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139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课件资料整理(514章)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五章社会认知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社会认知及其特征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3.印象整饰5.社会行为的归因晕轮效应社会行为的归因内因外因稳定原因非稳定原因社会认知的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称为社会认知.就认知对象而言,社会认知指的是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社会认知的途径人的面部表情: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

第五章社会认知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社会认知及其特征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3、印象整饰5、社会行为的归因晕轮效应社会行为的归因内因外因稳定原因非稳定原因社会认知的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称为社会认知。

就认知对象而言,社会认知指的是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

社会认知的途径人的面部表情: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能了解到其内心的活动、欲望、意图和状态,借此即可形成对他人的认识。

人的言语活动: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节奏变化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他心理特征,通过对人的言语活动的分析,也能有助于对人的性格和态度的认识。人的体态表现:体态指的是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又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

人的行为方式:了解一个人如何行动、怎样行动和有什么行动、表现怎么样,对于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此人,形成关于此人的一个准确的知觉印象,都会是十分有益的。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社会知觉定义:社会知觉又称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社会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认知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

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差异1、作为物的存在,其自身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相对地要稳定持久,易于从直观上去认识和把握。

但人的变化和发展不仅是复杂多样的,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单从直观的形式上是无从认识和的把握的。2、对物的知觉主要是根据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的,较少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人的知觉则会受到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社会特征和属性的影响。

3、在对人的知觉中,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双方处于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中,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表现会影响被知觉者,被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表现也会影响知觉者。范茨对社会知觉的研究出生后三周的婴儿对人的说话声会作出微笑反应。

第四周前后见到人脸时也会作出微笑反应。当婴儿出生后3-6个月时,就可观察到他对周围刺激物作出的分化反应。此时当给婴儿看各种各样的戏剧表演用的脸谱时,婴儿即会作出微笑反应;而当给婴儿看其他非人的刺激物如奶瓶等时,婴儿则无微笑反应。

婴儿的这种对人的刺激物才有的微笑反应被称作“社会微笑”。社会印象定义: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社会印象与社会知觉的区别1、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直观和直觉,它具有间接性。2、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单一和零散,它具有综合性。

3、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发生改变,不易为理性所说服,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固执性。安德森的三种印象形成模式1、加权模式(累加模式)尽管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先提示的刺激物(在实验中一般为人格特征)或最后提示的刺激物会对总体印象的形成起中心作用,但在反复的刺激之后,这些效应的作用都会减弱,全部刺激物都会对总体印象的形成起作用。

2、平均模式平均模式的基本要点,就是用刺激物总数N去平均加权印象。换言之,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等于形容该人的全部特性的平均赞同值。

3、加重平均模式Xn=KWA (I-W)I0∕KW (I-W)K:刺激物总数的信息量W:刺激物的价值(重要性)A:对刺激物的评估值这一模式既考虑到了第一印象(首因效应)的作用,又强调了价值在印象形成中的地位,即价值的加重印象作用。

社会判断定义:“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评价是人们在对社会事件(人或物或关系)的某些方面的性质、特征、过程、类型、作用等进行测定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总体看法,而推论则是在评价的前提下、运用概念系列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认知过程。

社会判断的特点预见性特征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判断,可以预见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或社会行为在另一种场合出现的可能性和条件性。

超标准化趋势虽然社会判断是遵循认知客体固有的法则进行并实现的,即社会判断是有标准的、稳定的,但在事实上社会判断又常常受到现实生活的冲击和破坏,不具稳定性。

社会判断的过程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取样、信息的选择与综合、判断的形成印象整饰戈夫曼的印象整饰理论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56):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制约。因此,要使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