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章龙中将 罗章龙策划“第二中央”:中共的第一次“分裂”
地方党组织的"分裂"活动首先在华北进行。四中全会闭幕后,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曹策、京东特委书记李友才、河北省委秘书长吴华梓等,立即成立了"河北省紧急会议筹备处",要求废止四中全会一切决议,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重建中央领导机关。
不久,罗章龙派遣韩连会、袁乃祥和原中共顺直省委书记张金刃赶赴天津,与曹策等人联合组建了"第二河北省委",由张金刃任"书记",韩连会、曹策分管"组织"和"宣传"。
而后,他们在中共河北省委下属机构中进行活动,任命反对四中全会的赵作霖(即赵梅生)、袁乃祥分别为北平、唐山市委书记;同时,另派白明善、吴正廷到陕北、直南特委进行分裂活动,策划建立"第二特委"。
在上海,1月17日,中共江苏省委(由江南省委改称)召开常委会,会议决定了新省委的工作分工:王明任书记,陈治平负责农委,王克全负责工联,沈先定负责职委。而王克全、沈先定对省委分配的工作拒绝接受,在罗章龙的授意下,试图接管省委机关。
在遭到抵制后,随即与陈治平、蒋云、吴国治、刘瑞龙等部分省委委员退出中共江苏省委,另组"第二江苏省委",由王克全任"书记",沈先定任"组织部长"。在其影响下,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王凤飞、沪中区委书记彭泽湘、沪东区委书记钱静安也分别宣布成立"第二区委",以蒋云为主任的外县工作委员会则宣告外县工作独立。
在东北,罗章龙支持下的唐宏经返回哈尔滨后,立即向中共北满临时特委成员潘敬久、肖海田等传达了四中全会的有关情况,利用领导关系,宣布成立"第二中共北满特委"。
在华南,李震瀛被罗章龙派到香港,策划中共广东省委进行反王明的活动,准备建立"第二广东省委"。
"第二中央"的失败
罗章龙等人策划"第二中央"的事件,使中共面临着一场空前严重的政治危机,党的组织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被捕入狱的何孟雄等人获悉后,立即通过秘密渠道,告诫他们应采取党内斗争的形式,以维护党的统一;同时,他们上书共产国际,申明反对米夫绝不是反党、反共产国际。
罗章龙等人对于何孟雄的劝告无动于衷。而何孟雄等人身陷囹圄,无法制止(2月7日,何孟雄、林育南等在龙华英勇就义。1945年,他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为了阻止分裂活动的进一步蔓延,1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决议,严厉斥责全总党团、海总党团、"苏准会"决议和全国济难互济总会党团来信;决定撤消罗章龙、徐锡根、王克全等人的职务,并要求他们公开承认错误;重新召开海总党团会议,改组海总党团;同时,会议要求全党要与罗章龙等人的分裂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次日,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召开党团会议。在周恩来的劝说和精神感召下,会议通过《海总党团对于扩大的四中全会的决议》,表示"拥护国际路线,拥护四中全会,拥护中央的领导,……反对右派分裂党的行动",接受四中全会决议。
陈郁承认了错误,并作出了深刻的检查。在其影响下,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全国济难互济总会党团、"苏准会"上海办事处等宣布接受四中全会的决议。原来追随罗章龙的徐锡根、余飞、沈先定等人也纷纷检讨错误,发表了与罗章龙划清界限的声明。
为了争取罗章龙、王克全等人,中共中央先后派陈郁、周恩来与他们进行了严肃的谈话,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希望他们从维护大局出发,立即停止一切分裂活动,重新回到党的队伍中来。并告诫他们:分裂和反对党的行动,是严重违反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的行为,是党绝对不能容许的。
然而,他们对中央的劝说置若罔闻,甚至鼓动全总党团拒绝移交党内相关文件、物品和经费。1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为肃清李立三主义,反对右派罗章龙告全体党员和青年团员书》,认为"罗章龙、王克全两同志已经走上了反共产国际反党的道路"。
27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开除罗章龙中央委员及党籍的决议》和《关于开除王克全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王凤飞同志中央委员等问题决议案》。随后,中央政治局又宣布开除王克全、徐畏三、吴雨铭(中华全总秘书长)等人的党籍。
罗章龙、王克全等被开除后,继续进行动。1月31日,他们宣布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推举张金保为"书记",徐畏三为"组织部长"。而后,罗章龙派吴雨铭赴天津,与原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王仲一(1930年被错误地开除了党籍和六届中央候补委员资格)及原内蒙古特委书记韩麟符(1928年被错误地开除了党籍)等组成"北方非常委员会",由吴雨铭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