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周兴的课 孙周兴教授发表学术报告“艺术与哲学的换位——尼采之后的德国文化变局”
孙周兴教授发表学术报告“艺术与哲学的换位——尼采之后的德国文化变局”
6月17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学院院长孙周兴教授做客哲社学院,为师生带来题为"艺术与哲学的换位——尼采之后的德国文化变局"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主任傅永军主持报告会。
孙周兴教授从哲学与艺术两种角度,梳理了自尼采之后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文化的变化。首先,从哲学的角度看,虽然德国哲学铸就过欧洲哲学历史上的高峰,但自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德国宗教、哲学的地位和力量持续减弱,虚无主义不可避免地到来。
20世纪中前期,出现以新康德主义为首的一些思想流派,试图解决价值问题,以哲学代替宗教。这表明,哲学在尼采之后的兴起,依然以源自古希腊的哲学理想,即寻求重建精神世界,作为动力与目标。
但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全盘打碎了哲学家的梦想。孙教授指出,二战后的德国哲学呈现出四方面的特征:一是海德格尔与后哲学思想的开展;二是解释学和交往理性的建构;三是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兴起;四是技术哲学的兴起。这四个特点正说明了二战后的德国哲学一直限于海德格尔哲学的阴影之下,并呈现出保守性。
其次,反观战后德国的艺术发展。孙周兴教授着重讲述了自博伊斯之后的德国当代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的兴盛。博伊斯提出了通感、社会雕塑、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三个新理念。当代艺术由此对传统艺术概念进行了解构,并对德国当代文化产生了刺激。以艺术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为例,孙教授指出,德国当代艺术继承了欧洲的思想传统与目的,其创造力更是超越了法国。
由此,孙周兴教授最后总结道,对德国当代哲学与艺术发展的思考,可引致三点结论:一是,战后德国哲学与艺术发生了换位;二是,战后德国的哲学艺术与法国的哲学艺术发生了换位;三,当代文化已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即艺术与政治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讲座互动阶段,与会者就自己的兴趣与疑惑,从哲学、艺术、政治等多个方面向孙周兴教授提问,并与其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交流。本场讲座不但展现了思想的力量,更是邀约参加者们饱飨了智慧与激情的盛宴。来自哲社学院、儒学高等研究院、外国语学院的部分师生,及其他单位的哲学爱好者参加报告会。
主讲人简介:孙周兴,1963年生,绍兴人。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主要从事德国哲学和艺术哲学研究。著有《语言存在论》、《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等;主编《海德格尔文集》和《尼采著作全集》等;编译有《海德格尔选集》、《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尼采》、《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