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之义勇军 领导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朱庆澜与《义勇军进行曲》

2017-1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领导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朱庆澜与<义勇军进行曲>    —謹以此文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爭胜利和中国抗日战爭胜利七十周年       朱汉   摘  要:家居锦州的朱庆瀾曾任民国陆军上将.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首席行政长官.因不满张作霖发动直奉内战辞官,回锦州私邸从事社会赈济慈善事业.抗战爆发后,他任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长.东北义勇军后援会长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募集海内外资金支援抗战.亲临抗日前线组建了辽宁黑山县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军.将东北各省的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统一编为东北抗

 领导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朱庆澜与《义勇军进行曲》

    —謹以此文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爭胜利和中国抗日战爭胜利七十周年

       朱汉

   摘  要:家居锦州的朱庆瀾曾任民国陆军上将、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首席行政长官。因不满张作霖发动直奉内战辞官,回锦州私邸从事社会赈济慈善事业。

抗战爆发后,他任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长、东北义勇军后援会长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募集海内外资金支援抗战。亲临抗日前线组建了辽宁黑山县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军。将东北各省的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统一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出资赞助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电影《风云儿女》,将影片的主题歌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

  关键词:朱庆瀾;抗日;义勇军;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战时期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出资赞助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电影《风云儿女》,以及为《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确定歌名的人,是我的祖父朱庆澜。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组建了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并出任东北义勇军后援会的会长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总司令。【1】

   自1935年起,《义勇军进行曲》就回荡在中华大地。成为华夏大地上,万众一心抗击日寇的最强音。但是,在锦州生活了三十八年的祖父朱庆澜,出资赞助左翼人士拍摄抗战影片《风云儿女》和为影片中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确定歌名的史实,却一直鲜为人知。

 除了老辈人在文革期间的极小范围内,以极为谨慎地方式,在家中谈过此事外,对外人是绝口不提的。这是因为文革期间抄家时,在原上海电通影业公司的创办人,又是祖父的好友马德建的妹妹马德璋(注: 我称马德璋为伯母) 的家中,抄出了原电通影业公司留存的旧时电影胶片,《风云儿女》也在其中。

因为影片中的演员有蓝萍,瞬间,马德璋伯母家被搞得人仰马翻,天各一方,不堪回首。坦率地说,就是现在年近五十岁的人,也是无法理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所发生的那些个事儿的。【2】

在此,我先介绍一下中国电通影片公司的历史:电通影片公司成立于1934年,是由朱庆澜的好友马德建、司徒逸民、龚毓珂等集资创办的。马德建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的负责人,曾组织工人为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生产枪械弹药,支援抗日义勇军。

    该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33年9月,以专门经营"三友式"有声电影和录音设备的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改组成影业公司后,由沈瑞先(夏衍)、田汉主持电影创作,司徒慧敏、袁牧之、应云卫等任编导。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四部享有盛名的影片。

  《风云儿女》( 英文:CHILDREN OF TROUBLE TIME)片长89 分钟,原作者: 田汉。编剧:夏衍。作曲:聂耳、贺绿汀。录音:司徒慧敏。

摄影:吴印咸。主要演员:王人美、袁牧之。影片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主题歌:《铁蹄下的歌女》,由著名歌唱家张权演唱。影片主题:描写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风云儿女》的拍摄是由祖父朱庆澜出资赞助,马德建等人的投资所产生的影片,至于司徒逸民、龚毓珂和司徒慧敏是否投资,我就不太清楚了。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我与内子回国省亲。应原东北抗日义勇军后人刘笙满先生的邀请,共同参观了上海国歌展示馆。并与展示馆范馆长等学者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座谈中谈到了祖父朱庆澜为《义勇军进行曲》确定歌名这么一段历史。

刘笙满在会中介绍了他的学朮论文《朱庆澜与义勇军进行曲》,该学朮论文后来发表在香港的历史刊物上。【3】随后,刘笙满把这段史料提供给了锦州市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会,引起锦州市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会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

 插图1上海国歌展示馆左起3:刘笙满、4、5:朱汉及内人、7:范馆长

  我的祖父朱庆澜,字子桥,故又被尊称为朱子桥将军,祖籍是浙江绍兴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3月10日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因山东大旱,祖父为逃荒,举家迁居锦州,那年,祖父是十九岁。有文章说,祖父是幼年时随父迁居锦州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插图2:我的祖父朱庆澜。

    后来,祖父在锦州进入清军巡防营从军。因剿匪战功卓著,此后逐步晋升。他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任袁世凯总统府高级军事顾问,授陆军中将。同年11月授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1914年授陆军上将,黑龙江都督加镇右安将军衔。【4】

   1917年,祖父在广东省长任内,支持了孙中山发动的"护法运动",为孙中山提供了30个营的兵力,形成了此后北伐军的基本力量。1922年,他应孙中山推荐和张作霖邀请重返东北。

同年10月17日,出任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掌管黑、吉两省军权。次年,又兼任东省特别行政区首席行政长官。他前后三次在东北任职期间,收回了松花江航行权以及中东铁路百万亩土地的地亩权,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功不可没。

   1925年,他因不满张作霖发动直奉内战而辞官,回锦州私邸居住,为一介平民。专门从事社会赈济慈善事业,并在此期间致力于在锦州创办实业和义学,从事平民教育慈善事业。

   1928年,著名江浙实业家李善祥在锦州创建的生生果园已经初具规模。在李善祥的号召下,他在李善祥的生生果园附近创办了朱家果园,其主要目的是共同抵制日本人企图垄断的锦州苹果业。一时间,李善祥、朱庆澜、汲金纯等多位锦州进步士绅创办的近10家果园,成为当时锦州苹果产业的重要力量,对抵制日本农产品作出了贡献。

   同年,祖父与锦州名流朱紫贵、李善祥等人在锦州城内东街创办了锦州私立成德女子中学。办学的资金筹集方式跟以往的方式不同,筹集办学资金的方式是集资。方法是:首先由我祖父、母拿出一部分办学的资金,再由祖母徐雅志出面向东北军政界的夫人们募捐款项。

   据我所知,捐款的有:张学良的太太于凤至、我的外婆刘月贞、奉天陆军被服厂长潘桂庭的太太、米春霖的太太张诗箴、张作相的太太、孟恩远的太太、孙烈臣的太太、还有在黑龙江开金矿的孙燕堂,听说捐款最多的是吴俊升(吴大舌头)的太太吴助君。

祖父又联合锦州江浙会馆会长李善祥等锦州开明士绅,共同出资108万元。李善祥公还将锦州江浙会馆内的52间房子无偿借给学校做教室。就这样筹得了资金,创办了锦州私立成德女子中学,我的祖母徐雅志任锦州私立成德女子中学校长。

插图3:我的祖母徐雅志

插图4:原锦州私立成德女子中学校址是现在的锦州市古塔区医院。

   锦州私立成德女中一直坚持开办到1931年,因"九·一八"事变,我们全家迁居北平而被迫停办。三年多来,成德女中一共培养女学生数百人。后来,锦州私立成德女子中学的毕业生有许多人奔赴延安,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我们老朱家的宅邸大院,位于锦州老城北二街,也就是现在"大润发超市"西侧的锦州华庭小区院内。锦州人将朱庆澜所住胡同称为"朱将军胡同"。虽然祖父一生奔波于全国各地,但我奶奶及他的家眷一直长期生活在锦州,我的几位伯父和小叔叔也都出生在锦州,所以说,我祖父朱庆澜是一位锦州人是毫无疑义的。

 插图5:原朱家大院旧址。

   1929年(民国十八年) ,陕甘大旱,接下来又是南方的水灾。祖父当即出任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黄河水利工程委员会的委员长,后来又被国民政府特别指定担任了中央赈务委员会的委员长。【5】

   据冯玉祥的秘书霍济光老伯在美国亲口对我说:"子老被特别指定担任中央赈务委员会委员长,是由原中央赈务委员会的委员长许世英在离职出任驻日大使前,应蒋介石的建议,由许世英推荐而被特别指定担任中央赈务委员会的委员长的。

"霍济光接着对我说:"我既是许静老(许世英)的学生,又是冯副委员长(冯玉祥)的秘书,故我对此事知之甚祥。"说完又送给我一本他的回忆录,书名叫作《澹泊宁静》。【6】

插图6:左起:冯玉祥秘书霍济光、张学良长女张闾瑛和夫婿陶鹏飞、朱汉

插图7:霍济光回忆录《澹泊宁静》。

   有文章著述说:是冯玉祥推荐朱庆澜担任中央赈务委员会的委员长的说法是不确切的。民国奇人李晋(组绅)在的口述中这么说道:"那些年间,国内遇有水旱灾荒,其救济工作,定然缺不了他(朱子桥)。一般心理,早把他当作活佛看待,认人而不论事,只需子老出面,无不心悦诚服,此响彼应。"【7】

   祖父致力于社会慈善、赈济救灾事业,给予陕甘地区和长江地区灾民以忘我的巨大的援助,故史学界对祖父的评价冠以:"民国时代的慈善人物中,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无疑当推朱庆澜,他是名副其实的民国第一善人。"【8】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祖父在上海代表全国灾民发出全国通电。致电蒋介石、张学良、汪精卫等国民政府要员,呼吁立即停止内战,摒弃政见,发动全国共同抗日。于此同时,中共满洲省委也发布了抗日宣言。三天后,中华苏维埃革命政权发表了《为满洲事件宣言》。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按祖父的威望和能力,他完全可以派人或者自己直接去接家眷离开锦州,但他没有那么做,只是电告我祖母带领家眷由锦州迁居北平。祖母徐雅志接到电报后,立即带着我的叔叔和其它几个男孩离开锦州。

祖母在每个孩子的棉袄里缝上一块大洋,人手拿一个窝头,全家人是爬运煤的火车进关的。到北平后在地安门的广化寺集中,见面的时候,个个浑身上下都是黑乎乎的,兄弟之间竟互不认识了。【9】

而祖父自己则只身北上,到哈尔滨、辽西和蒙边各地联系爱国志士,发动群众组织抗日义勇军。【10】朱庆澜会同东北军将领高文斌、冯安国等人,途经锦州到清河门。他约见了自己的老部下,原东北军将领王显廷。由他援助枪支弹药等装备、物资,由王显廷任司令,冯安国任副司令组建了辽西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军,为抗战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九·一八"事变之后,阎宝航、杜仲远、卢广绩、王化一、高崇民等人在北平组建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注:简称救国会。据祖父的随从秘书陶茀卿对我口述回忆:"救国会的成立,张学良事先并不知道,后来知道了也没说什么,等于是默认了。")【11】救国会的成立并没有在当时的国民政府注过册,所以这一直是张学良的一块心病。

  与此同时,在上海方面, 蔡廷锴、蒋光鼐和黄炎培的女婿许克诚发起和注册成立了东北难民救济协会。因祖父朱庆澜在国民政府和华侨中享有一定声望,在东北又为官三载,故公推祖父为理事长,蔡廷锴将军任主任委员,黄炎培的女婿许克诚任总干事。联络与会者均为南方和侨界商贾名流,共200多人。资金雄厚,来源广泛。

 插图8:注册"东北难民救济协会"

"东北难民救济协会"虽由在上海方面的蔡廷锴、蒋光鼐和黄炎培的女婿许克诚发起和注册成立,但实际领导人却为祖父朱庆澜。当时附设在上海地方协会内的"东北难民救济协会"即是负责汇转抗日捐款的一个机构,其中部分捐款出自于店员与佣工的一部分。

民国奇人李晋说:"此项捐款,分计虽微,合计颇巨。他们是在节衣缩食下按月酌提其薪给的百分之几,汇解该会,经久不渝,其可歌可泣的精神,颇能与东北义勇军之捐躯殉国互相辉映,但该组织对外却不甚公开。"【12】

   1931年11月中旬,朱庆澜在上海召集各界爱国人士人集会,酝酿组织和领导东北义勇军。据李组绅老口述回忆:"按之子老(朱子桥)负起东北义勇军领是会合民间力量开始行动抵抗日本的重大日子。"【13】会议酝酿了三项议题:1.南北各界名流强烈推举祖父朱庆澜领导东北义勇军。 2.筹措捐款,购买武器援助东北义勇军。 3.求得军事人才支援东北义勇军。

  1932年1月,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在北平何遂副会长家(察院胡同)正式成立。【14】

  当时为了防备南京政府派人参予我祖父领导的抗日组织,保护后援会核心成员的安全和避免公开抗日招惹的麻烦。所以,在1932年春,祖父仍以"辽、吉、黑民众后援会"的公开的名义在上海向南京政府报备。

  这种若隐若现的组织形式是为了混淆日本人的注意力,直到1932年的夏季,两会合作,【15】在北平地安门内油漆棹一号办公,朱庆澜公开了抗日后援会领导人和东北义勇军总司令的身份。  【16】

  1932年10月,由冯庸、何绍南、阎宝航、杜仲远、卢广绩等人同各地义勇军的秘密接洽,归属军团建制的时机逐渐成熟。10月13日的上海《申报》报道:"东北民众救国会组织之部队现归朱庆澜统率。"【17】

   就这样,使这些分散而又没有正规建制的抗日队伍逐渐整齐划一,互相通气,互相策应。经过多方部署,此一若隐若现的系统才刚刚构成一个雏型。此刻,朱庆澜公开起用"东北义勇军后援会"的名称,公开地对东三省各路义勇军的战斗进行军事上的领导和物资上的援助。

后援会同时还明确了"两会"职责: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专主募集抗日资金;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协助总司令朱庆澜指导义勇军军事训练和对日军的作战。

  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部设置了各个职能部门,同时,在上海、北平、天津、承德等地设立办事处。甚至远在广东都设立了东北义勇军总司令部驻粤办事处。对原来东北民众救国会任命的义勇军部队,重新划分为若干军团,实施新的番号。加强统一指挥,增加供给。将全国人民、海外侨胞捐助的武器弹药和资金、物资送到东北抗日前线。并对阵亡的义勇军官兵给予抚恤,为义勇军抗日斗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北平,社会各界成立了慰劳义勇军的组织。妇女界由我奶奶徐雅志、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宁武的夫人杨树先、米春霖的夫人张诗箴、陈兴亚的夫人刘月贞等人主持护理伤员的工作,动员妇女们到医院去慰问从抗日前线归来的伤员。

  1933年初,祖父朱庆澜以东北义勇军后援会会长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的双重身份,多次奔赴热河前线。会同张学良、张作相、宋子文等人视察督战和慰问东北军、义勇军将士。当时,聂耳曾随从朱庆澜赴热河保卫战前线采访。这段采访经历,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和诞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长城抗战以后,朱庆澜又致力于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宣传抗日义勇军的事迹以呼吁全国抗战。1932年9月25日,上海晨报主编陈彬稣出版了全国第一部宣传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的书籍《东北义勇军》,祖父朱庆澜为晨报主编陈彬稣题写了书名。目前,这本书除了上海国歌展示馆珍藏了一册以外,就只有我手里珍藏的一册。到现在为止,尚未发现有第三本流传在坊间。

  1934年,祖父朱庆澜出资赞助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抗战电影《风云儿女》。当时田汉只交出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就于1935年2月19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了。田汉被捕后,音乐家聂耳找到夏衍,承担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作曲创作任务。

  在电影《风云儿女》前期拍摄完成以后,影片中的主题歌并没有确定歌名,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也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那么《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和"进行曲"两个名称如何成为一个名字呢?作为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祖父朱庆澜,即兴挥笔,画龙点睛地在"进行曲"三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三个字。

  这就如同祖父为长城抗战中宋哲元的29军提字"气壮山河",又如同祖父为参加1.28淞沪抗战的上海市民义勇军提字"民族之光",又那么满怀着对义勇军深深敬意和感情地,为上海晨报的主编陈彬稣题写了书名"东北义勇军"。这是那样的符合情理和顺理成章。最后,《风云儿女》主题歌的歌名就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成唱片公开发行了。

  《风云儿女》在拍摄和上演的过程中阻力重重。为避免《风云儿女》被国民党上海当局禁演,祖父朱庆澜游说社会各方力主公演,终于使这部影片于1935年5月24日在上海得以首映。祖父真不愧是电影《风云儿女》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幕后英雄。

回荡中华大地》的文章中如是这般地介绍道:"《义勇军进行曲》随着电影《风云儿女》的上映和歌曲唱片的发行而流传全国。可以说,如果没有锦州人朱庆澜将军出资赞助拍摄《风云儿女》,就没有《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加之朱庆澜为《义勇军进行曲》确定歌名,因此成为锦州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发祥地的重要佐证之一。

"   祖父因力主东北抗战和救助数百万灾民而誉满华夏。1941年1月13日晨,他因常年操劳抗战和救灾赈济活动积劳成疾,在西安灾童教养院盘腿静坐而逝,享年67岁,陕西省下半旗致哀。

蒋介石题写挽联称"国丧老诚",林森题写挽联称朱庆澜"忠诚可敬"。第十八集团军朱德总司令派伍云甫代表祭奠,称祖父朱庆澜是"任勇慈祥"并送布匾。

3月12日,重庆各界隆重举行朱庆澜将军追悼大会,冯玉祥将军为陕西的朱庆澜墓碑题写了碑文,誉其为"萃智仁勇于一身"。有学者评价我祖父朱庆澜为"民国政要、慈善元老、抗战先驱"。

   如今,锦州古城的"朱将军胡同",早已随着锦州古城的改造而旧貌换新颜。2013年3月,锦州市政府正式批准确定"朱将军胡同"地名。锦州市地名办公室和锦州市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会,于5月中旬悬挂了"朱将军胡同"地名标志和"朱将军胡同"说明牌匾以及朱家大院旧址标志牌匾,并与2013年6月14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这里已经成为锦州人追忆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将军历史功绩的地方。

插图9:朱将军胡同与朱庆澜将军简介。插图10:朱家大院旧址标志牌匾   为此,我对锦州市政府的各级领导、锦州市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及注释:【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政协新闻网;人民政协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国情网。【2】:马德建于1949年后回归大陆,被安排居住在河北省唐山市,1976年马德璋赴唐山看望马德建,不幸兄妹俩人死于地震。

【3】:朱庆澜与《义勇军进行曲》/香港春秋/2012年第1041--1043期。【4】:《中华民国政府官职资料库》【5】:《中华民国政府官职资料库》【6】:霍济光于1996年6月美国加州霍府半亩园向笔者口述,在座的有张学良长女张闾瑛和夫婿陶鹏飞。

【7】:民国政坛见闻录/李晋口述。【8】:张学继/作者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香港春秋2011年第1028-1029期。

【9】:父亲朱权口述。【10】:《影尘回忆录》倓虚法师著述。【11】:香港春秋2013年第1050/1052期《朱庆澜与杜重远之间的交往(1)》。【12】:民国政坛见闻录/李晋口述「朱子桥领导东北义勇军经过」。

【13】:香港春秋1963年第142期〈朱子桥领导东北义勇军经过〉。【14】:《何遂遗踪》何世庸口述/244页, 何遂年谱382页。【15】:民国政坛见闻录/李晋口述「朱子桥领导东北义勇军经过」【16】:见1932年10月13日的上海《申报》报道。

【17】:是指东北民众救国会和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合作。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八日    作者朱汉系朱庆瀾嫡孙,父亲朱权系朱庆瀾第七子。

朱汉1954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新州康克迪亚大学商学院,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后移居美国。近年來,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发表过:《关于朱庆瀾筹措陝西泾渭渠工程的一点考証》;《略论中原大战与朱庆瀾的赈济救灾》;《论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对热河抗战的貢献》; 《朱庆瀾与杜重远之间的交往》以及《 朱庆瀾协建粵軍始未》;《叶公超--一位难以被遗忘的文化名人》等二十多篇史料及学术性文章,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

                                   朱汉在中国的联系人为刘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