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岩:希罗多德《历史》中译本序
二、《历 史》的内容梗概《历 史》的主要内容,似乎早已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我国学者不知从何时起,给希罗多德的“调查报告”增加了一个副标题——“希腊波斯战争史”,甚至认为《历 史》又名《希波战争史》。[最明显的例证如王以铸先生的中译本,商务印书馆多次重印;陈启能主编:《西方历 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这样的引申是否符合希罗多德的原意暂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希罗多德在其著作中使用希腊人、波斯人的概念,其内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皆有多层含义。
当希罗多德在不同的语境下叙述希腊人或者波斯人、异族人的时候,同一概念的内涵有时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纵然我们可以使用“希波战争”(或“波斯战争”)的概念,其内涵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有关讨论见下文)。
希罗多德著作的题目为?ροδ?του ?στορ?αι,现代学者的任何其他引申,往往都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歧义或误解。希罗多德的著作原本不分卷,后来被亚历山大里亚的校注学者分为9卷,每卷卷首分别冠以一位缪斯女神,故而《历 史》又名“缪斯书”。
传统认为,整个著作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全书开篇至第5卷第27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记述波斯帝国的兴起和扩张经过,从居鲁士( Cyrus)率波斯诸部落揭竿而起、反抗米底人的统治,直到冈比西斯( Cambyses)不断向外扩张、大流士一世( Darius I)改组波斯帝国中央和地方统治机构,并且准备进攻希腊为止。
希罗多德具体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斯基泰亚等地区的地理、物产、历 史和现状,并且详细介绍了各地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或者说,他记载了那个时代他所知道的所有异族人(非希腊人)的世界的状况,对希腊人和异族人发生冲突的原因进行了追溯和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希罗多德记载波斯帝国的历 史不是按照地理分区来描述帝国各地,而大致是按照波斯人征服这些地区的先后次序,由此构成波斯帝国的轮廓。他率先叙述吕底亚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最早被纳入波斯帝国的版图,而是因为他们是首先进攻和征服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一支异族人。
每当述及一个地区的时候,他总是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说起,然后再叙述其居民的性格、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最后介绍其政治和历 史。
从第5卷第28章直到全书结束,为第二部分。希罗多德集中记述波斯战争的经过。[关于波斯战争的结束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公元前479年和公元前449年两种说法,前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从叙述小亚细亚伊奥尼亚诸邦的暴动开始,大体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大流士镇压暴动并且出兵希腊、在马拉松( Marathon)战役遭到挫败,随后薛西斯倾整个帝国之力对希腊发动空前规模的进攻、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 Leonidas)率军在温泉关英勇战死、希腊联军取得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直至公元前479年,希腊人同时赢得普拉提亚( Plataea)和米卡列( Mycale)之役的胜利、波斯势力退出爱琴海地区为结束。
在第二部分,希罗多德集中记述军事、政治史。
然而,这样的划分未必符合希罗多德的原意。实际上,《历 史》是以波斯的历 史为中心,以波斯对外战争为主线,以波斯和希腊的战争为重点,记述了亚细亚、欧罗巴、利比亚三大洲(即希罗多德所知道的陆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 史、地理、种族以及风俗习惯等,是一部高度统一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史”巨著。
[参阅黄洋:《希罗多德:历 史学的开创与异域文明的话语》,《世界历 史》,2008年第4期。]有研究者指出,希罗多德采用正叙与插叙交叉记述的方式,显示了他本人对于“比较重大事实和比较细小事实”的“高度的协调和综合能力”。
而学界之所以认为“缪斯书”是以波斯战争为中心,并且将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主要是因为学者们都习惯地站在希腊的立场上,用“希腊中心观”去分析、研究这部著作,而不是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参阅蒋保、邱文平、汪堂峰:《重新解读希罗多德〈历 史〉》,《历 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5期。
]从希罗多德自己的表述( I. 5;95)来看,他所要撰写的正是一部波斯的历 史。这一点从全书的谋篇布局也看得出来。全书中心明确,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广博而统一;作者的写作方式是正叙与插叙相结合。
正叙部分就是波斯的兴起和对外战争,它贯穿全书,自然是全书的中心和主干;苏联学者C. Я. 卢里叶早就指出,希氏在前6卷论及欧罗巴和亚细亚之间关系的时候,“是从波斯的观点,而不是从希腊的观点叙述的”[参阅C.
Я. 卢里叶:《希罗多德论》(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47年版,载王嘉隽译《历 史》卷首,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65页),第133页。]。而在插叙部分则是相关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 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是正叙的补充,起着丰富、充实著作内容的作用。
[参阅蒋保、邱文平、汪堂峰:《重新解读希罗多德〈历 史〉》,《历 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5期。]希罗多德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相当娴熟,他非常巧妙地安排所穿插的内容,并且知道应当怎样做才不至于影响整体的艺术效果。希氏将正叙和插叙完美结合,宛如“希腊悲剧中的对话和合唱队相互交替
一样” [参阅C.
Я. 卢里叶:《希罗多德论》,第139页。]。美国学者J. W. 汤普森对希氏有过这样的评价:
这位“历 史之父”赋予史学以庄严高贵的风格,这在过去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他能够从他的时期以前的那些被看作历 史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材料当中,即时构思有条有理的故事;在这点上,他远远超过他以前的任何作家。
……尽管这部历 史有记述文和逸事集的性质,但它还是具有无可争辩的统一性。使希罗多德的著作高出其他(著作)的是它表现了协调和综合的能力,这是他的前辈见所未见的,而且它还标志着批判性著述的开端,尽管它实际上还很朴素。
[ J. W. 汤普森:《历 史著作史》,谢德风译,上卷第1分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4—35页。
]
事实上,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希罗多德关于希腊城邦,无论是斯巴达还是雅典的内容,都是采用插叙的方式;倘若主要站在希腊人的角度上写作,他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不把雅典政治家梭伦、僭主皮西特拉图( Pisistratus)和克里斯提尼( Cleisthenes)的相关事迹以及斯巴达的历 史作为正叙内容加以记述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书结尾之处(Ⅸ.
122),作者对阿腾巴列斯( Artembares)向波斯人献计的记载,也大致可以说明同样的问题。
[参阅杨俊明、付静:《评希罗多德〈历 史〉的结尾:兼论希罗多德的写作目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因此,希罗多德( I. 1)从一开始就“根据在历 史方面最有学识的波斯人的说法”展开他的故事;书中也屡屡把波斯帝国境内的希腊人的“起义”称为“叛离”,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