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山石油画娄山关 中国美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带来一场油画盛宴

2018-0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时报讯 前天上午,中国美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结业典礼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12位创研班的学员将沉甸甸的作品汇成了"跋涉与追索--中国美

时报讯 前天上午,中国美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结业典礼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12位创研班的学员将沉甸甸的作品汇成了“跋涉与追索——中国美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汇报展”。

“全山石先生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于上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院),之后远赴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深造,以优异成绩回母校工作,创作了《英勇不屈》《八女投江》《井冈山会师》等经典作品。”院长许江在开幕式上表示,全山石先生形色兼备的塑造手法、浓烈厚重的色彩表现,形成一种具有中国风采的历史与现实题材的纪实风格。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全体学员学习探索的一个总结,展览分为历史与现实、语言与体验、经典与诠释、诗性与追寻、寻源与问道五大板块,汇集了每位学员学习期间创作的完成稿以及各个阶段的小稿。

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油画作品,从人物肖像到山水风景,从街头夕阳到车水马龙,无一不有。当来到《特列恰科夫的课堂》面前时,院长许江笑着介绍,这是学员之一的封治国画的一组写实画,画的正是当时创研班上课的状态。“他这个系列画了挺多,我当时一看就说,你这幅画,就捐给母校吧。”

丰富的题材源自生活。历时两年,创研班的班主任全山石先生带领着12个年轻人踏遍了巴黎、马德里、罗马、维也纳、柏林等10个城市的38个博物馆及艺术研究院。从苏兹达里农村蹲点,到彼得堡与列宾美院老师共同室内写生,创研班试图在做的,是从原来注重艺术技巧的教育,转向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结业典礼上,全山石先生感慨地说:“我在年少时就知道意大利文艺复兴,可是当我亲眼见到米开朗琪罗西斯廷教堂中的《最后审判》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原作时,我已是白发苍苍,所以现在年轻的学子很幸运,有条件和我一起到世界最著名的美术馆、博物馆,在历代大师的油画原作前解读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