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忠传疑 马建忠 35年追光逐影的传奇庄稼汉
——记用镜头执着守望推介家乡的农民摄影家马建忠
张玉伟
他,失聪一只耳朵,却多拥有了一部照相机“眼睛”;他,走遍家乡每个角落,定格下家乡美景、记录下时代变迁、捕捉住乡亲的情感世界;他是许多媒体的常客,把家乡的风情和美景推出深闺,引来五湖四海影友和旅者的追捧。
马建忠,朝天区李家乡永乐村土生土长的庄稼汉。由于对摄影由衷的爱好,35年追光逐影、执着守望家乡美景,努力通过报刊、网络推介家乡,将这片神秘的土地变成旅游开发的热土,书写下农民摄影家的传奇。
结缘 35年的执着坚守
10月19日,朝天区李家乡赶集日,窄窄的小街上赶集人稀稀疏疏。在两间低矮的门店里见到马建忠时,他正在选取当天清晨拍得的照片。这两间门店,一间摆放着各种农村实用的电器,另一小间算是他的摄影工作室。
“那是1981年,第一次看到店里卖的照相机,就想得不行了。19.2元的价格,简直是天文数字。”简单的寒暄几句后,爽朗的马建忠就讲起了他的摄影故事。
1980年,高中毕业的马建忠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开始和村里年轻人一起到广元城里贩卖鸡蛋、土特产等山货。
缺钱,无法阻挡马建忠爱好摄影的冲动。当天,他作出影响一生的决定:借同行老乡的钱,买下了这部相机、一卷交卷、一本摄影教程。
“第一个胶卷拍完后,迫不及待的自己冲洗。结果没技术,全是黢黑。”马建忠边说边作出透过光亮看底片的动作。向街上唯一一位照相师傅求教,可是别人不愿把技术教给他。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总结、一次次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凭借一股冲劲,终于洗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自此以此为业。马建忠在汪家乡、李家乡场镇摆起了属于自己的照相摊,虽然一张照片收取2角钱,但他乐此不疲。随后的多年里,买不起新相机,就从亲朋好友处借钱买别人的二手机器,一边用走村串户照相赚得的钱还账,一边学习技术,偶尔大方一回,拍摄一张喜欢的照片。
1984年,作品《庄户人家的修理工》入选绵阳市摄影艺术展;1986年,作品入选全国“哈雷杯”摄影艺术大奖赛。
从此,他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坚定的一走就是30年。
“这个已经是第19部相机了!赚来的钱,除了养家糊口,有很多都投入到这里边了。”马建忠说,他虽然不是器材党,但摄影既耽搁时间又烧钱。1989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自己的爱好,马建忠在照相摊旁做起了百货生意,后来,转型卖家电。“这么多年来,直接投入摄影器材的钱有20多万元。”
“除特殊情况外,一年到头,天天清晨都去拍照片……”马建忠讲述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就像秋日的阳光一样,平和而温暖,饱含着幸福。
马建忠
痴情 让家乡美景世人皆知
2002年,马建忠拥有了第一部数码相机,拍摄范围从曾家山扩大到了整个朝天,乃至广元的山山水水,并通过自己仅有的渠道,向外宣传推介。
2004年,随着曾家山旅游的升温,马建忠却静心深入李家乡的各个角落,爬山涉水、钻山进洞、夜宿山林拍摄家乡的美景,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独行侠”,并将最满意的照片送到区旅游局等部门推荐。
特别从2009年开始,他经常赖着借用乡镇、学校、医院的网络,在《大话利州》等论坛发帖,李家乡的风土人情逐渐被摄影爱好者了解。
“一定要把家乡推向更远。”2012年,马建忠去云南旅游,当看到景色和家乡不相上下,可旅游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时,这样的信念在他的心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当年,他买回电脑、装上宽带、不会打字就用手写板,开始主题宣传李家乡风光和民俗。
“不管屋里、地里忙成啥样,哪怕天上下刀子,只要他觉得能拍到好照片,就变着花样忽悠我,悄悄拿上相机一溜烟的跑了。给人家送货的时候,那理由就更多了。”在朴实的妻子李玉兰的眼里,马建忠就是个喜欢拍照的老顽童。
“第一次拍到望远山(当地地名:马脑壳梁)的晚霞,心里只有激动。第一次拍到云海时,那种震撼……太美了!”2013年5月20日,这是马建忠讲述自己故事中,记得最清楚的具体日期。前一天下午,他在荆棘丛生的山上钻了三个多小时到达山顶,拍到了夕阳,当晚,原始森林冰冷地接待了这位孤独的摄影者。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从云海中喷薄而出的时候,他拍下了望远山的第一张云海和日出。
从此,每次拍摄时的期待、兴奋、震撼,让马建忠成了望远山上的常客,成了望远山上最孤独的行者,也成了望远山上最幸福的人。
“自己再忙、生意再好,只要有外来的客人们,他把事情一撂、门一拉就走了。”李玉兰偶尔插上一句话,话里却没有埋怨。2013年,2014年,随着望远山在摄影界、户外运动界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影友、驴友们来到李家乡,总是想到向导马建忠。
“我在全国到处跑,从未遇到过像老马这么好的人,为了家乡的宣传而付出这么多。”成都徒友网户外俱乐部户外运动队队长这样评价马建忠。
“如果不是马建忠‘傻起’的宣传,我们这儿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变化。”马建忠有些“傻”、有点“疯”,是望远山脚下农家乐老板欧孟云和乡亲们以前对他的评价。如今,当看到每天络绎不绝前来游玩的客人,大家心底里感谢这位“功臣”。
“马老师,叶子红得咋样了,啥时来合适?”在交谈中,马建忠有些掉漆的手机、磨损严重的手写板总不会消停。每一个问询,他都认真的回复。
如今,随着家乡旅游开发的深入,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游客数量的与日俱增,马建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马建忠
撒爱 用镜头凝聚力量
“看起是个粗人,其实对老人好得很,是个人人皆知的大孝子!”在马建忠店门前摆小摊的残疾人瞿勇介绍,2012年,马建忠的父亲因脑梗塞瘫痪在床,直到前不久去世,老人的洗澡穿衣、饮食起居样样都伺候得非常体贴周道,从未生过褥疮,天气好时总要推出来转转……
“人人都要老,家家都可能遭遇不测的风云,能帮的就帮一把。”35年的摄影路上,马建忠看到了太多的喜与悲、美与丑,他对摄影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摄影的思考更加深入。
在大量拍摄风土人情、家乡美景的同时,他开始关注和拍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题材。当拍摄中遇到家庭困难的老人、学生等情况时,总会从自己不多的收入中,拿出50、100元,表示一点心意。
“一周5块钱,自己只用了1块2,剩下的给奶奶买了两张虎骨膏……”谈起第一次听到“阳光女孩”杜小丽的事,马建忠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立刻就有要去拍摄她生活状态的冲动。”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建忠得知李家乡小学12岁的杜小丽因父母外出打工至今杳无音信,但杜小丽乐观向上,成绩优异,用稚嫩的肩膀与奶奶共同撑起贫困的家后,马建忠利用孩子的周末,专程进行了跟拍,并通过多种渠道将小女孩的故事传播出去。
“现在孩子有了专用账户,广元外国语学校全免费资助孩子读书,广州一爱心人士愿意资助她直到高中毕业……”关于杜小丽的点点滴滴,马建忠比了解自己的孩子还要多,谈起帮助过程,脸上流露着欣慰。
如今,他正用手中的相机,向外界宣传原生态的农家人文风情,并通过一次次定格的画面,帮助着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