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粲家庭 走近中国心理学家:张厚粲
曾几何时,一位"最年轻,极会讲课"的女教师黑发飘逸的背影被誉为校园中"一缕春的气息";曾几何时,心理学被列入"伪科学"名录,直至1978年;蹉跎二十年,昔日的青春背影,如今也两鬓飞霜,她的名字如今被心理学子们挂于嘴旁,她就是张厚粲先生,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嫡孙女,中国心理学界的不老传说。
让我们走近中国的心理学家,从张厚粲先生开始.
以下是向小园在《光明日报》的介绍文章:
叩开面前木门,一个优雅的身姿孑孑而立。阳光把她和身后旧影里的韶华女子叠印在一起,迤逦出满屋令时光止步的美丽。这便是张厚粲先生,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嫡孙女,中国心理学界的不老传说,一代代学子口中"嬉笑怒骂皆酣畅"的精神导师。
问学育人数十载
外表雅致的张厚粲,却自小以侠气著称。
爷爷张之洞在她出生前十几年就过世了,父母也自小不在身边。张厚粲三姐妹在"一队管家佣人、一队家庭教师"的包围下长大,姐姐们自是温婉循矩,唯独她成了不服管束的"异类"。
1939年,她初中毕业了。"同学在一起议论,上大学学什么?我说,就心理学了。"那个年代,心理学之于中国实为"冷得不能再冷"的小学科,然而,她于此是思虑已久的——"因为自己的‘异类’,我深深体会到人各不同,对‘因材施教、知人善任’心向往之。可怎么就没人知道我要什么,没人因我这材来施教啊?好,我自个儿摸索!所以,我认定心理学了。"
转眼到了上大学的年纪。在京城早已待腻的张厚粲投考上海震旦大学,轻松折桂。一年之后,因上海遭日军轰炸回京,插班考入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在那里,她亲拜于老一辈心理学家林传鼎门下,很快得其门而入,并为此间真味欣喜不已。
1948年,临毕业的张厚粲被母校留任,执教心理学。从此,辅仁大学的校园里,多了一位"最年轻,极会讲课"的女教师,而她骑车飞驰黑发飘逸的背影,也被誉为校园中"一缕春的气息"。
"是改革开放给了心理学光辉的前景"
初登讲坛的日子顺风顺水。没有教材,张厚粲广征博引、连珠缀玉,写下的一部部讲义为学生所推崇。讲课之余,她还主持创建了条件反射实验室,独立设计出条件反射实验箱,将我国实验心理学推进了一大步。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各大学心理系几乎悉数撤销,辅仁大学心理系被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此后,变故接踵而来——1958年,心理学被判为"资产阶级方向";"文革"风起,又赫然列入"伪科学"名录……
这一蹉跎,足足二十年。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漾起,心理学在中国正名重张。此时,两鬓飞霜的张厚粲已然51岁。
重开心理课,举办心理学师资培训班,应邀到北京大学等院校授课……忙碌之余,20年前搁浅的梦想在胸中激荡。"发展心理学最好的日子到了!我要把中国的心理测量恢复起来。不是要‘因材施教’么?学习能力的测量是第一步。"
她第一个行动起来——1979年末,她主讲的"心理测量学"重现在北师大课表上;同年,她协同林传鼎等人,编制成《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1980 年,她联合同行开办"心理测验与统计培训班",此后又把久负盛名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引入中国。
随之,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常模、中国儿童发展量表……一系列心理量表在她主持下广泛应用;1984年,中国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张厚粲被推举为委员会主任。至此,命运多舛的心理测量学,终于在中国教育界扎下了根。
30年过去,今天的一切似乎足以令她欣慰——高考考题不断改进,心理测量开始用于高中生升学指导,并在公务员考试、企业管理测评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张厚粲是停不住的,因为她相信,有今天这样稳定喜人的研究环境,"我能做的自然更多。"
"全校最难对付的导师"
在北师大,张厚粲有个响当当的名号:"全校最难对付的导师"。
"难对付"的主因,在于先生爱骂人。为大家所公认的是,谁没挨过张先生骂,就不算是正宗的张门弟子。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至今牢记着两次挨骂的经历,并称其为"当头棒喝":"20年前,我刚当上北大心理系主任助理,路遇张老师,她劈头来了一句:彭凯平,你不要‘少年得志’,千万记住,第一重要的就是做好学问!1989年,我出版了一本书,张老师当众评价:这是一部好教材,但绝不是一个好研究。做学问要讲原创性,不要人云亦云。多少年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张老师的良苦用心。"
因为浮皮潦草被骂,因为不够努力被骂,因为投机取巧被骂……但,从不会因为不优秀被骂。回想当初,棋后谢军正是抱着"挑战"之心考入张厚粲门下:"老师们都‘吓唬’我,如果你能从张先生手下顺利过关,也不枉读这几年书。
"但,读博士的五年,学业并不突出的她却是被先生骂得少的。"同学们问我窍门,我也找不到答案。唯一可解释的,是我一直很努力。做先生的弟子,你可以笨一点,可以不优秀,但是不可以不努力。"
而张厚粲最感谢的,也正是这些被她骂过爱过的学生们。"他们都很争气。一个教师能得到的幸福,我都得到了,只有多做些事情,和他们一道,把心理学再往前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