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医案大全 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4则

2018-04-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胡希恕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家.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今以桂枝汤举隅.例1 :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 3个月来,每日下午3~5点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舌苔薄白润,脉缓. 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为太阳表证.脉缓.发热.汗出,为营卫不和津虚于表.发热.汗出,尤其午后定时发热,为太阳中风桂枝汤方证.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

胡希恕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家。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今以桂枝汤举隅。

例1 :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 3个月来,每日下午3~5点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舌苔薄白润,脉缓。 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为太阳表证。脉缓、发热、汗出,为营卫不和津虚于表。发热、汗出,尤其午后定时发热,为太阳中风桂枝汤方证。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服二剂而解。按:需要说明的是,本案未记录煎服法,胡老师对讲解桂枝汤方证有独特见解,可参见有关论述。这里要特别注意胡老师对《伤寒论》笫54条的论述:“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长期定时发热的桂枝汤证,服桂枝汤当是“先期时发汗”,本案应是下午3点钟前服药。对此,胡老师特别指出,这是中医治未病的精神。

例2:贺某,男,8岁,1965年10月23日初诊。外感发热1周不退,每日上午11:30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汗出,发热12:00后热自已,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日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脉虚数,为津虚有热。见于定时发热,汗出,主在荣卫失调,为太阳中风桂枝汤方证。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两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1:00后尚有低热(37.2~37.5℃),舌苔薄黄,脉尚稍数。继与桂枝合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服三剂,诸症解。

例3:谢某,女,51岁,2004年9月26日初诊:雨淋后,发热,恶寒(T38.6℃)头剧痛,全身酸胀、疼痛,鼻流清涕,经西药治疗一周后,仍低热(T37.5℃),且汗出恶风,动则汗出明显,头隐隐作痛,鼻流清涕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弱。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脉浮弱,舌苔白,恶风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流清涕,太阳中风证。中医辨证为:太阳中风桂枝汤方证: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服一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又继服二剂,症已。

例4:张某,女,1965年12月13日初诊。因练气功不得法,出现气从脐下上冲至胸已半年多,伴见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润,脉缓。脉缓、汗出,为津虚。舌苔白润、无口渴,证不在里。同时见气上冲,可证太阳表不解。心慌、失眠,津血虚不养心故也。综合分析:证属荣卫不和,汗出上虚,因致气上冲逆、心慌、失眠,为太阳中风桂枝加桂汤方证:桂枝15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三剂,气上冲已,但有时脐下跳动。上方加茯苓12克,服三剂,脐下跳动已,睡眠仍差。继服酸枣仁汤加减善后。

欢迎关注龙华杏树林

在这里,我们受到中医启发;在这里,我们感悟中医魅力;在这里,我们拾起点滴时间来交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