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民回忆录》:曾有音书许右臂
读罢此书,不免引人唏嘘。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大众的评价标准往往难免片面。用本雅明的话来说,历史不过是“属于胜利者的一纸清单”。并且更重要的,是所谓的真相对于后来人来说意义几何,同样不太好回答。 胡汉民1879年生于广东番禺。
幼年家境并不宽裕的他天资聪颖却囿于时局,只得一手教书,一手“操刀”——替人考试来维持生计。二十岁时的胡汉民摒弃了“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正途”,任广州《岭海报》记者,决心投身于改造社会的洪流之中。
那个年代对于读书人而言似乎并不仁慈。他的好友史坚如殉难使得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他开始以为,“非游学,无以与革命党人谋,即个人学业,亦皆不足充所怀之志愿”。为践行此言,中举后的胡汉民曾两次东渡日本,开始了救亡之路。
1905年同盟会成立,此时的胡汉民已经结识了包括汪精卫、廖仲恺等日后的“重要人物”。尽管当时他已经返回国内,但得到消息后他马上赶回日本,并在9月1日晚上,见到了孙中山。
在与孙中山进行交流后,胡汉民决定入会,此时的他26岁。 这本回忆录收录了胡汉民自己所做的两篇“回忆”,加上多人为其撰写的悼文以及若干篇重要文章。其中不难看出曾任《民报》主编的胡汉民文笔甚佳,言辞往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书中收录皆为第一手资料,对于希望了解胡汉民以及他的时代的普通读者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胡汉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1907至1908年追随孙中山,于新加坡等地遍设革命机关,组织同盟会于华南发动的历次起义中担任筹饷、运械等工作。
而黄冈、镇南关起义时,他同样与孙中山先生一道,运筹帷幄。 文为心声。胡汉民的语言犀利,为人同样果敢。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前夕,胡汉民夫妇将女儿胡木兰托付给一位老人照料,考虑到随时有牺牲的可能,在一块布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籍贯,缝在胡木兰的衣服上,表示了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
1912年民国建立,旋即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胡汉民的人生也不断经历着起落。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人是汪精卫、胡汉民和廖仲恺。但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同年8月被暗杀。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成特别委员会,以控制局势和处理廖案。在审理廖案过程中,作为国民党右派领袖的胡汉民被认为嫌疑最大,曾一度被拘留,后被派往苏联考察。
1926年2月17日-3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召开,胡汉民曾代表国民党提出要加入“共产国际”的请求却遭拒。
在本书中也收录了与他同游俄国的朱和中关于此段经历的“回想”,以及他自己关于此事经历的讲演文稿。 蒋介石掌权后,他与蒋介石的合分便成为其人生最后时间的重要戏码。但到了1936年,他因“构思过度,突患溢血,于5月12日晚上7时40分逝世”。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总不是容易的事。但本书中收录的历史学家、时任胡汉民先生私人秘书的王养冲所作悼文中的挽联,却是这位重要却令人陌生的人物的一生极好的概括: “自愧疏庸,曾有音书许右臂;最堪涕泪,从今趋步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