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隐居深山老少恋】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十几年寻桃花源生活
洛阳男子王青松,1979年从黄河岸边走到未名湖畔,成为那个年代风光无限的北大人。谁能料想,他后来会和同为北大教师的妻子抛下一切,遁入深山,以一种近乎原始的牧耕生活,追寻他们理想中的“桃花源”。直到最近,因为北大同班同学、新华社记者唐师曾的一篇博文,与世隔绝了10余年的王青松才浮出“水面”。1 寻访:一家三口的“桃花源”
4月下旬,我们来到距离北京150多公里的一座大山脚下。此山无名,属燕山山脉。在山脚下,记者见到了王青松。他蓬头垢面,双手长满老茧。“最近经常有朋友来访,不想留他们住在山里,所以在山脚下租了座院子。”说起话来,他还是洛阳口音。他带我们徒步进山,我们沿路看到了王青松的鱼塘、牛场,还有眼下闲置的打粮场。
再往里走,王青松7岁的儿子王小宇从一个山坡上飞奔过来。王小宇将我们带到了离他家不远的羊圈。3岁开始放羊的他,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他的驭羊技术。他跑进羊圈,向羊群发出我们听不懂的指令,很得意地说:“我是羊司令,羊能听懂我的话,我也能听懂羊的‘话’。”
此时,王青松的妻子张梅迎了上来。她衣着破旧,裤子上打了两个大补丁,让人难以想象她从小在北京城长大,又曾经在北大教过书。羊圈旁边有石磨、石碾,王青松一家三口和牲畜们每天的主食,都靠它们磨碾而成。平时,张梅负责磨玉米。王青松估算道:“她这10来年亲手磨了3万斤粮食。”
我们提出到他家看看,遭到了他礼貌而坚决的拒绝。因为“外面的人吃的是沾过农药、化肥的粮食,身上有一种味儿,好几天才能散尽,对我们污染很大”,所以,王青松不欢迎任何人进家。就连王青松的岳父岳母这些年偶尔来探望,也只到过离他们家15米远的地方。到此,王青松一家的“桃花源”再也无法走近。
2 遁世:北大教师的归隐之路,王青松54岁,老家在洛阳市新安县五头镇河北村。1974年,他在当时的五头公社高中读高二,曾被选拔到信阳地委当机要员;1979年,他通过自学考入北大国政系读本科;1983年,他又考上了北大法律系研究生。在北大读书时,王青松成绩名列前茅。1986年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北大执教。
王青松说,考上北大那年他22岁,由于出身农家,又多了几年工作经历,所以和同学们之间始终有些隔膜。在洛阳老家度过的少年时代,在他心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所以,他内心真正向往的是那种淳朴自然的农村生活。从1985年年底到1990年年初,王青松“彻底释放了一下”。
那几年,国内兴起了气功文化热,他在社会上讲授健身气功,学徒数以万计,这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名声和财富。在那样一个人生高潮过后,他开始追寻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王青松说,妻子张梅比他小12岁,和他一样对外界事物具有天生的敏感,他们都没有任何洁癖,但本能地喜欢安静的环境,厌恶嘈杂和污浊。
1989年,他们搬离北大,在香山附近租房子住。1995年,他们周末、假日移居到现在这座大山的山脚下,并租地10余亩耕作。因为去北大上一次课要坐5个多小时公交车,耕地也无人照管,张梅1998年辞了职。王青松则在2000年后逐渐脱离北大,进到大山深处承包荒山2500亩,从此销声匿迹。
王青松说,他最早计划在洛阳老家归隐。1993年到1995年间,他们利用每年的暑假回洛阳老家,按照自己的人居理念,烧制出“更加有益于养生”的青砖青瓦,依傍过去的窑洞盖起了新房;其间,他们还在村里租了几亩地来耕种,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们既不施化肥,也不打农药,这在乡亲们中被传为奇谈;他们还在五头镇买好了商铺。
在王青松的理解中,只要具备了房子、耕地、商铺这三点,他们的隐居生活就能舒舒服服地开始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放弃了归隐洛阳的计划。但他对老家的房屋样式偏爱到了极点,所以专门从老家请人来“桃花源”建了一套。
3 作息:近乎原始的牧耕生活,王青松说,他开垦了40余亩耕地,种有玉米、高粱、小米、大豆、芹菜、白菜,还有一些桃树、杏树、枣树、苹果树……他还养了20多头牛、2头骡子、1头驴、3头猪、200多只羊、若干鸡鸭猫狗。牛、羊主要是为了给土地施肥,骡子耕地,鸡下蛋,牛、羊、猪吃一些粮食。王青松说,这些作物、禽畜构成一个纯天然的生态链,不沾染任何的化肥、农药和催肥饲料。
王青松说,山里的污染是偶尔飞过的飞机,还有外来的人。他雇了10来个工人帮他干活。但这些人晚上绝对不能住在山里,平时不能抽烟。因为车辆不准进入,物资都是他和工人们挑进挑出的。
“桃花源”至今不通电,没有电视和网络。王青松一家的生活日用品,除了食盐外,全部自产。洗衣粉、肥皂、牙膏,用草木灰、皂荚、盐水等替代;筷子是用秸秆制的一次性筷子;刚进山时晚上点蜡烛,后来用一种太阳能灯,这种灯白天晒太阳充电,充一次能连续用两个晚上……
进山10余年,王青松形成了让外人难以理解的言行习惯。“往山外每走一层,就会多受一层辐射;每进来一个人,会多一层污染。”他这些年因为采购物资和办事,平均每年去附近的县城三五次。就连2010年春节回洛阳老家拉砖瓦建材,他也是自己带水和粮食,没在亲友家吃一口饭。张梅归隐得更彻底,这些年只出去过两次。儿子王小宇于2003年在山里出生,由王青松亲自接生,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出过山。
4 回归:为了将来更好地归隐,今年3月19日,王青松主动与北大同班同学唐师曾取得了联系。王青松之所以联系唐师曾,是想请这位新华社记者帮两个忙:一是调解他和当地村民之间的一些纠纷,二是帮他出版他在山中创作的新书《新桃花源》。向唐师曾求助,被王青松定义为自己回归社会的一个信号。
王青松说,当年促使他们彻底离开人群是因为孩子,他们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无污染的成长环境;而现在准备回归社会还是因为孩子,因为“孩子需要和外界接触”。
回归社会的另外一个原因,和经济有关。王青松说,进山这些年,他们大约花去350万元,其来源有张梅之前在外讲课的报酬、编教材的收入,他在社会上讲课的积蓄,洛阳老家卖商铺的钱。因为要修建水坝、雇佣工人来维持“桃花源”的正常运转,所以每年要花费25万到30万元,现在他的钱快花完了。
王青松强调说,他所说的回归社会,不是指重回城市生活,而是把他们的无污染农牧产品推销出去;和外界进行思想文化的交流,例如讲课、出书等。他不打算把儿子送出去读书,只想请正规的家庭教师来山里给儿子上课。王青松说,他这次回归也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继续他们的“桃花源”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