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裴春亮 新乡英模故事会:兴村富民裴春亮
裴春亮是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最美村官、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2005年,裴春亮当选为裴寨村村委会主任至今,他个人投资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160栋两层小楼及学校、敬老院、体育场、卫生院等;投资83万元建成自来水供水设施,然后拆除老村,复垦土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商贸业;他采取多方引资、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办企业,创办的春江集团现已投资15亿元,形成了以水泥为主导的集团公司。
裴春亮,一个"70后",是新乡先进群体中听着史来贺的故事长大的年轻代表。他历经磨难、最知感恩,从小种下了"成就一番事业,报答乡亲和党组织"的人生梦想;他目标远大、信念坚定,抱着"乡亲们不富誓不休"的决心,在长期拼搏进取中带富了一方百姓。
裴春亮出生在辉县市一个穷山村,家徒四壁。从12岁那年起,4年内三哥、二哥、父亲相继离世,大哥瘫痪,大嫂、二嫂出走、改嫁,母亲面对家里"天塌地陷"般的灾难,整日以泪洗面。年幼的春亮难受极了,曾有过几次轻生的念头和表现,幸亏被细心的村支书发现。
老支书耐心地安慰他、鼓励他,让他好好孝敬他娘,这辈子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一定要给他娘争口气,街坊邻居也经常送米送面接济他家。他逐渐在乡里乡亲的关心和温暖中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他暗暗发誓:以后长大成人,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报答党组织,报答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后来,裴春亮靠着党的好政策慢慢富了起来,并不断用挣的辛苦钱捐资助学、扶老助残,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回想自己人生的坎坷与不易,他总是动情地说:"人活着的价值就是让别人幸福。"
裴春亮生在穷家庭,长在穷山村,深知家乡穷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缺水,于是铆足劲儿要挖掉愁坏祖祖辈辈的这个"穷根"。"受馈一瓢饮,回赠一春江"。2005年9月,他决心为群众打一口深水井。当钻到200米深再也钻不动时,工程队坚决要收工走人,村里老少爷们儿急忙拿着烟酒跪下一大片,裴春亮说:"只管往下钻,不论花多少钱我自己一个人出,一定要把水打出来。
"后来,钻折了8根钻头达到530米深时,终于钻出了水,解决了裴寨世代"吃水难"问题。
接着,他又修建提灌站,与乡亲同吃同住同干1年零6个月,从8公里以外引水上山注入"田心池",铺设11公里地埋管道到田间地头,使乡亲们告别了"望天收"的历史。想到日夜参与工程而未能见到水早早离世的3位老人,他在"田心池"坐了3次,哭了3次。
后来他看到"田心池"不能满足蔬菜大棚等大水量需求,2010年,他又出资带领村民修建水库,全村老少自发出工出力历时4年终于建成裴寨水库,解决了全乡2.
6万余亩农田灌溉难题,彻底改变了附近乡镇"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局面。现在,一刻也不肯停下的裴春亮又有了长远规划:围绕裴寨水库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垂钓等景观旅游业……并广泛征求每家每户发展意向,乡亲们选准方向按下了手印,下一步他要因地制宜分类分步推进。
"富了钱袋,不能忘了‘脑袋’,得让裴寨人成为高素质的新农民!"裴春亮带领党员干部又把目光放在了村民文化和精神层面及公共事务建设上。他修建了"雷锋墙"、"新乡先进群体墙"、"创先争优,科学发展"栏和"笑脸墙",在大山里像种子一样默默地播撒希望,传递着爱的力量。
他把"乡亲们不富誓不休"、"乡亲们的愿望就是我奋斗的目标"铭记在心,同时把自己多年想出来、悟出来的朴素话语刻在社区的石头上,例如"孝不是明天之事,是今天之事,是现在之事"、"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等,营造出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
他专门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教文盲老人识字、为村民播放电教片和电影。针对村里复杂繁琐的事务,裴春亮提出"情、德、法治村"理念,用对村民的真情大爱来传递党组织的温暖和力量。
现在裴寨社区的居民,告别了贫穷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既安居又乐业,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目标,年人均收入由原来不到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山里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过上了城里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