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画扇 郑板桥画竹:郑板桥的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画竹理论

2017-1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板桥绘画,学于现实,博采众长,自成风格.他一生最喜画竹.兰.石,兼画梅.松.菊等,效法"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春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做"千秋

板桥绘画,学于现实,博采众长,自成风格。他一生最喜画竹、兰、石,兼画梅、松、菊等,效法"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春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做"千秋不变之人",这是板桥所欣赏的"四美德"。竹、兰、石代表着作者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正直无私、虚心向上的精神品质,是他"倔强不驯之气"的象征。

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清代学者像传》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他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少年时,屋旁有一片竹,他于是在窗上糊上白纸,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将竹影投射到窗纸上,他觉得零乱的竹影就是天然图画。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自然之竹是客观存在的,画家看到眼里的竹已经和自然之竹有所区别了,然后要进行加工、主观处理,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概括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郑板桥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概念,对应了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观察、构思、实现。而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也正好体现出审美意象生成的三个阶段。

一、眼中之竹:审美意象的雏形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眼中之竹"就是现实的竹子,其实不然。既然"竹"这种客观存在物成为"眼中之竹",它就很明显的带上了人的因素(有了眼的参与),即:人的第一信号系统对外物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既不是照相机式的复制,也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心理过程。

"眼中之竹"是创作主体(审美主体)在与客体(烟光、日影、露气、疏枝密叶等构成的客观之景)相遇的一刹那,仅靠第一信号系统而把握的最初印象。这个印象已经包含了主体的情感的参与,是主体主动把握、体验,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创造者与自然之竹相契后,转化为‘我’的眼中之竹,与自然界的竹子就不是同一竿竹了。"而且,这里的"眼"也并不是普通人的眼,而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郑板桥)的眼。

在这里,"眼中之竹"已经具有了"意象"的意味,只不过并不成熟,因为它是在艺术创作(审美活动)的初始阶段产生的。从而成为审美意象的最初形态,有待于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