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子女 廖梦醒:廖仲恺之女 与宋庆龄亦亲亦友

2018-03-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25年,廖仲恺被暗杀,何香凝(左二).廖承志(左一).廖梦醒 (右一)守护在廖仲恺的遗体旁.廖梦醒廖梦醒是广东归善(今仲恺陈江街道幸福村)人,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的女儿,是廖承志的胞姐.她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担任宋庆龄助手,为党和国家做了大量不可替代的统战和外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委等职.人生转折父亲被害撕碎国民党证廖梦醒愤怒地撕碎了自己的国民党证,抱住弟弟痛哭流涕地说:"我们以后要团结起来,为父亲报仇!"

1925年,廖仲恺被暗杀,何香凝(左二)、廖承志(左一)、廖梦醒 (右一)守护在廖仲恺的遗体旁。

廖梦醒

廖梦醒是广东归善(今仲恺陈江街道幸福村)人,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的女儿,是廖承志的胞姐。她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担任宋庆龄助手,为党和国家做了大量不可替代的统战和外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委等职。

人生转折

父亲被害撕碎国民党证

廖梦醒愤怒地撕碎了自己的国民党证,抱住弟弟痛哭流涕地说:“我们以后要团结起来,为父亲报仇!”

廖仲恺和何香凝结婚后,二人曾先后前往日本求学,求学期间结识了孙中山,并成为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忠实战友。1903年,何香凝回香港待产,翌年2月廖梦醒出生。廖仲恺给她取名“梦醒”,寓意中华民族这头沉睡的雄狮一定能从梦中觉醒。

廖梦醒出生后不久,何香凝回到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一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廖梦醒留在香港外祖母身边1岁多才被带到日本,生活在父母身边。在父母的影响下,廖梦醒从小开始追随孙中山、宋庆龄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对军阀的斗争。

1911年同盟会领导的广州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高涨,20世纪20年代广州成为了国民革命的摇篮。1925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廖仲恺任财政部长,而何香凝则成为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他们是国共合作的赞同者,并为此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正是在此时,廖梦醒开始建立与共产党人的友好关系。廖梦醒深受父亲廖仲恺的喜爱,走到哪里都带着她,广州政界高层人士无人不晓。

1925年8月20日,是廖梦醒最悲伤难忘的日子,也是影响了廖梦醒一生的重要日子。当日,廖仲恺遭到国民党右派的刺杀。廖梦醒愤怒地撕碎了自己的国民党证,抱住弟弟痛哭流涕地说:“我们以后要团结起来,为父亲报仇!”从那时起,姐弟心中便埋下了对罪恶势力的仇恨。

投身抗战

革命征程中痛失爱人

周恩来闻讯后悲切地说:“20年前,廖仲恺先生遭反革命暗害,其情景犹历历在目,不料20年后,他的爱婿又遭凶杀。”在场的人也无不为之落泪。

廖梦醒的爱人李少石 (原名李振)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香港建立地下交通站,李少石被任命为交通站站长。正在法国留学的廖梦醒,接到李少石的电报后火速返回香港,二人很快结了婚,并将自己的家作为交通站据点。

1931年,廖梦醒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李少石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兼中共第一个对外宣传机构“中国工人通讯社”负责人。廖梦醒由于日、英、法语言功底深厚,便化名“仙霏”从事中译英的工作。

据资料显示,1933年,该社译发了江西苏维埃政府公布的宪法、土地法、劳动法。那时候,廖梦醒的女儿李薇尚小,但廖梦醒总是忘我地工作。有时晚上李少石回来,把稿子往桌子上一放,她就伏案埋头连夜翻译,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接受新的工作。因成绩显著,她被大家誉为“红色翻译家”。

1934年李少石曾在上海被捕,直到1937年8月才获释。抗日战争爆发后,廖梦醒在母亲主持的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工作,曾在《救亡日报》等报刊发表演说文章,宣传反对法西斯主义,呼吁世界和平。抗战期间,廖梦醒夫妇先后在港澳逗留,他们参与了著名的“香港大营救”,将包括柳亚子、邹韬奋、梁漱溟等在内的3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转移到后方。

不幸的是,1945年10月8日,一场突发事件使廖梦醒失去了李少石,那时李担任周恩来秘书。周恩来闻讯后悲切地说:“20年前,廖仲恺先生遭反革命暗害,其情景犹历历在目,不料20年后,他的爱婿又遭凶杀。”在场的人也无不为之落泪。毛泽东也亲笔题词:“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党员,不幸遇难,永志哀思”,高度评价了李少石革命、战斗的一生。

亦亲亦友

长期跟随宋庆龄工作

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组织“保卫中国联盟”(下称“保盟”)后,廖梦醒夫妇二人成为宋的左膀右臂。

由于父母是孙中山忠实追随者的缘故,廖梦醒从小就与宋庆龄熟稔。而从抗战时期开始,廖梦醒又长期在宋庆龄身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们虽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但依然保持大量的通信往来。廖梦醒与宋庆龄的关系,可说是亦亲亦友。

1937年年底,宋庆龄从上海到了香港,她提出让廖梦醒去给她帮忙处理中文信件,翻译材料。因此,廖梦醒与母亲和宋庆龄一起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继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组织 “保卫中国联盟”(下称“保盟”)后,廖梦醒夫妇二人成为宋的左膀右臂。

她协助出版了“保盟”的英文新闻通讯,然后由爱泼斯坦等国际友人编发,向海内外人士宣传介绍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区的情况,为抗战筹集专款、药品、医疗器材和其他物品。

1941年12月宋庆龄转移至重庆,廖梦醒公开职务是宋庆龄的秘书及“保盟”的办公室主任,随后又兼任财务主任。与此同时,廖梦醒还负责周恩来与宋庆龄之间的联络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保卫中国同盟改称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她随宋庆龄来沪,继续担任秘书,直至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离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