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上将郝柏村 台湾退役上将丁之发回皖省亲:离乡70年的首个团圆年
中新社合肥2月3日电 题:台湾退役上将丁之发回皖省亲:离乡70年的首个团圆年
作者 张强
农历正月初六,安徽第一侨乡长临河古镇的新年氛围依旧浓厚。而对于台湾退役上将、台湾中华将军教授书画院名誉院长、全球粥会世界总会名誉总会长丁之发来说,今年的春节更加温馨,这是他离乡70年后,在家乡过的首个“团圆年”。
耄耋之年的丁之发生于安徽长临河镇丁家桥村,12岁随舅舅去台湾生活,一去就是70年。他说,没有家的人就像浮萍没有根,随处飘荡。“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叶落归根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而我想,正是这种寻根问祖的文化观念,中华民族才能绵延5000年不断。”
“这次回安徽是为寻根而来。”一下飞机,丁之发便和家乡丁氏族人忙起修家谱、建祠堂的事。并且,丁之发拟在长临河镇修建一座“长宁书院”,旨在传承国学文化的同时,将其打造成皖台文化交流新基地。他说:“如果不能参与族谱的修葺,这将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
2日晚,丁之发与乡亲们围坐一桌,吃着由台湾与家乡两地的米熬成的粥,高兴地聊着家常。晚饭后,丁之发来到长临河古街,用自己的脚丈量着古街的石板路。
丁之发说,回来看到家乡的发展,他感觉很自豪。“如今的家乡是我想象不到的一幅美景,柏油马路、高楼林立,我印象中家乡的茅草房已经看不到了。”
近年来,丁之发投身在两岸文化交流工作中。他说:“像画展、论坛这样的交流形式,我每年至少要参加三、五次,大陆所有的省份我基本都去过。预计在今年3月份,我们将在长临河举办‘两岸将军书画展’。”
丁之发建议,两岸交流的重点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参天之木,必有其根。要让他们知道根在哪里,让他们看看大陆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两岸人民要团结起来,才能让中华文化更加繁荣,源远流长,而宗祠文化就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今年,丁之发将组织一批台湾青少年赴福建省中山村参观孙中山故居,加深对孙中山与大陆的了解。
丁之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大陆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及其已取得的成果非常了不起,协助了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了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下大同的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长临河籍的华人华侨与台湾同胞约4500人,其中台胞逾1000人。丁之发表示,在他有生之年,将继续致力于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事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