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银张琴 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新形势下种业如何走出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民族种业"走出去"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中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都种上了中国的种子,更有中国的种企在海外建立了子公司、研发基地,为当地农民培育品种。近日,记者就新形势下种业如何"走出去",采访了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琴。
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业"走出去",您如何看待种业"走出去"?
张琴:种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走出国门立足世界是成为世界一流种企的基础,新《种子法》颁布实施一年来,依法治种全面铺开,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的管理更加规范,种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问:未来,荃银高科将如何发展海外业务?
张琴:荃银高科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国内国外同步发展的道路,通过发挥种业科技优势,尤其是杂交水稻育种与栽培技术优势,利用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和市场资源,开展海外品种研发与种子产销业务。目前,公司海外业务规模居同行业前列,未来,荃银将继续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布局优势地区、寻求多方共赢"的思路,"引进来,走出去",在全行业范围内和全世界范围内聚合人才、技术、产品和资源,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强企。
问:种企如何促进种子出口?
张琴:不断升级销售模式,才能逐步促进种子出口。目前,荃银年销售杂交水稻种子300多万公斤,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种子出口位居全国前三位。下一步,荃银还将因地制宜,选取适应当地市场的销售方式,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或在当地成立子公司,提供优质水稻种子,并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农资产品配套,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市场占有率。
问:光把种子卖出去还不够,如何实施本地化育种?
张琴:种子"走出去"的关键是科研"走出去",要依托技术优势实施本地化育种。荃银现已在孟加拉建立了"热带杂交水稻(孟加拉)研发中心",并在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等国,利用荃银先进的育种和推广技术,建设育种实验室、科研基地和测试示范网络,选育示范适宜热带国家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此外,通过与当地企业和机构合作,整合研发人才和资源,建立研发交流和合作平台,建立国外研发网络,从而提升海外研发规模和育种能力。
问:海外生产基地的建立情况如何?
张琴:相比中国,孟加拉、巴基斯坦、缅甸等国杂交水稻制种条件优势明显,且制种成本比国内低40%左右,风险可控。荃银已在孟加拉成立了子公司,并在当地建立了生产基地,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用于出口其他国家。整合优势资源,选择气候土壤环境优良、种植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采取制种外包或与当地企业和机构合作等方式进行制种,降低国内制种成本,一直是荃银高科努力的目标。目前,农业部正在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有望推动用于境外制种的水稻亲本和用于研发的种质资源依法进出口,若该项政策能够出台实施,将对种业强国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开展海外农业项目也非常重要。荃银先后承担了安哥拉隆格农场水稻种植项目及安哥拉库因巴农场玉米和大豆种植项目,极大促进了当地粮食生产及农业技术进步。2016年,荃银获得了商业部对外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资格,对公司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布局有着重要意义。紧跟国家战略,通过承接政府项目、国际项目、企业项目,获得拓展海外市场和业务的契机,对于种企发展非常有利。
链接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统筹利用国际市场,优化国内农产品供给结构,健全公平竞争的农产品进口市场环境。健全农产品贸易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规,依法对进口农产品开展贸易救济调查。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海外推介力度。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推动农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推进农产品认证结果互认工作。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实施专项打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