。
当得知马友友出了这张关于丝绸之路的唱片,立马就花了当时所有的零花钱买回来了。一听,就爱上了,从东方到西方,非常的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作为最多元化的大师,马友友留着亚洲的血,成为了大师之后,他还花那么大的心思展现丝绸之路。
用他自己的话说: 这张专辑上的音乐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以一种看似不同传统媒介,来呈现出当时游牧民族在丝绸之路上来来回回的景象。 马友友确实花了很多心思,去丝绸之路采风,自己做了研究,邀请了很多国家的艺术家一起来完全这张唱片。
不仅用了像大提琴,小提琴,竖琴这些西方乐器,还用了好比印度萨伦吉琴,塔布拉鼓,波斯传统乐器卡曼贾,加上中国传统琵琶,笙,等等等等 来极大还原中国,印度,土耳其,亚美尼亚和伊朗音乐, 整个丝绸之路的音乐。
这种付出,可以从音乐中听出来。 强烈推荐! ps. 他在另外一张叫做solo的唱片里有录过一首盛宗亮(Bright Sheng) 写的 Seven Tunes Heard in China.
7首中国民歌。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经过改编,非常的有意思。马友友非常用心,很好听。我自己也演过,假如大家好奇我自己的诠释,再给大家分享视频~ 我就是太爱中国风 哈哈 对于马友友来说,他像是当代的卡萨尔斯(就是挖掘出巴赫大提琴组曲的传奇)。
我想很多学习大提琴的学生都是以马友友为榜样。是马友友把大提琴由之前并不是人人皆知转变成了几乎家喻户晓。
他对大提琴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刚过60的马友友,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音乐境界。不知大家是否听了他最近在bbc proms 整套巴赫组曲的音乐会。将近三个小时的音乐会,全场爆满,掌声雷动。
对于马友友来说,已经超过了技术层面,完全是一种超越精神层面的感觉。 以上我之前回答 “比较马友友与starker演奏”的问题中复制来的,也能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的拙见。
现在的马友友,有很严重的背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他现在演出都是靠在椅背上的原因。但他依然那么热爱音乐。喜欢挖掘音乐里深层次的东西,那种打动人心的情感。 试想一下,他有那么繁忙的演出日程,还能场场呈现给观众他那高水准的演奏,实属不易。
他的音乐,像是在“勾引”听众,我们不受控制就被他带入他的世界,拒绝不了。 他的音乐,有了岁月的沉淀,自身的修为与个人的经历,到了更高的境界。 ps:他的为人,他的个性,也是很吸引人的。10多年前,有幸得到他的指导。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太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