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李连生 济南军区某装甲旅官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武教头程奇摸索的教学法用到俺们班的训练中还真管用。”“‘火炮神医’王杉栋说的好,技术干部在基层照样大有作为,这不,我的革新项目也有突破了。”
一段时间以来,济南军区某装甲旅官兵的谈话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对白”。话中点到的人和事均出自《感动2003:装甲旅官兵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风采录》。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教育活动中,这本书让该旅许多官兵爱不释手、反复品读。
一本普普通通的《风采录》,咋会这么受欢迎?这事还得从该旅政委陈华平经历的一件事说起。
去年老兵退伍期间,装步营的王海涛和郑利军同时面临选取三级士官,而该营只有一个指标。两人都是特级技术能手,营里在谁走谁留的问题上难以定夺。随后,旅里专门对他俩进行多轮现场考核,王海涛以半分之差遗憾“出局”。
按说故事该结束了。但第二天,旅里举行退伍战士向军旗告别仪式,旅长游爱宁、政委陈华平收到了装步营100多名官兵联名写给旅党委的一封信,请求把王海涛作为特殊人才破例保留下来。
“请旅党委从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群体的角度,为保留这名好班长、好士官再想想办法……”旅领导被基层官兵的真诚举动深深感动了。他们经请示上级机关,终于为王海涛特别增加了一个选取三级士官的指标。
故事划了个圆满的句号,但陈政委从中得到启示: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中,时时都有这样感人的故事发生,应该把这些精彩的故事收集起来,编一本官兵《风采录》。
于是,在今年初旅里展开“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教育之际,一本收录了150个兵写兵、官写兵、兵写官的故事集出版了。手捧散发着墨香的《感动2003:装甲旅官兵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风采录》,官兵们迫不及待地从勇于创新篇、岗位成才篇、训练武星篇等10类“先进群体”中,寻找自己的故事,阅读感兴趣的故事,为教育增添了活力。
然而,今天的感动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行动。旅党委因势利导,决定再出一本《感动2004:装甲旅官兵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风采录》,号召官兵“在读身边故事中明确责任,在学身边之星中找准差距,在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中谱写新的风采录”。
又一个冲锋的号角吹响了。官兵们铆着一股劲,人人都想成为《感动2004:装甲旅官兵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风采录》的主人公。于是,在信息化知识的课堂上,在一体化训练场上,令人感动的新故事层出不穷。
坦克驭手中冒出“黑马”。坦克七连士官于虹,在以往的军事考核中一直成绩平平,而前不久旅里组织专业训练考核,他竟一跃取得全旅第二名。知道“内情”的连长郭顺恒说,于虹看到一起入伍的几个老乡上了《风采录》,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暗给自己加压,围绕“强化训练补上基础差,科学练兵补上技能差”,每天加班加点补习文化课,摸索坦克驾驶技巧和驾炮协同方法。
好几次我夜里查铺查哨,还听到他在睡梦中念叨着训练口诀。他今天的成绩是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换来的。
炮王“杨百万”变成了“电教高手”。去年实兵演习中,坦克九连三车车长杨显军因为驾驶新式坦克准确发射100余发价值万元的炮弹,被排长王晨以《炮王“杨百万”》为题写入《风采录》。他没有被以往的“百发百中”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分析自己在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继续挖掘新装备潜能的同时,潜心钻研“四会”教学,精心制作了“山地进攻战斗行进中射击”、“电子干扰下的车内通信”等重要训练课目的教学课件。
几个月来,他不但为连队培养出6名优秀射手,总结的电化教学的经验也被旅里推广。排长王晨激动地说:“今年让我再写他,笔下的故事会比去年更精彩!”(解放军报2004年04月1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