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源功部属高校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在他提交的一份名为《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提案中如上开篇。
在上述提案中,娄源功指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中西部地区与率先改革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科技与教育的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同样不均衡。”上述提案中写道。
据上述提案,目前,我国39所“985”高校、112所“211”高校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西部地区省份一般只有2~3所,有的省区甚至只有1所。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一样,多数重点科研机构的布局分布也不合理,中西部地区总量偏少。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四个城市中,就有中科院系统研究所71个,而中西部地区的河南、内蒙古、宁夏、贵州四个省区中,却一个也没有。”上述提案称。
娄源功指出,作为拥有一亿人口的大省,河南没有一所“985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河南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历史欠账颇多,难以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也是因此,娄源功建议称:一是要科学认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实施中西部地方高校振兴计划过程中,对那些办学历史长、学科水平高、社会贡献大的地方高校赋予应该的名分,并根据实际给予其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使其在提升经济后发省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逐步完善重点科研机构的布局。在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防科技创新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国家重点学科申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研奖项申报等方面,给予经济后发省区更多的倾斜支持。
三是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加强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共管的运行模式。将省部共建高校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省部共建,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办学经费。省部共建地方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研究生招生计划、学位点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接受教育部和省政府的双重领导,加强教育部对省部共建地方高等学校的管理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