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世道与人心 余世存:《行愿无尽》一本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书
《行愿无尽》 杨志鹏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1年8月 □书评人 余世存 在机场书店看到杨志鹏的《行愿无尽》,很是高兴。那之前已经一口气读完,感动莫名,很想向朋友们推荐。后来有缘见到杨先生本人。 杨作为上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的作家,一度极深地卷入二三十年来的社会发展,他作为山东青岛引进的人才,参与了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做文化产业、做大地艺术,等等,用建设者们的话,他曾经在“热火朝天”的状态里工作、生活了很多年。
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在人生的壮盛年华,皈依佛门,有了十多年的信仰实践。 《行愿无尽》一书即是他的人生体验之书。这是一部朝圣著作。杨志鹏写过数百万字的散文、中长篇小说,主编过不少图书,但最能凝聚杨志鹏人生经验智慧的书却是这部《行愿无尽》。
这样说,并非贬低纯粹的文学作品等文字的价值,文学的表达,乃至哲学的、历史的写作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更多地属于创作,属于对象性的研究。朝圣著作则属于纪传,属于传道,属于献祭。
《行愿无尽》也确实是作者的自传,是纪实。作者撰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从出生地汉中一带的风土人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烙印,民生的凋敝、家族的命运、社会的变迁……到改革开放年代的故事、项目、艰难建设……再到作者与闻佛法,参访高僧大德等等。
这是一本读来亲切可感的书。一个农家子弟热烈地拥抱过这个世界后,坚定地过起了信仰生活。一如作者对笔者坚定地表达的:回到自身乃是解决之道。 杨志鹏是武汉大学作家班的学员,他的学兄学弟们,如野夫、刘波、吕运斌等人都是当代文坛上的弄潮儿。
在大家的眼里,杨志鹏算得上一个“笨拙”之人。 但从他给我们奉献出一本《行愿无尽》来看,他算得上是“笨鸟先飞”。
多少聪明的、才华横溢的作家学者还在学舌学步,还在炫智秀才,杨志鹏以最笨的办法最快地抵达了人生的完善,他的朝圣之路充满了真的、善的、美的经验。即使他看到了人生和社会的罪错、丑恶,他仍能够有力地实践人生社会的良善正义。
他的文字超越了文学性的审美,而有着真善美的统一。《行愿无尽》即是一本诚恳的朝圣文字,有着我们世俗少有与闻的超验性体悟。作者甚至以自身为经验劝告世人,真正的智慧是福慧圆融的。 谈论信仰危机是我国二三十年来的老调子,但以自身说法参与“信仰热”却是最近十年来的现象。
这个现象初起时以年轻的知识分子为主体,摩罗、王怡、范亚峰等人在为自己和社会寻找“超越性突破”的生存之际,发现了上帝和基督信仰;自然地,佛教、儒教等信徒们也参与进来,蒋庆、陈明、康晓光、秋风、南怀瑾及其大陆的众多弟子等人的推波助澜更是把传统信仰当作民族文化的大问题。
这种知识阶层、企业家阶层的努力,跟下层民众的实践一道,构筑了我们当代社会信仰宣教和信仰生活的奇观。
但显然,纯粹教义式的宣传无助于我们对信仰生活的理解。更为关键的,在人间社会仍在寻找良性的制度,仍在努力实现个体和整体的政治伦理之际,信仰说教不免虚妄,即使正教,也跟邪教层纸相隔。
这就如吉本在《罗马帝国兴亡史》中说的:流行于罗马帝国寰宇之内的各式各样的宗教信仰和膜拜,一般人民看来都是同样灵验;明哲之士看来,同样荒诞;统治阶级看来,同样有用。 据说我国皈依各类形式宗教的信徒有数亿人,但当代社会天怒人怨不断,也说明当代人信仰生活的某种偏颇。
而在这种全民性的寻找中,作家的缺席也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因此,作家的信仰实践格外引人注目。十多年后,我们才有了杨志鹏和他的《行愿无尽》。 杨志鹏和他的《行愿无尽》是献祭的,这是一本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