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略不死也是元帅 英年早逝的三位名将 如果不死都是开国元帅!
在我军历史上,英年早逝的名将非常多,像左权、黄公略等等大家都很熟悉了,但其中有三个人很特殊,他们早早就显露出了非常高的军事天才,却都在25岁的时候不幸牺牲,让人感叹天妒英才!如果他们不死都会是开国元帅~
那他们三个人是谁呢?
蒋先云
蒋先云(1902—1927),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人,字湘耘,别名巫山,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相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1922年与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安源工人大罢工;同年12月领导水口山矿工罢工;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政治部秘书,为“黄埔三杰”之一;1925年在周恩来领导下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同年参加两次东征;中山舰事件后退出国民党;北伐战争开始后任总司令部秘书,1927年任湖北省工人纠察总队队长,5月28日在河南临颍英勇牺牲,后被追赠为中将军衔。
蒋先云深得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中共广东军委负责人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赏识,是蒋介石最得意之学生,被誉为“黄埔奇才”,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做了大量有利于两党合作的政治活动,多次调和校内党争,多次力量劝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期间参加两次东征陈炯明、平定广东商团叛乱、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役。
1925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被选派黄埔教导一团一连任党代表,后调任蒋介石侍从参谋任国民革命军一师二团二营营长;9月28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第七团党代表,参加第二次东征,攻打惠州城大战中,组织并带领敢死队攻克了号称南中国的第一天险——惠州城,同年冬,被任命为第一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
1927年4月18日,在武汉的国共两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继续北伐,4月19日,任命蒋先云为北伐军第一纵队第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5月28日,在河南临颖作战时不幸英勇牺牲。,
周恩来、徐向前、恽代英、郭沫若、张发奎、高语罕、罗章龙均在不同时期发表悼词与纪念文章追忆蒋先云;中共中央刊物《向导》198期发表《悼蒋先云同志》一文;周恩来则在同年6月8日亲自主持蒋先云的追悼大会,国民革命政府追赠其为中将军衔。
同样令人悲痛的是,在这一年,蒋先云之妻李祗欣(1906年1月14日—1927年4月11日)亦病故于武昌红十字医院,年仅21岁。
王尔琢
王尔琢(1903.01.23-1928.08.25),又名蕴璞,湖南石门县人。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
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4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2009年9月14日,王尔琢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26年夏,王尔琢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党代表、东路军先遣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二十六团团长。9月,率部进入江西。在三次攻打南昌的战斗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井冈山会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尔琢牺牲后,朱德挥泪长叹:“我军失去一位能将啊!”
毛主席对他作了极高的评价:“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6]
王尔琢追悼会上,毛泽东起草、陈毅书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伍中豪
伍中豪(1905—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今衡阳市耒阳市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秋收起义重要领导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与领导人之一,开辟了赣南根据地、闽西根据地,建立夏幽根据地,历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毛泽东为红四军党代表)、红四军前委委员(毛泽东为红四军前委书记)、红十二军军长、红二十军军长、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央军委委员,毛泽东为主席)。
与林彪、黄公略一起被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的“三骁将”。
他“围城打伏击”的作战方式在中共的革命历史中被复制了无数次,“三大战役”对此都有发挥;“时东时西,时分时合”,这是中共处于逆境时的救命稻草,长征的基本思想正是它;
开辟赣南根据地,反对攻打长沙,这两件事所体现的战略眼光不输于中共的任何其它将领;建立夏幽根据地的成功事例凸现其政治能力。
同时,他是毛主席的第一爱将。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 。”这首诗作于1929年5月,是伍中豪生前的铮铮誓言,也是伍中豪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