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与玉祁 CF40·孙冶方悦读会第3期:周其仁追思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2017-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2月29日晚,第三期"CF40•孙冶方悦读会"如期举办.本期悦读会的主题是:追思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的回顾与思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作为主讲嘉宾,以其师友.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总参谋长"的杜润生先生的著作<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一书的章节为轴,回顾了杜老先生参与.献计.推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过程,分享了他与杜老一起学习.工作的经历和感悟,并与现场嘉宾.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活动由CF40秘书长王海明主持.亲临现场中

12月29日晚,第三期"CF40•孙冶方悦读会"如期举办。本期悦读会的主题是:追思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的回顾与思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作为主讲嘉宾,以其师友、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总参谋长"的杜润生先生的著作《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一书的章节为轴,回顾了杜老先生参与、献计、推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过程,分享了他与杜老一起学习、工作的经历和感悟,并与现场嘉宾、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本次活动由CF40秘书长王海明主持。

亲临现场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首先结合中国农村、农民的现状以及城镇化的进程,引出本次"悦读会"的背景和主题。

他指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依然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分化态势总体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依然处于迷茫状态。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与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有莫大的关联。因此,在试点"承包土地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权"两权"抵贷的背景下,追思杜老先生关于农村改革的深邃思想,以史为镜,知古鉴今,恰当其时。

随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以《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为纲,详细介绍了杜老先生推动中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

他在演讲中提到,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法、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6年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即大集体经济;从60年代包产到户的最初尝试,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产到户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围绕土地这一核心要素进行的农村改革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周教授以一个同事、后辈的身份,将已故杜老先生的亲历、亲闻、亲见向读者们娓娓道来,在评价杜老先生功绩和著作时精辟、中肯,在回忆杜老风范及与杜老相处的点滴时,又充满浓厚的师生情谊。在演讲的最后,周老师将杜老在2013年一篇讲话中提到的两大农村问题——如何组织好农村人口的转移、如何反映农民的诉求和意见"移交"给在场的嘉宾和听众,既是对改革先驱遗志的接棒、传承,也是对同仁后辈的督促、勉励。

在互动环节,周其仁老师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精彩语录

连平

杜老有一个论断: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的确,中国经济许多问题都和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有关。

城镇化进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中国的收入分配得分化态势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调整始终处于迷茫状态,这些问题与土地、农民问题都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农村改革比城市改革起步要早,但是如果把当前城市的商品经济水平和农村相比较,农村的指标远不如城市。

农民经过辛苦的劳动得到的成果相当大一部分体现在住宅上,它看似一种资产,但由于不能流动,实际上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这对农村资产运用能力有非常大的制约。

当然,尽管存在很多制度性障碍,农村改革还是会持续向前推进。

周其仁

这本书的风格有四个特点:

特点一:人贵述己而不自诩

读完这本书,我们能够了解到杜老为人的风格。这本书讲述了杜老参与我国农村体制变革中各次重大决策的过程,但是整本书没有一句话是讲他自己的,用"人贵述己而不自诩"这句话来形容这本书非常合适。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欣赏自己,一般人讲到自己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讲起自己得意的事情,但在杜老师这本书中却读不到一丝一毫。

所有他参与的事情,他都讲到这些事情不是他个人的贡献。同时,如果当年的认知有错误,他也非常诚实地记录下来,当时是怎么认知的,后来又是怎么表达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特点二:突出问题

农村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和土地,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杜老这本书把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放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杜老这一代人为解决农村问题贡献了一辈子,相信只要问题没解决,还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问题。   特点三:求真求准

从土地改革开始,杜老参与的改革持续了半个世纪以上,其中有很多是是非非,很多人物、派别、思想斗争等等。但是在这本书中,杜老最关注的就是在所有这些现象背后,真理到底是什么。另外,杜老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力求把真理表述得准确,这是当年所有靠近杜老的人的共同感受,他对于一件事情一定要求准确。

今年,我看到他对一篇讲稿来回改动,改后发表了,《人民日报》刊登时,他对《人民日报》的版本又进行修改,他就是这样一个力求准确的人。这本书有很多次原文补述,要用朴素的语言把道理讲清楚其实并不容易。   特点四:旨在解决问题

最后一点,就是杜老这本书体现了他们那代人的风格,一件事情不是说讲透就行了,一件事情讲透是为了把它做的更好。真正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咱们现在讲问题导向,更近一层是要解决问题导向,怎么把历史留下的问题解决掉,这四点是这本书阅读下来整体的印象。

CF40•孙冶方悦读会

"CF40•孙冶方悦读会"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共同打造的高端读书会项目。"悦读会"将以"名家 好书"的模式,为经济金融界人士奉上深度阅读与知识分享的高端聚会,引领参与者深度思考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重点问题,探讨国际前沿理论创新,享受读书之乐趣。   "悦读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主办,交通银行和金融城承办。

CF40•孙冶方悦读会"第3期

追思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主讲嘉宾: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生于1950年,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 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季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分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任教。2008年6月起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任,2012年11月卸任。

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农村改革,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等。

书籍介绍:

杜润生老先生是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是中国农村改革重大决策参与者和亲历者,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总参谋长"(吴象)。他多次向中央建言,主张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推广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公认并具有深刻影响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

正如杜老先生一直认为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法、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6年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即大集体经济,以后60年代包产到户的最初尝试,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产到户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围绕土地这一核心要素进行的农村改革既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

《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正是这段时期中国农村变革场景的真实反映,是作者的亲历、亲闻、亲见,并包含作者长期从事并领导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它对于了解我们党关于农村政策的决策过程及高层争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

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言,这部著作"无论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披露和记载,还是对思想观点的整理和表达,均是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农村制度变革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鉴往知来、温故知新,今人阅读杜老这本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著作,可以获得很多方面的教益。未来的历史学家如果要理解曾经事关数亿中国农民命运的伟大变革,一定也不会放过杜老这部写于90高龄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