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为什么留下印章“无须吴”任伯年为什么把他画成一个胖子

2017-05-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吴昌硕为什么留下印章"无须吴"任伯年为什么把他画成一个胖子印章"无须吴"任伯年画吴昌硕的<蕉荫纳凉图>昌古硕今--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70周年特展 时间:即日至7月18日 地点:浙江西湖美术馆(杭州孤山路15号)"1920年,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来到中国,与吴昌硕结成忘年交.回国后,他塑了一尊吴昌硕的半身铜质胸像,并亲自将塑像送到杭州.有一次,吴昌硕带着他的学生王个簃(yí)出门散步,走到孤山西泠印社,突然,吴昌硕觉得'头疼',只见幽暗的

原标题:吴昌硕为什么留下印章“无须吴”任伯年为什么把他画成一个胖子

印章“无须吴”

任伯年画吴昌硕的《蕉荫纳凉图》

昌古硕今——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70周年特展 时间:即日至7月18日 地点:浙江西湖美术馆(杭州孤山路15号)

“1920年,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来到中国,与吴昌硕结成忘年交。回国后,他塑了一尊吴昌硕的半身铜质胸像,并亲自将塑像送到杭州。有一次,吴昌硕带着他的学生王个簃(yí)出门散步,走到孤山西泠印社,突然,吴昌硕觉得‘头疼’,只见幽暗的小龙泓洞里亮着数支蜡烛,很多人对着一个铜像在烧香磕头,原来,跪拜者误把他的铜像当成佛像了。”

这个吴昌硕(1844-1927)的著名段子,不只出现在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的口中,也记录在英国著名汉学家苏立文的笔下。今年是吴昌硕诞辰170周年,作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他的人生,留下诗书画印四绝的响亮名声,更有不少藏在作品里的好玩故事。

口述 陈振濂(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蕉荫纳凉图》 其实吴昌硕个头矮小不长胡子

吴昌硕原来长居苏州,1883年3月,他拜望了慕名已久的海派书画翘楚任伯年。1913年,70岁的吴昌硕携妻从苏州迁至上海。摩登的大上海群雄逐鹿,当时任伯年的一张四尺画,几乎可以养活一家数口人一个月,吴昌硕的作品却乏人问津。在任伯年的举荐下,吴昌硕开始受到海内外艺苑的肯定和喜爱,并且逐渐成为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

任伯年一生画过很多吴昌硕的肖像,在画这幅画时,他和吴昌硕都40多岁,意气风发。他刻意地把吴昌硕打造成一个画家心目中的士大夫形象,学富五车,甚至把他的官相也画了出来。而实际上,吴昌硕个头矮小,且没有胡须,所以才有了他刻的两方印,“无须道人”和“无须吴”,说的都是自己不长胡须这件事,还有人说,吴昌硕看起来就像个小老太太,不过,这个“老太太”的内心和艺术造诣却比任何人都要强悍。

吴昌硕说,“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他把自己比作一个来自田间的老农,而任伯年为什么会把瘦小的吴昌硕画成大腹便便的“土豪”形象?实际上,过去读书人的理想就是做官,学而优则仕,吴昌硕也不例外,他满心抱负,一心想要治国平天下。任伯年画的就是上升时期的吴昌硕,上进心很强。只是后来,在经过了官场的“一月安东令”(编辑注:在江苏安东做过一个月的县令)之后,吴昌硕看清世事,再也不与官家沾任何边,一门心思地沉浸在诗书画印的创作中。

《超山宋梅图》 最爱报慈寺香海楼前那一株老梅

吴昌硕对梅花很痴心,尤其是余杭超山的梅花。甚至在百年之后,他都让子孙将自己葬在了这片梅林之中。

在吴昌硕众多梅花图中,《超山宋梅图》比较特别,他在画上信手拈来的几枝梅花、题跋,印章,这里面都有故事。这件作品现在超山还有石刻。

因为从小生活困顿,吴昌硕很欣赏梅的高洁,他自称“苦铁道人梅知己”。1923年春天,吴昌硕正在西泠印社聚会,听说超山梅花开得正盛,一下子来了兴致,便带着家人前往,那年,先生已经80岁高龄。报慈寺香海楼前有数十株老梅,尤其是一株宋梅,虬枝枯干,满身鱼鳞,中心早已枯空,但枝头仍然年年开花。这株老梅是吴昌硕的最爱,于是,报慈寺住持在香海楼摆好纸墨,先生即刻便作了《宋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