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解读及教学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现在看看新生代的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所上的<赤壁怀古>一课.该课除了结合解读,指导传情达韵朗读等等教学环节外,主要有9个讨论要点.(1)"风流人

现在看看新生代的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所上的《赤壁怀古》一课。该课除了结合解读,指导传情达韵朗读等等教学环节外,主要有9个讨论要点。(1)“风流人物”改成“英雄人物”行不行?学生觉得这二者就是不一样,反正不行。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这种感觉,但究竟怎么不行,教师未急于说明,只是引导学生慢慢往下品读、分析后再作结论。(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把前面几句具体化了,请学生分别指出具体化的对应意象。学生纷纷发言,指出“大江”、“千古”、“风流人物”分别具体化为“故垒”、“三国”、“周郎”。

实际上,这就是前面解读说到的“聚焦”、“背景衬托,突显周郎”。相关的讨论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品味“乱石穿空”三句所展现的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理解这是风流人物活动的舞台,是此如画江山、壮丽战场孕育、塑造了风流人物。

(3)周郎能不能换成周瑜?学生明确回答说不能,认为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4)“小乔初嫁了”能否换成“小乔出嫁了”?此讨论特别有意思。

首先,学生都说换了就没有刚出嫁的感觉;教师即加了一句:新婚燕尔。接着,教师“爆料”说,这是建安三年的事,把它说到建安十三年,整整推前了十年。学生大为惊讶。

紧接着,教师要学生想想,苏轼为什么要“错”写,是不是像有些电影电视一样,战争不够,爱情来凑?学生不太有把握地说,是不是强调周瑜还在热恋中,情感依旧,十年不减?教师鼓励学生说,这有点贴近了。于是,请学生回顾开头第一个问题,风流人物为什么不改成英雄人物?学生恍然大悟道:“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吧,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

”教师作了基本的肯定,并予以提升,指出在苏轼的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不仅孔武有力,还应有儿女情长,不但要有武胆,还得有柔肠。

(5)羽扇纶巾是武将还是文臣的打扮?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方面?学生很快说,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教师肯定并予补充,还表现周瑜的智慧。

(6)如果说,“雄姿英发”与前面的“小乔初嫁了”结合在一起是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那么“雄姿英发”与后句的“羽扇纶巾”结合是写周瑜的什么?学生又很快回答,是既能武又能文。此时,教师予以总结:苏轼心目中所向往的就是做周瑜那样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

(7)在哪个作品里学过“风流人物”?学生很快想起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组织学生回忆毛泽东词,并对二词的“风流人物”进行比较讨论。

学生经讨论认为,毛泽东词的“风流人物”还有政治意义,是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因为毛泽东词举出了唐宗宋祖等等,但又超越他们,不仅有武略,还要有文韬,还要懂得情感,有柔肠,就像武侠小说说的,侠骨柔肠;所以,毛泽东词的“风流人物”也像苏轼词一样,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的英雄人物。

(8)“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细致描写有什么效果?学生认为,衬托了周瑜的指挥艺术;并认为“谈笑间“与”樯橹灰飞烟灭“还是对比,“谈笑间”显得十分轻松,跟玩似的,后面的“灰飞烟灭”就显得效果很强烈。

(9)讨论最后几句所表现的作者的心情。学生总的认为比较达观、比较积极,并且跟全诗有关,全诗格调比较昂扬向上。教师同意学生的看法,给予了补充,并对全诗作了总结:苏轼此时已47岁,年华老大,功业少成,人家周瑜这么年青就战功赫赫,名垂青史,所以既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向往这样的风流人物,全诗豪迈向上),也要看到难免有心境苍凉的消极之情,同时积极达观的一面还包括他特别想得开,特别洒脱,所有的风流人物都要被历史的潮水“浪淘尽”,人生如同梦境,何必过于执著。

对比名家的解读和名师的教学,除了根据中学的实际,少引史实、少用术语,更为浅显易懂,多设置讨论题,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外,二者的解读指向何其一致!这也是相对而言,最好的解读和最好的教学的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