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黄佩芬 《点将》第五期:从福将到猪将的黄埔名将刘峙
摘要:刘峙在黄埔系教官出身的将领中,早期是以福将而著称,一路顺风顺水,犹如福星高照,但到了后期却成了蠢笨的代名词,被比喻成"一只猪",因而得到了"猪将"的外号,差异如此之大,到底有什么故事?
图1:刘峙早期是以福将著称,后来又被叫做猪将
吉星高照的福将
一提起刘峙,人们通常就会想到在淮海战役中,他出任徐州"剿总"总司令时,就有人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虎,也应派一狗看门,如今只派来一只猪,眼看着大门是守不住了"。于是刘峙就成了"蠢猪"形象的代名词。但其实刘峙在黄埔教官中也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和顾祝同并称哼哈二将,在早年蒋介石嫡系的五虎将中位列第一。
刘峙,字经扶,1892年出生于江西吉安人。刘峙自幼父亲早亡,母亲带他改嫁,所以自幼也是饱受欺凌委屈,反倒形成了他隐忍为上的处世哲学。
1907年,考入湖南陆军小学。1911年,进入武昌陆军中学。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加入了学生军,后来又参加了"二次革命"。1912年7月,全国各军事学校恢复上课后,刘峙进入北平清河的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13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学习。同期同学有熊式辉、刘文辉、秦德纯和后来同在黄埔军校当教官的陈继承等人。
1915年,从保定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冀东开平巡防营见习。时逢护国运动兴起,刘峙遂弃职南下广州,在粤军中历任连长、支队长、营长等职。1922年,孙中山在桂林誓师北伐。刘峙被任命为大本营游击第一支队队长,作为北伐军的先头部队,率先进入江西与北洋军作战,虽然只是一支百余人的小部队,却一路打到吉安。
回到广东后任许崇智的东路讨贼军总司令部任中校参谋兼卫队队长。1924年,刘峙由何应钦介绍,到军校担任战术教官,后升任校本部参谋处科长。
"党军"成立后任教导团第1团第2营营长,从此就和何应钦关系密切。在第一次东征和平定刘杨叛乱中建立战功,特别是在关乎黄埔学生军生死存亡的棉湖之战中,最危急时候刘峙脱去上衣,赤膊上阵手擎军旗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一举击败陈炯明部队,立下头功。因此在何应钦升任旅长后继任第1团团长。
图2:黄埔时期的刘峙
1926年2月,教导团扩编为第2师,刘峙任副师长兼参谋长,不久任师长,而此时和刘峙一样黄埔教官出身的蒋鼎文、陈继承等人还都只是团长。接下来,在蒋介石的策划下,刘峙和同乡海军将领欧阳格合谋,一手炮制"中山舰事件",从而清除了在第1军中的共产党员,为蒋介石确立对"党军"的绝对控制立下汗马功劳。北伐中率领第2师在江西、浙江一线作战中也是节节胜利。
1927年7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刘峙仍向蒋介石效果,并竭力劝阻蒋介石不要离开,这深得蒋介石信任。
1927年8月,孙传芳不甘失败,率部偷袭龙潭。此时刘峙部队正在返回江南休整的途中。听到孙传芳偷袭的消息,刘峙立即率部驰援,最终将孙军全部歼灭,区的了龙潭大捷。此战结束后,刘峙便升任第1军军长兼第2师师长。
图3:刘峙在龙潭战役中也是有贡献的
1928年1月,第二次北伐开始,升任第1集团军第1军团总指挥兼第1军军长,一路斩将夺关,一直打到山东济南。在此后的中原大战、蒋桂战争中多次在形势不利的局面中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立下赫赫战功。1932年6月,对鄂豫皖的第四次围剿中,刘峙指挥中路军7个纵队采用并列推进、纵深配备、步步为营、边进边剿的战术攻占大别山根据地中心新集、金家寨,迫使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因此受到蒋介石的嘉奖,并将河南新集改名经扶县以示表彰。
1935年4月,国民党军进行军事体制整顿,首次规范化授衔,刘峙被授予二级上将军衔,排名第七,在黄埔系将领里仅次于一级上将何应钦,同时还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一时风光,无人出其右。人们都觉得刘峙一路"福星高照"、官运亨通,因此被叫作"福将"。
福运不再,江河日下
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此时刘峙正在江苏赣榆,得到消息星夜返回徐州,随后奉何应钦的命令迅速赶到洛阳,集结部队,准备进军西安。16日,被任命为讨逆军东路军总司令,刘峙立即率领部队兵分六路进逼西安。
完全紧跟何应钦,没有听从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等人的意见,和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做法截然不同。所以蒋介石在西安事变结束后,对顾祝同的信任就明显超过了刘峙,之前刘峙的职务是高于顾祝同的,但从以后,顾祝同的职务就逐渐晋升,慢慢反超了刘峙。西安事变可以说是刘峙福运的分水岭,从此之后就可以说是好运不复,江河日下了。
图4:西安事变后刘峙的好运就江河日下了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刘峙出任为第一战区第2集团军总司令,率部由开封进驻保定,防守平汉路沿线。平津相继失陷后,日军从北平、天津分三路展开进攻,其中一路沿平汉线南犯,刘峙以主力固守涿州,并在良乡、固安、门头沟部署三道防线,自己坐镇保定指挥。
8月良乡、固安两道防线先后被日军突破,刘峙惊慌失措,率总部沿平汉线南逃,一口气逃到石家庄。刘峙不战而逃,致使华北的大地国土沦陷,引起国人极大不满,当时就被人叫做"长跑将军"。
经此一战,刘峙声誉大跌,蒋介石也认为刘峙已经"不堪重任",随即调任刘峙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兵督练公署主任,不久,又调任鄂湘川黔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保定战败后,由洛阳到宜昌,这一年多时间,我任人在蒋公面前摆布,备受欺凌,但总是以忍让为先。"
1939年,调任陪都重庆任卫戍司令兼防空司令,他以重庆防空重要为由,成立防空部队,下辖通讯队、防护大队、担架营、工程大队、机踏车排、警报球台、对空联络哨、情报传递哨等单位,实际上这些部队大部分是由卫戍司令部的部队兼任,如通讯队就是由卫戍司令部通信连兼任,担架营由卫戍司令部劳动队兼任,而这些单位名册领到的军饷,自然大部分进了刘峙的腰包。
刘峙捞钱有术,但真正防空重任却并不尽职。在1942年日军对重庆的"疲劳轰炸"中发生了抗战三大悲剧之一的重庆隧道惨案,大量无辜平民丧生,导致社会舆论对刘峙进行了强烈谴责,并在舆论压力下军事委员会组成由吴铁城、何成浚主持的特别军事法庭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刘峙最后在何应钦的庇护下,被撤掉防空司令了事。1945年2月,调任第五战区司令,直到抗战胜利。
图5:重庆隧道大惨案,刘峙担任重庆防空司令难辞其咎
在八年抗战中,刘峙虽然还是担任重庆卫戍司令和战区司令等要职,但是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战绩。反而先在平汉路千里溃败,后在重庆大轰炸中发生隧道大惨案,总体而言,显然是过大于功。而刘峙在此前东征、北伐、军阀混战中积累下的战功和名望,也逐渐消退殆尽。即时在蒋介石的眼里,刘峙的地位也大不如已往,陈诚、顾祝同等同样黄埔教官出身的将领也都逐渐超过了他。
猪将之名不胫而走
1946年1月,刘峙担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统一指挥第一、第五战区部队。6月,率部进攻湖北大悟宣化店,打响了内战第一枪!不过刘峙指挥20多个师近30万人围攻解放军中原军区6万部队,虽然解放军受到了不小损失,但还是让中原军区部队分成几路突围成功,在兵力如此占优而且是在占尽合围态势的情况下,居然还没能全歼中原军区部队,显然刘峙的指挥能力和运气都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接着1947年6月,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突然强渡黄河,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将战火引到了国统区。黄河防线又正是在刘峙负责的防区,所以蒋介石一怒之下撤销了刘峙德所有本兼各职。
图6:刘峙在解放战争初期接连失利,被免去了本兼各职
1948年6月,蒋介石眼看战局越来越不利,刘峙虽然打了一些败仗,但终究忠信可靠,又有东征、北伐和军阀混战中几次危急关头反败为胜的"福将"之名,所以起用刘峙为徐州"剿总"总司令,希望能借助刘峙曾经反败为胜的好运气。
但这个任命立即引来一片质疑,"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虎,也应派一狗看门,如今却派了一只猪!"的说法不胫而走,刘峙的"猪将"之名也就此广为人知。特别是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实际负责军事指挥的杜聿明在战役打响不久提出,用已经被华东野战军包围的黄百韬兵团吸引住华东野战军主力,只留李弥兵团守备徐州,将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和从华中"剿总"调来的黄维兵团,集中三个兵团全力击破中原野战军,然后再转回来迎战华东野战军。
但这个计划被刘峙否决了,所以后来淮海战役惨败后,很多人将失败的责任都归咎于刘峙没有采纳这个计划。看起来似乎很不错的计划其实完全是带有赌博性质的孤注一掷,因为且不说黄百韬兵团是否能吸引住华东野战军,也不说李弥兵团能否守得住徐州,邱清泉、孙元良和黄维兵团就一定能找到并击破中原野战军主力?如果照这个计划实施,又能有几分胜算?这样高风险的作战计划,作为战区最高指挥的刘峙自然不会同意。
从这点上说,刘峙并没有太大的过错。最终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遭到彻底失败,国民党军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作为战区总指挥的刘峙自然罪责难逃,被撤销了所有职务。
图7:解放军进入徐州,刘峙由于淮海战役的惨败而再次被撤销了全部职务
年近六十又干起了老本行
无官一身轻的刘峙随后带着一家老小先到了香港,但不久被被昔日的部下连讹带抢强取硬索搞去了一大笔钱。刘峙感到香港不安全,就于1950年举家迁居印尼,做生意又亏了本。经济窘迫之下,三姨太黄佩芬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早年当过教师,便到当地的中文学校教书来补贴家用。
1952年1月,黄佩芬要回香港探亲,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得到的教员职位,刘峙就替她代授国文课和地理课。刘峙自幼读过私塾,国文基础相当扎实,又是堂堂保定军校的高才生,还当过黄埔军校的教官,教授国文和地理自然不在话下。
刘峙的讲课竟然大受欢迎,于是当黄佩芬结束探亲回到印尼,学校已经舍不得放刘峙走了,干脆让刘峙也从代课老师转为正式教员了。谁能想到曾经位高权重的陆军上将。在年近六十的时候居然当起了年轻时的教员老本行。
图8:曾经堂堂的陆军上将居然沦落到靠当教员来糊口
听说刘峙在印尼靠当教员糊口,生活很是窘迫,蒋介石念及旧情,这才于1953年将他召回台湾,给了他"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行政院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等闲职,让他能安享晚年。
刘峙回到台湾后,定居于台中,过着极其平淡与恬静的生活,每日里就是读读书,写写日记,闲暇时追忆往事,且忆且述,数年后居然整理出了回忆录《我的回忆》。因没钱出版,刘峙的这本回忆录最早是以油印本的形式在昔日同僚、部下中传阅,后来被出版商相中,才得以正式出版。如今这本回忆录已经是研究现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1971年1月15日,刘峙病逝于台中,享年79岁。
刘峙自认为是忠厚之人,对人处事都有包容之量,他做人的准则是人生在世没有不散的场面,给人过得去,给人以生路,就不致招怨于目前,还可以投报于将来。所以他遇事不肯负责,大事请示上级,小事推给部下,就怕招怨于人,对各方面都尽量拉拢,不敢轻易得罪于人,到处买好,故有"刘婆婆"之称。
早年在蒋介石的黄埔系将领中,刘峙位居五虎将之首,八大金刚第二位,和顾祝同并称哼哈二将,地位还在同时黄埔教官出身的顾祝同之上。但是和顾祝同相比,晚年的处境简直就是有天壤之别,无论是蒋介石的器重信任,还是职务、人望和名声,都已经远远不及顾祝同了。
2006年,已经被世人淡忘多年的刘峙又被人提起,原因是刘峙的曾外孙女刘洁在美国西点军校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获得了小布什总统亲自颁发毕业证书的荣誉。刘洁的父亲是刘峙的外孙刘伟超,母亲则是原来国民党陆军少将,曾任杜聿明前进指挥部参谋长的舒适存之女舒瑞可,虽然刘洁出生时刘峙已经去世,但是看来家族的遗传基因还是很强大。
图9:2006年刘峙的曾外孙女刘洁在美国西点军校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