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简历 耿彦波档案 耿彦波资料

2017-08-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耿彦波 耿彦波简历 耿彦波档案 耿彦波资料中共山西省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男,汉族,1958年11月生,山西和顺人,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19

耿彦波 耿彦波简历 耿彦波档案 耿彦波资料

中共山西省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

男,汉族,1958年11月生,山西和顺人,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入党。

1976年08月,和顺县委通讯组干事、晋中地区团委干事、晋中地区对台办干事;

1983年07月,山西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5年09月,晋中地委办公室干事、副科长、科长;

1991年11月,晋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3年04月,中共灵石县委副书记(其间:1994年8月至1996年12月,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涉外经济专业学习);

1995年03月,中共灵石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其间:1996年10月至1998年7月,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0年03月,中共榆次市委书记;(期间,榆次市更名为榆次区);

2000年05月,中共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

2003年06月,中共晋中市委常委、榆次区委书记;

2004年02月,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2006年06月,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07年05月,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2008年01月,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

2008年02月,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

2008年07月,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主政榆次

耿彦波是一位做官与做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的“两栖式官员”。伴随着持续10年之久的争议,耿彦波一路前行。更重要的是,通过经营城市,他成功地寻找到了经济与文化的“黄金分割点”。

当他离开灵石时,有人在天石新城摆上3个花圈“送行”;当他修复榆次老城时,有人打出“谢谢你,彦波”的横幅;当他调离榆次后,“吕日周第二”的争论甚嚣尘上;当他离开榆次两年后,“耿粉”自发在新浪网开设博客“耿彦波论坛”;当他来到太原进行城市大建设后,“又一个仇和”的评价出现。

这个人就是耿彦波。

在山西太原、晋中两地,上至政界,下至普通百姓,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将他的名字,和吕日周、仇和放到一起。从灵石县长到榆次区委书记再到太原市常务副市长,他既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有妙语连珠的话语,更有为民流泪的感动。

2008年2月5日,耿彦波走马上任大同市长。中国最著名的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煤都”大同,成为耿彦波的新舞台,也是他从政中的第四个舞台。此时,距离他任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长,仅仅才过了1年零8个月。

从太原再到大同,这位力行“把工作写在大地上”的个性官员,又将上演怎样的精彩?

把城市变成风景,把风景变成资本

“对于榆次,耿彦波是一个奇迹。做为一位在榆次留下卓越政绩的领导,虽然他无意关心世人的毁誉评论,无意去拿政绩向上司领赏,然而他所做出的实绩却无法阻挡榆次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爱戴。耿彦波于2004年3月19日离任榆次,但群众对他的热情依然不减。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在物质和精神上为榆次所做的贡献深深感动和影响着榆次人民。2004年3月19号,榆次干部群众眼含热泪手捧鲜花,带着美好的祝愿送走他们亲爱的书记时,无不为榆次惋惜,两年里千万颗心灵关注着榆次的去向,千万双眼睛注视着榆次的发展,千家万户盼望着榆次依然快步向前。基于这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人们不愿忘记耿书记。

因为怀念,因为感恩,也因为遗憾,我们不会忘记这个日子,那个告别春天的鲜花和掌声的日子里,永远有榆次干部群众的祝愿和期盼!”

这段话发表在新浪网“耿彦波论坛” 的博客首页上,该论坛是一群“耿粉”自发开设的一个博客。从这段话中,一个立体化的地方决策者的轮廓隐约呈现出来,那么,耿彦波是靠什么赢得尊敬的?他主政榆次时又发生了什么?

从1995年任灵石县县长开始,惯打“文化经济牌”的耿彦波就一直致力于保护挖掘晋中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先是灵石的王家大院;2000年4月调任榆次后,又修复了气势更加恢宏的“常家庄园”。

为官7年,他把两座“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民居庄园推向了全国,更推向了市场。如今,在北京地铁站,可以看到“王家归来不看院”的旅游产品广告———夕阳余晖之下,层层屋檐组成的气宇轩昂之势,足以雄霸天下。

因此,中国著名的古建筑文化“泰斗”郑孝燮老先生说道:“要想切实保护好历史遗产,光有‘有识之士’不行,还得有既掌握决策权,又对保护文化遗产有充分认识的政府官员,我把这样的人称作‘有识之官’,耿彦波就是一个。”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耿彦波幸运的是,他为官任职的地方,都遗存着大片的古老民居;晋中历史文化幸运的是,有位地方官很“识货”,能从过往岁月的遗物中看到文化的意义以及未来的价值。

“一条马路,一座楼;一个警察,一只猴”。这是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对榆次城建状况的一种戏说。然而,在耿彦波“多留遗产,不留遗憾”的修复思想和“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下,经过500多个日夜奋战,一个占地面积100万平米,具有儒、道、佛等文化特征,集中国传统优秀建筑精华的老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它有中国最大的县衙,中国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城隍庙,中国北派最大的城市古典园林群落。

榆次老城改造完成后,漫步街头,居民宋五寿用朴实的语言编了一个顺口溜加以赞誉:“榆次老城泛新颜,扬起新旧两条帆;欧式架构美如画,东西风情都好看。”

但是,城市大建设,钱从哪里来?榆次在短短3年内用于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资金达10亿多元,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城市面积、城市功能以及城市品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榆次每年的可支配财力有限,仅预算内人员工资一项缺口就达4000多万元,投资的钱从哪里来?同时,又是什么让耿彦波下大功夫去保护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呢?

耿彦波很坦然地说:“为了赚钱。”他认为,作为一个地方官员,特别是一个地方的主要负责人,不讲钱、不算账,肯定是不行的。而更为关键的是,耿彦波抓住了问题的“关节”———城市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