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波维基 【海洋局网站】我国首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落户上海
12月15日,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复同意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12月17日,国家海洋局、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1上海海洋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举行。
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出席论坛并致辞,并为落户上海浦东的我国首个国家级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授牌。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在上海临港正式挂牌,标志着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加入全国科技兴海先行先试行列。
在国家级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正式挂牌的同时,一批海洋高新技术项目正式签约入驻基地,其中已入驻该基地的高新项目———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海底过程与观测研发基地当日正式开工建设。
浦东新区海洋经济是上海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洋山深水港为核心,以临港新城、崇明三岛为依托的滨江临海经济带,在高端海洋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浦东新区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加快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态和功能开发,搭建区域合作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平台、海洋综合管理平台等四大平台,成为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基地、海洋科技创新的先行区和海洋生态环境友好的示范区。
我国首个国家级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落户浦东新区,将为浦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国家科技兴海战略的深入实施,借助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努力建设成为引领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接轨世界的国家级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上海海洋论坛在浦东新区隆重举行
12月17日,2011上海海洋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隆重举行。论坛由国家海洋局、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海洋局、市科委、市经信委、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临港产业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长姜樑,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上海市海洋局局长张嘉毅,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戴海波,上海临港产业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浦东新区副区长朱嘉骏,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华芳等领导,以及来自国家部委、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涉海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国外专家代表等共160余人出席论坛。
本届海洋论坛主要包括3个仪式和1个专题论坛。3个仪式分别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向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授牌,标志着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正式落户浦东新区;海洋高新技术项目正式签约仪式,标志着浩思国家海洋生物疫苗研发中心等9家企业正式进驻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海底过程与观测研发基地启动建设。
本届海洋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兴海与产业转型。论坛的举办旨在促进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推进上海“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先后致辞。
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主题,就科技兴海战略和海洋高新园区建设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和交流。上海临港产业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浦东新区副区长朱嘉骏首先作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的主题演讲。
接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以立足浦江、面向大洋为题发表演讲,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郗海明介绍了国家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科技处处长辛红梅就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作了详细解读,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综合与社会事业处处长沈建中介绍了国家863计划在海洋技术领域的进展情况及“十二五”总体部署情况,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教授温泉作走向海洋经济新时代的主题演讲,来自法国布雷斯特海洋园区和挪威戈朗集团的专家分别介绍了法国海洋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和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情况。
一批高新科技项目签约入驻基地
12月17日,随着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的挂牌,一批相关企业和研究单位也正式落户基地。目前,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的重点项目是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海洋综合保障基地,该项目占地110亩,总投资约2亿元,包括技术认证中心、信息处理中心、浮标检测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设施,将为基地入驻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
基地已正式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是12月17日举行开工仪式的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海底过程与观测研发基地,主要包括海底观测与模拟实验室、生物地球化学培养实验室、沉积与现代过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及水密接插件工程研发中心等,项目占地80亩,分两期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
在上海海洋论坛上,9家企业正式签约进驻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涵盖了研发、孵化、融资等功能板块。一、研发板块。1.浩思国家海洋生物疫苗研发中心:国家863计划海洋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负责开发我国首例海洋生物疫苗,将是新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2.
上海灏鼎海洋能源研发中心:主要是利用海水温差实现海水淡化、发电、海水物质提炼等;3.
上海深意海洋工程技术中心:从事海洋油气专业管缆材料的开发与生产,该项目参与国家863计划,研究开发了高强度超级耐蚀管材,填补了国内空白;4.中国风电集团东海风场研发运营中心:研究开发海上风力发电的核心技术与关键等;5.
海思特海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舶导航及动力定位、船舶主动减摇及运动补偿装置的研发和市场化;6.挪威戈朗中国海洋工程设计研发中心:主要为中国海工企业提供工程设计服务;7.久盛船业研发和服务中心:在基地内设立综合性的研发和服务中心,并引入国际四大船级社分支机构,带动造船、海工行业的合作伙伴,成立技术交流和培训中心。
二、孵化板块。上海临港海洋科技创业中心:具备技术积聚创新、企业孵化培育、中试、初级产业化、融投资等功能,定位于为广大海洋科技中小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服务等。
三、融资板块。上海天海久盛海洋工程产业基金:该项目前期规模2亿元,未来根据发展速度将增至10亿元~20亿元。
初步预测,到2015年,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海底过程与观测研发基地、临港海洋科技创业中心、海洋科技发展中心、海洋科技创业园一期以及浩思海洋生物疫苗研发中心、灏鼎海洋新能源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将陆续完成,并投入运营。到2020年,基地将进入成熟发展期。
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落户浦东
12月15日,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复同意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在上海浦东诞生,标志着上海正式进入科技兴海先行先试试点城市行列,为浦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海洋局2011年4月26日颁布的《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示范基地是指符合全国科技兴海、国家海洋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研发、孵化、生产、交易、培训、服务为一体,对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示范、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企事业(群)或者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区域。
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07年底挂牌,规划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包括研发孵化区、中试产业化区、科技文化展示区和公共服务区四大核心功能区块。
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具备3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基地位于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毗邻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是上海通向沿海各大岛屿的重要门户和中国沿海大通道的节点。
基地所在区域拥有30公里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沿海滩涂及自然资源,具有比较完善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集聚了与港口运作相关的海关、边检、海事、海洋高校、海事法庭等社会资源。
二是产业优势。依托临港新城和临港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目前基地周边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海洋相关产业群布局,中船集团、中航集团、沪东造船发动机、卡尔玛港口机械等重大项目均已进驻国家装备产业示范区———临港重装备产业区。
三是人才和技术优势。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整体搬迁至基地周边地区。基地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并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些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集聚了大批的海洋科技和管理人才,在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五项措施加快基地建设
上海临港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的获批,为浦东新区海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今后新区将按照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要求,在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推进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国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海洋高新技术、海洋产业等方面的政策,细化和落实上海市《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用好浦东新区“十二五”产业扶持等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政策,努力创造全国一流的政策环境。
二是集聚培育更多的涉海类人才。目前入驻基地的海洋科研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超过500人,两所涉海类高校的高级科研人员超过2000多人,同时还拥有近百人的优秀管理人员。
下一步将深入落实上海及浦东新区的各项人才保障政策,努力营造适宜人才工作、生活与发展的综合环境,加快引进和培育涉海类人才。
三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大投入,强化对示范基地项目资金的引导,支持海洋公益专项、海洋生物专项等项目落地、开工和建设。加强银政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进海洋工程产业投资基金,争取为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各设立1家~2家产业基金。
四是加快四大平台建设。政产学研金联盟发展平台,主要是由政府搭台,整合和吸引涉海类高校、科研机构、产业界和社会资本等资源集聚;海洋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是搭建海洋科技服务网,为国内外海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海洋高新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海洋技术产业标准认证平台,主要是通过整合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机构的功能,为企业提供国家海洋技术产业化标准认证服务;海洋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主要是提供海洋科技成果展示交易服务,加快创新技术成果的应用。
五是加快打造和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重点是围绕海洋高端设备、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等三大产业,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海洋高端科研机构,努力打造包含设计、研发、中试、服务等环节的产业生态链,加快形成浦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