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钱瑗 【钱媛】天堂就在心里——读《我们的钱媛》有感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3年,一本<我们仨>温情满人间,令我读后心生感动. 那个女孩子,在"我们仨"里见过.没有父亲的风流,没有母亲的小资.很朴实.很温厚.由钱钟书而认识杨绛,由杨绛而认识钱瑗.对这三口之家喜欢得不得了,钱瑗(前缘)这个名字也觉得简单有意境.当看到杨绛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而伤痛无言时,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难免要伤心落泪,又或心生好奇:钱钟书和杨绛唯一的爱女钱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她的一生如何?冲着对杨绛的喜欢和对钱瑗的好奇,今年在当当网邮寄了一本<我们的钱媛>,我

2003年,一本《我们仨》温情满人间,令我读后心生感动。 那个女孩子,在“我们仨”里见过。没有父亲的风流,没有母亲的小资。很朴实。很温厚。由钱钟书而认识杨绛,由杨绛而认识钱瑗。对这三口之家喜欢得不得了,钱瑗(前缘)这个名字也觉得简单有意境。当看到杨绛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而伤痛无言时,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难免要伤心落泪,又或心生好奇:钱钟书和杨绛唯一的爱女钱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她的一生如何?冲着对杨绛的喜欢和对钱瑗的好奇,今年在当当网邮寄了一本《我们的钱媛》,我一段一段的读,泪也一段一段的流,疼痛感也一丝丝的袭来,有时几乎不能制止…

1937年5月,钱瑗来到世间,1997年3月,因病去世。在钱瑗过世7年半后,一直不能忘怀她的亲友师生,纷纷撰文回忆,描绘出1个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孝顺谦和、富有情趣的钱瑗。在《我们的钱瑗》序中,杨绛写道,“我们夫妇曾探讨女儿的个性。钱锺书说,‘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祖父。’我觉得这话很恰当。……钱瑗坚强不屈,正直不阿。钱瑗热心教书,关怀学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她默默无闻,说不上有什么成就,也不是名师,只是行伍间一名小兵。但是她既然只求当尖兵,可说有志竟成,没有虚度此生。”

本书通过钱瑗的母亲、同事、朋友、学生的追忆,再现了钱瑗生前读书、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钱瑗先生刚正严肃的学者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烙印1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形象。出生于书香世家的钱瑗,有世上最有学问、最有才情的父母,却从不炫耀,也不问名利,只踏踏实实做学问,兢兢业业教书,追求心灵与精神的幸福。观钱瑗的一生,短暂而又高质,古人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要义,在她身上真正实现,她无愧“知识分子——社会良心”称号。在这个时代,大学的所谓教授、博导们只要有三成能象钱媛般心怀理想,不求闻达,专心学问,努力育人,那大学何愁不能成其“大”也!

书中的钱瑗属于学生的、同事的、朋友的、学校的、教学的、学术的、父亲母亲的、婆婆的、孩子的……惟独没有自己的,读完后,才明白书的起名名副其实,为什么用“我们的”,而不是其他。书中大多内容都是记录钱瑗教授的正直、认真和负责。单纯不浮躁,踏实做学问。所有的亲朋挚友、同窗学子,无一不在缅怀钱瑗教授单纯而高尚的人格。而我当我放下书之际,心像漂洗过一样纯净,豁然开朗很多,觉得不想再为繁琐的小事而计较,要专心做自己的工作,做自己的学问。现在我们心里太缺少榜样了,我想钱瑗教授可以算1个。

钱瑗是名门之后,但她不象名门之后,看她的照片,很本色,很质朴,尤其后来的照片感觉缺少1种女性的细腻,但一字字的追忆写她认真、努力、勤奋、刚正、智慧、真挚、温馨、为别人着想;写她心甘情愿当“尖兵”,有志竟成没有虚度的一生;写她默默无言,没有一句怨言鞠躬尽瘁段短的一生,读钱瑗,是感动的,她无愧名门之后。

钱钟书杨绛两位先生常说: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钱瑗的为人为学实践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有了《我们的钱瑗》的出版。《我们的钱瑗》蔚籍了母亲心,也给予我们读者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们在阅读时,心理充满深深的感激。

钱媛说:“我和父亲最‘哥们’,我们是母亲的2个顽童。父亲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钱钟书得意地说:“母亲有点笨哦!”。杨绛:“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母亲”。家庭生活中钱瑗不仅仅是孩子,也是他们的朋友,附录中看到圆圆画的父亲的肖像,在病榻上写给的信,1种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圆圆在不能起床,不能说话的情况下不放心母亲的一日三餐,平躺着写信教给母亲如何做简易的饮食。“牛儿不吃草,想把娘恩报”这是不能进食的女儿写给母亲的诗。有谁看到这些文字会不动容呢?

作为母亲的杨绛在女儿鲜花般的笑容在眼前消失时,轻轻说“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父亲母亲的祝福回去。”心上却似“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便是我使的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着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连着血和肉的亲情被作者写得那样真切,每读于此,总是长叹一声:“人生为什么会有离别”做为父亲的钱钟书听到女儿回去的消息后“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看着我……”分明也让你看到了1种无言的伤感,1种深切的痛在眼里流动着。

读完有一点对钱媛不满意,钱媛忒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学校组织的体检也不按时去参加,甚至逃避,对自己的健康不重视,导致最后检查出癌症以后再也没有爬起来,不到六十岁就告别了这个世界,留下八十多岁的老父老母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有时我就想,为什么很多像钱钟书、阳江、冰心、巴金、季羡林等老一代知识分子经受过很多挫折和磨难却都很长寿,而我们现在很多像钱媛一样的中年的高级知识分子却英年早逝,是真的被套上马车就卸不下来吗?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这样的悲剧少一些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