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东的秘书王晓方 王晓方:我曾是马向东的秘书

2018-04-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原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的秘书,转身成为一名畅销小说作家,王晓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蜕变? 王晓方,男,45岁,沈阳人,专业作家.1997年至1999年,王晓方给原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当过两年秘书. 8年前,轰动一时的"慕马大案",毁掉了慕绥新.马向东,一个死缓,一个死刑.大案终结之后,王晓方离开了他为之苦苦奋斗的官场,成为了专业作家. 默默耕耘5年,王晓方小有所成:写成长篇小说12部,出版6部,其中<驻京办主任>销售近30万册,<市长秘书>销售10多万册.弃官

从原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的秘书,转身成为一名畅销小说作家,王晓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蜕变? 王晓方,男,45岁,沈阳人,专业作家。1997年至1999年,王晓方给原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当过两年秘书。 8年前,轰动一时的“慕马大案”,毁掉了慕绥新、马向东,一个死缓,一个死刑。

大案终结之后,王晓方离开了他为之苦苦奋斗的官场,成为了专业作家。 默默耕耘5年,王晓方小有所成:写成长篇小说12部,出版6部,其中《驻京办主任》销售近30万册,《市长秘书》销售10多万册。

弃官从文之前,王晓方仅是一名理科硕士,从未写过小说。官场10年,他最多的历练是,为领导写各种各样的应景文章。 理想青年 王晓方生于1963年,先是赶上了“文革”的尾巴,接着迎来了“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开放年代,于是,文学青年王晓方,变成了理科青年王晓方。

1981年高考,王晓方名落孙山,不得不在乡镇里面蹬起了人力三轮车,过上最底层且看不到尽头的生活。

两年后,他加入复读大军,最终被辽宁大学生物系录取。二年级时,王晓方成为系学生会的主席。 “学生官”的经历,让他对从政充满了欲望。两年最底层的工人经历,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分成熟――“我那时已经知道,要想当上系学生会主席,必须要和党支部书记搞好关系;要想领导交口称赞,首先就要经常在领导面前晃……”那时的王晓方,不仅政治追求进步,而且学业也很不错。

大学毕业,他考取了中科院环境生态方向的研究生。

政治抱负 1991年,研究生毕业的王晓方,“当场写文章”,连闯三关,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阳市政府研究室。在这里,硕士王晓方发挥所长,负责起了“沈阳城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的课题。 1993年,王晓方以副处级调研员的身份,被调到市办公厅当秘书,成为办公厅唯一的硕士。

离权力核心近了,但竞争依然存在――普通的秘书,要给不同的领导写材料;而领导的贴身秘书,随时服务,出路往往好得多。王晓方开始动脑筋。

一次,副市长马向东给他交代了一个任务,写一个沈阳在东北大市场中的辐射作用的文章,“不要超过5万字”。 什么样的文章,不要超过5万字?王晓方想来想去,断定这是马向东的研究生论文。于是,他一头扎进图书馆,两个月时间写出了文章。

在送给马向东看之前,他先拿去给辽宁大学的教授们看看,结果几位专家都觉得写得不错,还写了评语。 评语连同文章,被送到了马向东案头,马甚为惊讶。后来,他又帮马向东把历年来的讲话、文章整理出来,印了几本小册子,送给马向东。

马甚为欣赏。1997年,他成为马向东的专职秘书。 专职秘书 成为专职秘书不久,王晓方多了个任务:辅导马向东中央党校的入学考试――这一年的9月,马向东即将进入有着省部级干部摇篮之称的“青干班”学习。

王晓方参加过局级干部选拔的考试,对各种问题烂熟于胸,但不知道中央党校的考试考什么。他琢磨一下,决定将宝押在选择题上面。利用各种间隙,他和马向东经常操练――互相提问,不会的立即查资料。

后来,马向东以87分的入学成绩排名全班第一。 领导入学后,副市长的工作依然保留,王晓方沈阳、北京两头跑,有时还帮领导做作业,按照马的指示,王晓方代笔的哲学作业“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得了全班第一,让马向东很有面子。

后来“慕马大案”披露,马向东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曾经5次飞到境外豪赌。王晓方对赌博的事也“有所耳闻”,曾经善意地提醒过领导,但领导非但不听,“自己差点被废了”(指被调离秘书岗位)。

一次,刘涌(原沈阳著名的黑社会头目,后被判死刑)请马向东吃饭,饭后,随手扔给王晓方一包东西,让他送给马向东,王晓方就把这包东西原封不动地转交给了马。后来,马向东案情披露,王晓方才知道:这里面原来包着两万美金。

致命漩涡 1999年7月,马向东被“双规”,愈来愈多的官员被卷入“慕马大案”。 王晓方,这个仅跟随了马向东两年的秘书,开始进入人生中最为灰暗的日子:常常被纪委叫去问话,接着是反贪局、检察院,一次次地询问…… 熟人们一个个都不敢来了,周围的朋友唯恐避之而不及……抑郁中,王晓方拾起了早年的乐趣:写作。

两年下来,他写了20多万字。出版社的人告诉他:现在散文不好卖,小说比较畅销,你可以试着写小说。

王晓方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从事文学,他没有丝毫名气,没有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的经验,有的只是对官场深刻的洞察、对命运无常的体验。 艰难转身 2001年12月,马向东被执行死刑,王晓方在网上看到马向东被执行死刑前的照片:坐在一把椅子上,目光绝望且迷离。

当时,他的内心极其悲凉,一口气写了1万多字。后来,这成了小说《市长秘书》的开头。 王晓方的作家之路由此打开,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写3000字,两个月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基本上一年三部长篇”。

“我是一个极有毅力的人,只要认为方向是对的,会不遗余力地往前走……我在忍受的同时,选择用文学自救!” 王晓方说,他的第一本小说,出版并不顺利,但他没有气馁,只是将书稿放在了一边,接着写起了第二部。

2002年底,第一本小说《致命漩涡》和出版社签订合同,他欣喜若狂:原来写小说还可以挣钱养家啊!他写得更勤奋了。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小说出版后,由于王晓方的特殊经历,“这个背景城市局级以上的官 员,都曾经反复读过这《致命漩涡》,在里面寻找是否有自己的影子”。

2004年,新浪网举办第二届原创华语文学大奖赛,谁都不认识的王晓方将新写的《心灵庄园》贴了上去,“想看看自己的水平”,后来该书获得了大奖。

2007年,他又接连推出三部长篇小说《驻京办主任》、《驻京办主任(二)》、《市长秘书》,以强劲的势头成为官场文学的代表作家。 王晓方在创作思考中说:“我在政府工作多年的人生经历,为文学创作积淀了丰厚的生活底蕴。那场惊心动魄的腐败大案在我心灵深处造成的炼狱般的磨难也许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