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王永兴 纪念王永兴教授诞辰九十六周年暨
2010年6月20日,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召开了纪念王永兴教授诞辰九十六周年暨《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座谈会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华书局及《纪念文集》编委会主办,中古史中心向与会学者赠送了《纪念文集》。
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吴丽娱研究员主持,来自北京、上海、青岛、台湾等地的王永兴先生的生前友好、学生及新老学者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首先,中古史中心主任荣新江教授说明了举办座谈会的宗旨和意义。然后,主持人吴丽娱介绍了纪念文集的主要内容,并指出王先生是七、八十年代使敦煌学发扬光大,带领中国学者一起改变敦煌学术伤心史地位、及使敦煌学“国有化”的一代宗师,出版纪念文集、举办纪念座谈会,是大家的共同心愿。
与会嘉宾的发言,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王先生生前,与中华书局有过密切交往及不解之缘。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先生首先发言,介绍了王先生在1963-1964年参加二十四史点校工作,与罗继祖、郑天挺等许多先生一同“翠微校史”的情况。
指出南北朝几史的点校受到好评,与王先生之功分不开。77年王先生调到北大后,第三天即到中华书局,看望他的老朋友赵守俨先生,并参加《通典》的校注。一些著作由中华书局出版,甚至直到2009年,他的遗著还在《文史知识》上发表。
先生生前,曾欣然同意加入新校订《二十四史》的编委会,对古籍点校出版事业给予了极大支持。今天参加座谈会,就是代表中华人表达对王先生的怀念。 柳宪是中华书局与王先生接触最多的编辑,曾参与编辑了先生的很多书。
她谈到当时中华书局的编辑,要求登门送稿子,与作者当面交换意见,因此与王先生经常见面。王先生对中华书局感情很深,对年轻编辑也是从各方面热情指点,给予很大帮助。
她还谈到王先生对古籍校勘是很熟的,“古逸丛书”三编中《大唐六典》的序言,就是请王先生写的。从文献到史料价值,写得非常深入全面,体现了历史学家写序言的特色。
与会者中,既有曾和王先生一起共事的老一代学者,也有当年曾跟从王先生学习或听课,今天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中年精英。王先生早先在敦煌学科以及中古史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是大家念念不忘的。
人民大学历史系沙知教授回忆七、八十年代中与王先生的交往,提到王先生在人大历史系复建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大帮助,曾受聘为本科生讲授唐史专题、唐代的赋役制度等,很受欢迎和尊重。沙先生还指出王先生在敦煌吐鲁番学会筹备成立过程中,在协调关系、争取研究经费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许多事是王先生在具体操作。
正是由于王先生向当时的副总理姚依林申请到一笔经费,学会才得以建立了国家图书馆、兰州大学和新疆的三个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
他虽然后来只担任敦煌学会的常务理事,但是真正做了不少实事。 北京大学张希清教授,介绍了王先生为中古史中心实体建设和学术进步所做的努力,包括为中心争取房舍,编辑出5部《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等,是国内最早的,完全由王先生一手操办,培养了一批古代史、敦煌学的优秀学生。
上海师大严耀中教授认为,王先生对上师大古代史学科的贡献巨大。
正因为王先生来讲课,才为上师大开创了隋唐史、敦煌学等学科。其他与会者也提出,王先生为中国敦煌学的进步,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的目的是要与国际敦煌学接轨,这种追上世界前沿研究水平的意识和勇气,值得每个学科学习和继承。
对于陈寅恪先生和义宁之学的承传是王先生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央民族大学王尧教授,在回顾王先生对自己研究藏文文献给予的支持与帮助之外,重点谈到王先生在纠正对陈寅恪先生的评价方面所作的努力,特别是在88年中山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纪念会议上,组织展览陈寅恪先生手稿,在会议间隙给大家进行介绍等,对于重新评价陈寅恪起了重要的作用。
清华大学刘桂生教授,回忆了王先生在清华授课的情形,他根据自己的经历,谈到先生的“义宁之学”除了唐史、敦煌学的主流外,还形成了一个支流,即用先生的研究方法研究近代史,其与“义宁之学”的联系桥梁是王先生搭建的。
北大学张注洪教授、中央编译局殷叙彝研究员,也分别回忆了四五十年代随王先生学习的经历。郑天挺先生的哲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克扬教授,主要回忆了父亲与王先生的交往,包括同事期间王先生不许学生作弊,与学生发生争执,和郑先生介绍王先生做陈寅恪先生助手的往事,并提到王先生76年地震以后的书信问候,赞扬了先生对师生情谊的珍视。
王先生对学生的教授和培养是与会者谈得最多的内容。北京大学祝总斌教授重点回忆了王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同学们的严格要求和认真辅导,提到王先生暑期到学生宿舍讲《孟子》、《左传》的情景。
历史系主任牛大勇,也回忆了王先生经常用“有没有在读书”的问题来督促自己,和“读书要从识字起”的教诲。阎步克教授感慨王先生以学术为生命,在晚年仍然坚持每日读《资治通鉴》的执着精神;邓小南教授则追忆了跟随王先生在图书馆213——“学术圣地”和“精神家园”的读书生活,认为王先生是真性情的人,自己在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能遇到王先生,是一辈子的学术财富;王先生是永远的楷模,从自己到自己的学生,都会把这些宝贵的财富传下去。
与会者指出,敦煌学界今天的繁荣,也是与王先生当年辛勤培养学生是分不开的。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回忆了王先生在首师大和北大授课的情形,谈到当时一半都是旁听的学生,不仅来自北京、上海的,还有兰州的郑炳林和郭峰等。
自己的治学方法,包括整理文书的程序,授课的办法,都是学自先生。薪火相传,认为应该给王先生加一个敦煌学教育家的称号。
王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他对学生的爱护帮助,在他的研究生们体会最深。中国政法大学王宏治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赵和平教授,分别回忆了与王先生之间的师生情谊、父子情结,肯定了先生的研究成果和治学品格,以及先生对建立研究机构和学会,培养继承人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他们缅怀先生的教导和学术贡献,王宏治提出“从教始悟恩师德”;赵和平指出对老师在敦煌学方面的贡献还谈得不够,重要的是他通过著作和学生,推动了中古史中心和敦煌学的发展。
李鸿宾认为从先生获得的是精神理念和人格动力,王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有他的独特之处,早年的磨难,能够支持他继续研究,所以很多成就在70岁之后。
他的学术品格、精神品格有取之不尽的力量,让我们去继承去传扬。从上海师范大学赶来的俞钢、张剑光教授,回忆了求学期间,在王先生带领下,读《唐六典》、两《唐书》和陈寅恪先生著作的情形,忆起先生每天上午、下午、晚上来宿舍三次,关心学习和生活情况,表示也会延续先生的教学方法。
北京大学东语系王邦维教授也缅怀了与王先生的交往,认为王先生性格耿介,对学生严格要求,应以王先生为榜样。
台湾南华大学郑阿财教授则谈到了王先生著作跨越海峡的学术影响,会上还宣读了王先生的忘年交、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副教授李平卫先生的来信,他们都表达了对会议召开和文集出版的祝贺。
王先生的哲嗣北京大学附中王珠群,代表家属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并特别感谢李锦绣研究员,指出她作为王先生的学生、助手、伴侣、继承人,在王先生晚年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最后,李锦绣研究员表达了对文集撰稿者、出版者和师友们的感谢,表达了对王先生的深深眷恋,“相信我们的缘分能够跨越半个世纪的风雨,也能跨越生死悬隔”,她的真挚感情令所有与会者动容。
会议由主持人吴丽娱作了总结。她指出王先生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学术的人,他在国家民族文化遭受重创、百废待兴之际承担了使学术延绵不堕和衔接新旧的重任与使命。
他尊师重教,对义宁之学的热爱,溢于言表。他对事业的热诚,“虽九死其未悔”。他的学术成就是唐史和敦煌研究最有价值、最有风格和最厚重求实的一部分。本书和会议只是对王先生纪念、追忆的开始,今后我们还要更多发掘、继承王先生的珍贵遗产,继承他的精神和学术成果、理念,保存下来并传给下一代,特别是,沿着他的道路将义宁之学发扬光大。
但限于时间,会议对王先生的学术谈得不够,希望以后有机会再作讨论。吴丽娱还谈到出版王先生全集的计划,请求大家给予支持。 (赵大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