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和晚年不识沈从文 1933年:沈从文张兆和的幸福时光

2017-1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随着沈从文研究热的到来,沈从文书信备受关注.沈从文致大哥沈云麓的书信也抖落岁月的尘埃,重新与读者见面.作为现当代一位重要的作家,沈从文身上所透露出来的任何气息,都引起研究者和文化界的重视.而沈从文与张兆和一生的婚姻和爱情,从整体来讲是一个非常耐读的故事.这些书信,让我们看到"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沈从文,颇为耐人寻味的情事.沈从文的幸福时光要从1933年计算起.查1932年沈从文的书信,一年间只存了八封信,且信里满是沮丧的情绪.在这一年二月底给王际真的信里说:"近来文章是简

最近,随着沈从文研究热的到来,沈从文书信备受关注。沈从文致大哥沈云麓的书信也抖落岁月的尘埃,重新与读者见面。作为现当代一位重要的作家,沈从文身上所透露出来的任何气息,都引起研究者和文化界的重视。而沈从文与张兆和一生的婚姻和爱情,从整体来讲是一个非常耐读的故事。这些书信,让我们看到“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沈从文,颇为耐人寻味的情事。

沈从文的幸福时光要从1933年计算起。

查1932年沈从文的书信,一年间只存了八封信,且信里满是沮丧的情绪。在这一年二月底给王际真的信里说:“近来文章是简直也不必再写了的。寄来那本《虎雏》多坏!越写只是越坏,鬼知道,女人有多大能耐,因为痴痴的想一个女人,就会把自己变到这样愚蠢。”

在此之前,仅在给王际真的信里,已经流鼻血、哭泣、发誓好多回了。他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而恰好,张兆和并未看上他。

在情书里发誓、示弱、自杀、哭泣不止。不得不说,沈从文是一个幼稚且坚持的人。又或者,温柔而多情的情书,对于任何一个女人,都是一把直抵心扉的钥匙。幸福往往属于那个绝望了也不愿意放弃的人。

胡适是“媒人”

1928年到1930年,沈从文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此时,沈从文爱上他的女学生张兆和,写了不少的情书追求她,并得到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的同情,并施以援手。

1933年8月24日,在致大哥沈云麓的信里,沈从文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在信里写道:“结婚以后兆和每日可过北大上课,我则每日当过杨家编书,这编书工作,报酬每月虽只一百五十元,较之此时去作任何事收入皆少,但所编之书,将来版权则为私有,将来收入,必有可观。并且每日工作,时间不多,欲作文章,尚有余暇,故较之在青岛尚好。近来此后天津大公报即邀弟为编副刊,因条件不合,尚未谈妥。若将来弄得成功,人必忙些,也更有趣些。近来也真稀奇,只想作事,成天作事也从不厌倦,每天饮食极多,人极精神,无事不作,同时也无一事缺少兴味,真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耶?”

连“耶”字都用了出来,实在是一改过去和王际真通信时的唉声叹气。这一年给大哥沈云麓的信达七封之多,每一封信里都满溢着这种新婚的欢喜。

1933年5月4日,尚在青岛的沈从文给胡适写信,羞涩地告诉他已经和张兆和订婚的消息:“多久不给您写信,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似的,因为我已经订了婚。人就是在中公读书那个张家女孩子,近来也在这边作点小事,两人每次谈到过去一些日子时,总觉得应当感谢的是适之先生:"若不是那么一个校长,怎么会请到一个那么蹩脚的先生?"”

是啊,当年沈从文初追求张兆和时,张兆和不喜欢,找到校长胡适之,想让他帮着劝说沈从文,哪知胡适反复替沈从文说好话。这多少也算是做媒的意思了吧。而沈从文的这信,自然也有谢媒人的意思,只是当时尚不知是在北京结婚还是在青岛结婚,并未邀请胡适。

结婚的日子是9月9日,大约也是取长长久久的意思。在给沈云麓的第一封信里,沈从文说了自己手边的忙碌。首先是请人,他和张兆和均不是外向热闹的人,所以,不愿意请太多的人。一开始打算请二十个人,两桌摆了,拉倒。可是,一列名单,发现,远远不够,总有一些远亲近邻,又,总有一些在写作上帮助过沈从文的朋友。

新婚的家具置办得很有气象,在给沈云麓的信里写道:“堂屋中除吃饭用小花梨木方桌外,只是四张有八条腿的凳子,及一个长条子案桌,一个茶几。房中只一床,一红木写字台,一茶几,一小朱红漆书架。客厅器具还不曾弄来,大致为沙发一套,一茶凳,一琴条,一花架,一小橱柜。书房同客厅相接,预备定制一列绕屋书架,一客床,两个小靠椅,一写字台。木器我们总尽可能用硬木,好看些也经用些……”在信里,沈从文从房间布置到院落的结构都详细地向大哥作了介绍,是想让哥哥知道,自己终于成了家,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属于沈从文的美好的时代即将开始。

幸福的新郎

沈从文喜欢张兆和,自讲台上第一眼发现她,就是如此了。经过漫长的追求,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他的幸福溢于言表。他在8月24日给沈云麓的信里写道:“兆和人极好,待人接物使朋友得良好印象,又能读书,又知俭朴,故我觉得非常幸福。”更让沈从文开心的是,沈从文的九妹沈岳萌与张兆和四妹张充和也相处甚洽。

婚事办完以后一周,忙完了答谢以及杂事,还谈妥了去天津《大公报》编辑副刊的工作问题,9月17,沈从文给大哥又写信,告知婚礼办得体面,只是花费大了一些:“新娘子仪表服饰皆使客人快乐,款待客人亦尚称周到。这次事情前后约用去钱1200元,我只有400薪水,其余皆兆和带来并收礼所得。”

张家是大户人家,办这种排场上的事情,自然也要大方一些。但花销这么大,还是让沈从文的经济陷入紧张。虽然在信里又一次夸奖自己的媳妇懂事体面,但挣钱的事情,还是要抓紧。

1933年9月23日,由沈从文和杨振声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刊,每周出两期,适周一、四出版。因为过去这些年的积累,沈从文也有了文坛的一些人脉资源。所以,稿源倒也充沛。出刊的第二天,他便给大哥写信,在信里说:“此刊物每星期两次,皆知名之士及大学教授执笔,故将来希望殊大,若能支持一年,此刊物或将大影响北方文学空气,亦意中事也。”因为稿件需求量较大,所以,家里必须装一部电话,约稿方便。

此时,沈云麓在沅陵也正在建新屋装修,沈云麓写信给沈从文,要建筑类的图书,以便参考。沈从文回信说,建筑类的图书不必,但是室内装饰书一类可以帮到他。沈云麓听沈从文在信里说,认识不少名人,想要一些字画。然而,沈从文虽然认识别人,但也不过是编辑和作者的普通朋友关系,张口找名人要字画可能还是有些牵强。所以在信里大夸特夸张兆和的字写得好,并对大哥说:“过些日尚可要兆和写些字来,彼写字比弟有希望,端庄秀雅,恰如其人。妈尚未见此媳妇,若一见之,当尤欣喜也。”

这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夸奖自己的媳妇了,捡着一个宝贝,逮着机会就要让别人看一眼,就要夸奖一下。

沈云麓的房子装修,张兆和也的确是出了力的,比如沈云麓在信里写的要买的琐碎的物件,有一大部分都是张兆和逛街的时候买回来的。而沈从文自己的家里,此时十二盏电灯也装好了,定做的椅子也都好了。他很兴奋地告诉大哥:式样极美。只可惜,那个时候没有电子邮件,不然,沈从文定然第一时间就拍了照,发过去。

自然,工作和生活,居家和交往,这一切的好都缘自有了张兆和,一个刚刚好年纪的人。沈从文高兴得常常蹦蹦跳。幼稚了吧。不,这可是他自己说的。在1933年10月4日致沈云麓的信里,他写道:“兆和人极识大体,故家中空气极好,妈若见及弟等情形,必常作大笑不止,因弟自近年来处处皆显得十三四岁时活跳,家中连唱带做,无事不快乐异常,诚意料不到之情形也。”知道大哥在家里忙,来不了北京,就又打保票,补了一句:“六弟若可来北平,当来此一视,必可得一极好印象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