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积慧之谜 张积慧击落戴维斯之战的三个新情节

2018-02-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张积慧击落戴维斯之战的三个新情节     --原空四师12团副团长李文模回忆2-10空战--                       王剑贞   写在前面的话.这篇短文写成于去年夏季,怪我拖沓,一直没有发.今日恰逢张积慧击落戴维斯60周年,发出来也算是一个纪念.    我这里说的2-10空战,就是1952年2月10日清晨,我志愿空军空4师12团3大队长张积慧击落美军四料王牌飞行员乔治•安德鲁•戴维斯少校那场空战.   近六.七年来,我和一些朋友一直在网上探讨.乃至激烈争辨张积慧

       张积慧击落戴维斯之战的三个新情节

     ——原空四师12团副团长李文模回忆2-10空战——

                       王剑贞

   写在前面的话。这篇短文写成于去年夏季,怪我拖沓,一直没有发。今日恰逢张积慧击落戴维斯60周年,发出来也算是一个纪念。

    我这里说的2-10空战,就是1952年2月10日清晨,我志愿空军空4师12团3大队长张积慧击落美军四料王牌飞行员乔治•安德鲁•戴维斯少校那场空战。

   近六、七年来,我和一些朋友一直在网上探讨、乃至激烈争辨张积慧击落戴维斯这场空战。从现今所能查找到的中、美、苏三方史料,足已证明是张积慧击落了戴维斯,而非其他。美军的史料名义上是解密了,但是,单就反映这场空战的史料而言,却是虚构的成分远超出真实情况,给这段历史蒙上一层厚重的尘雾,让关心和研究这场空战的许多学者和战史爱好者人陷入歧途。

同样,查阅苏军的史料,也找不到参加朝鲜空战的前苏联空军第64航空军关于苏军飞行员击落戴维斯的原始上报史料,特别是对于击落像戴维斯这样的重要的美国空军头号王牌,我们不仅应该查找到第64航空军的原始作战记录,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前苏联空军总部或是俄罗斯空军总部对于这一特殊战果的批复和权威认证,很遗憾,这些都没有。

由于志愿空军的史料没有完全解密,面对这场空战的解读,我也确实遇到到一些难以解释的疑惑。

   第一个疑惑:

   按原空联司(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司令员刘震、原空四师师长方子翼回忆以及《航空兵战例选编》、《朝鲜大空战》一书等众多史料记载,1952年2月10日7时07分,空四师10团、12团接空联司司令员刘震命令,从浪头机场起飞34架米格。

10团16架米格担任主攻任务,为攻击队,他们要打击的目标是准备轰炸在清川江以东军隅里的美军18架喷气式战斗轰炸机,12团18架米格拦截美军为战斗轰炸机提供掩护的的18架F-86战斗机,为掩护队,但是,众多史料却记载10团没有按预定要求飞向位于清川江之东的军隅里,连清川江地区也没有到达,而是飞向北偏东方向的大馆洞上空,他们根本没有到达预定战区,反而是担负掩护任务的12团飞到了清川江上空。

这是为什么?

   第二个疑惑:

   诸多史料包括刘震、方子翼回忆、《航空兵战例选编》、《朝鲜大空战》均明确记载空四师10团、12团于晨7时07分从浪头机场同时起飞。

参加此次空战的原12团二大队中队长逯松亭回忆,编队起飞后从鸭绿江口飞跃鸭绿江。原12团二大队长侯书军回忆,12团过鸭绿江后经龟城奔清川江大桥上空。飞这条航线很简捷,因为浪头机场跑道是南北向,距鸭绿江口直线距离十余公里。空四师停机坪在跑道北端,编队起飞后直接爬高经鸭绿江口左转弯即进入朝鲜上空。

   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有关张积慧击落戴维斯一事报呈军委及毛泽东电报称,张积慧于7时40分在泰川县之纳青亭附近遭遇戴维斯并展开激战。张积慧本人回忆空战时间持续约2-3分钟。

   这就出现了第二个问题,如空四师12团7时07分从浪头机场起飞左转弯飞跃鸭绿江口经龟城到达清川江上空,距离不过百多公里,从编队起飞、空中集合到飞临战区,应该只需十来分钟,尽管张积慧因为搜索敌情落在编队后面,这个时间差最大不过在2-3分钟之内,绝不应该从起飞到与敌遭遇的时间间隔长达30多分钟!

   这个30多分钟的时间差,大得出奇,大得无法解释,也从来没有人出来解释。

   第三个疑惑:

   对于这次空战的气象情况,仅见于空联司司令员刘震回忆里提出,因志愿空军沿海作战机场将被大雾覆盖,他紧急命令空四师编队紧急返航,分散在各前线机场紧急着陆。对于这一点,其它诸多史料均未提及,只有侯书军和逯松亭回忆中提到十二团二大队的米格紧急返航后,在浪头机场以西、相距约20公里的大东沟机场着陆。

   对于这三个疑惑,我曾查找过许多史料,也找过空四师老人做过询问,均无结果。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感谢六十一年前和我一起从青岛参军、又一起分到杭州笕桥空军第六预科总队,又先后参加抗美援朝空战的老同学、老战友安邦同志。我于2011年6月21日重回青岛暂住,6月27日,在老同学、老战友为我再回青岛举行的接风宴会上,安邦侃侃而谈他们原空17师51团团长、副师长、后来的海军航空兵第四师师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舰队航空兵司令员李文模将军时,我想起一个老问题:这位李文模将军是否就是在张积慧击落戴维斯那场空战中12团的空中带队长机——原空四师12团副团长李文模?我一直在查找李文模的下落,这一问,果然就是。

尤其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安邦还特地为我准备了一本李文模将军回忆录,他说可惜没有李文模将军的签名,我说这就叫我喜出望外了。

这本书由庄品华、蔡振兴编著,书名:《飞将军李文模传奇》,我来不及从头阅读全文,急忙翻到第25页:“战斗在清川江上空”和第104页至107页:“激战在朝鲜天空”。

   谢天谢地,终于在李文模老将军的回忆里,找到这三个疑惑的答案。

老将军李文模在《战斗在清川江上空》中回忆:

   空四师第四次到浪头机场参战,10团和12团每天轮换担任主攻和掩护任务,今天10团主攻,12团负责掩护,第二天,就是12团主攻,10团掩护。同样,在12团,今天团长李志国担任空中带队指挥员,李文模则担任塔台的地面指挥员,第二天李文模担任空中指挥员,李志国则担任塔台的地面指挥员。

   “1952年2月10日,轮到10团担任主攻,12团担任掩护。这一天12团轮到李文模担任空中指挥员,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指挥所(以下简称空联司)发出通报,在平壤、沙里院、介川地区上空发现美机11批1百多架向北朝鲜进犯。

空联司司令员刘震将军命令10团立即起飞,向清川江方向迎敌。10团的机群起飞后,可能是无线电传话不清,他们一直沿丹东至拉古哨一线寻敌,机群未过鸭绿江。

此时敌机分几批从陆上和海上向北窜犯。先起飞的10团如去迎敌的话则油料不够了,在这种情况下,空联司首长只好命令12团立即起飞迎敌,由掩护改为主攻任务,指令12团直奔清川江迎敌,以保护青川江大桥的安全。”

   所谓“拉古哨”,就是指水丰水库发电站大坝所在位置。水丰水库是近些年的叫法,我们上世纪初在丹东参战时,均以“拉古哨”代指拉古哨水电站和水丰水库,拉古哨是我国境内水丰水库大坝附近的一个村庄。

在李文模将军另一篇回忆文章《激战在朝鲜天空》中有类似的回忆:

   “1952年2月l0日,晴天,3000米以上是碧空,以下是海雾覆盖着机场,能见度只有10余米。这一天按我们师原来的战斗序列编排是:10团担任主攻,12团掩护。十团早已升空约廿多分钟了,敌机均在沙里院和海上一带活动,十团起飞后未有过江到预定战区,就在鸭绿江北岸和拉古哨发电厂一带巡逻。

后来几十架敌机分两批从陆上和海上向我机场袭来,十团已不可能投入了,油料不够了,故空联司命令我率12团全部起飞迎敌,海雾太大了,能见度太差,开车(王剑贞注:这是当时我们对米格飞机点火启动发动机的简称)以后,所有飞行员都在无线电里叫喊:说长僚机之间都看不见,怎么滑出去?怎没能起飞?太危险了。

我马上命令:

   “所有飞行员,不准再喊叫,滑出时速度要小距离要近,一个盯着一个,滑到跑道后,对准跑道航向,保持仪表起飞,离地后直线上升直到飞出雾层之后,左上升转弯集合。”

   李文模回忆明确说明,空四师10团16架米格率先单独起飞,“可能是无线电传话不清”,该团“就在鸭绿江北岸丹东至拉古哨发电厂一带巡逻(见该书105页)”,这就解开了10团的米格为什么没有飞向清川江战区的原因。

虽然李将军这段话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诸多文献中都说10团的米格曾飞到朝鲜境内大馆洞一带。其实,无论10团米格是在鸭绿江西岸丹东至拉古哨发电站大坝一带巡逻,还是向东飞越鸭绿江到了朝鲜境内的大馆洞一带,都说明10团米格没有按预定方案过清川江至军隅里一线迎敌。

我以为这里也反映了我空联司的临战指挥水平,10团的米格没有按照作战预案飞向军隅里,而是错误地飞向拉古哨,在空联司指挥所的雷达标图板上自会有明确的飞行轨迹,从作战处长、参谋长乃至司令员不可能看不出来,他们为什么不立即下令10团改变航向奔赴战区,而放任其在安东与拉古哨之间巡航?既然12团是掩护队,按照作战预案,该团应该和10团同时起飞才对,为什么不通知他们同时起飞?就事后的事态发展来看,空联司好像并没有向空四师下达刘震司令员事先拟定的作战预案。

   此次出动,10团和12团的起飞间隔到底是多少分钟呢?

   李将军只给出了一个定性的回答:“约二十多分钟”。至于具体间隔多少分钟,至今还查不到空四师或是空联司的原始记录。我分析,12团的起飞时间很可能在7时27分左右。这就解释清楚了张积慧会为什么会在7时40分钟才在泰川之纳青亭附近,与美军四料王牌戴维斯迎头相遇。

原因就是12团非但没有与10团同时起飞,反而,较10团的起飞时间有20分钟左右的滞后。方子翼有一个回忆里提到空四师的起飞时间是晨7时30分,如参照李文模回忆,这个时间应该接近12团的起飞时间,肯定不是10团的起飞时间。

   李文模回忆中谈及他带领的一中队,实际就是他带领的12团长机中队,该中队从浪头机场出发时是六架飞机:包括团长机中队四架飞机,加上临时编入的张积慧和单志玉。

   至此,困惑许久的这三个疑问,终于解决了。

   李文模的这三处回忆,给此前有关这场空战的史料,特别是10团和12团没有同时起飞,这两个团谁也没有飞向预定的作战目标军隅里,带来了重要的修正。

   李文模同志1935年10岁时以儿童团身份参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空四师组建时的元老骨干,于1952年中调任空十七师51团团长,后随空十七师归建海军航空兵,在东海舰队少将副司令员兼舰队航空兵司令员职务上离休,现于上海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