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健评钱学森 评论:钱永健获诺奖与钱学森何干?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种亢奋,未免有些不伦不类,乃至于神经质.钱永健1952年出生在纽约,从小对化学很感兴趣,因气喘病只能经常待在家里,就在地下室摆弄瓶瓶罐罐,做化学实验.假如钱永健从小生活在中国会如何?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恐怕他的小小爱好和创新天才早就夭折了吧.别说家庭宽容不得,我们的大学也未必容得下身体不健康的学生.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日本的益川敏英居然外语不佳,在中国唯英语是崇的当下,简直不可思议.其实,说到底是教育的差异.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就指出,中国教育正在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

这种亢奋,未免有些不伦不类,乃至于神经质。钱永健1952年出生在纽约,从小对化学很感兴趣,因气喘病只能经常待在家里,就在地下室摆弄瓶瓶罐罐,做化学实验。假如钱永健从小生活在中国会如何?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恐怕他的小小爱好和创新天才早就夭折了吧。别说家庭宽容不得,我们的大学也未必容得下身体不健康的学生。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日本的益川敏英居然外语不佳,在中国唯英语是崇的当下,简直不可思议。

其实,说到底是教育的差异。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就指出,中国教育正在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轻视教学,轻视原创,轻视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忘了后者才是大学的灵魂。(《中国青年报》10月9日)这种反思,无疑是切中时弊的。问题在于,这不仅是高校的错,也不仅仅大学校长们的错,而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评估机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和不足。(中国青年报 刘效仁)

钱永健不负众望,终于拿下了化学奖,我不禁想起前不久因“功夫熊猫”引起的争论。熊猫是中国的,但功夫是外国的,连片子也是外国人整出来的。面对国宝贴上外国标签被娱乐,某些国人难以忍受。可说到根上,我们还拍不出这种片子。钱永健,一个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却拿到了我们国人拿不到的大奖,这该如何是好。生气还是抵制?看来钱永健获奖,又在我们原本脆弱的心上插了一刀。

钱永健美国出生,美国成长,和中国有联系的只是身上还流着中国人的血。他在美国接受教育后,取得了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成就。从这一点上来说,确实值得我们自豪,毕竟中国人也不笨,有拿诺贝尔奖的潜力。但作为学生的家长,教育的长官能高兴起来吗?同样是送孩子接受教育,同样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孩子很难能拿到诺贝尔奖,很多人甚至连大学都考不上。即使考上,按照我们现在大学教育的现状,也培养不出能拿到诺贝尔奖的人。但一个中国人在外国在教育下拿了奖,这个账该如何算?教育部门应好好想一想了,不要把教育成绩放在几个升学率上,更应该看看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钱永健获奖,一部分人高兴了,有些人却不能高兴。我们更应反思存在的问题,让中国人获奖名至实归。不再让通过贴着中国标签的外国人获奖来弥补我们拿不到奖的遗憾,应让功夫熊猫会中国功夫,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