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瞿广慈 瞿广慈、向京夫妇:做商品比做艺术品更难

2017-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瞿广慈.向京夫妇:做商品比做艺术品更难瞿广慈 向京 商品 艺术品 艺术衍生品瞿广慈.向京夫妇:做商品比做艺术品更难瞿广慈.向京夫妇:做商品比做艺术品更难市场艺术圈里有两对出名的恩爱夫妻,画画的刘晓东和喻红是一对,另一对就是搞雕塑的瞿广慈和向京.两对夫妻都跨界,刘晓东和喻红跨界演电影,瞿广慈和向京则直接迈入商业圈.三年前他们联手打造了"稀奇"品牌,用他们俩姓氏的第一个大写字母"X Q"作logo.把以前只能进美术馆博物馆或者被私人收藏的雕塑品变成艺术商品,直接面向大众

瞿广慈、向京夫妇:做商品比做艺术品更难

瞿广慈 向京 商品 艺术品 艺术衍生品

瞿广慈、向京夫妇:做商品比做艺术品更难

瞿广慈、向京夫妇:做商品比做艺术品更难

市场

艺术圈里有两对出名的恩爱夫妻,画画的刘晓东和喻红是一对,另一对就是搞雕塑的瞿广慈和向京。两对夫妻都跨界,刘晓东和喻红跨界演电影,瞿广慈和向京则直接迈入商业圈。三年前他们联手打造了“稀奇”品牌,用他们俩姓氏的第一个大写字母“X Q”作logo。把以前只能进美术馆博物馆或者被私人收藏的雕塑品变成艺术商品,直接面向大众。12月1日,“稀奇”首次亮相深圳,向京和瞿广慈夫妇接受了记者采访。

雕塑“仙侣”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向京和瞿广慈在学校结缘。1995年他们在昌平最东小口村租了个小院做雕塑。向京在《大众电影》杂志社上班做美编,瞿广慈于1997年研究生毕业。1999年,向京和瞿广慈带着黑皮、花花两只小狗,开着2020吉普车举家搬迁到上海,来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组建雕塑工作室。2007年,向京和瞿广慈重新搬迁回北京,成立X Q雕塑工作室, 2010年创办“稀奇”品牌。

向京和瞿广慈是公认的当今中国市场比较成功的雕塑家。向京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美展最高奖项获得者,1999年起便获邀于中国、德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各国展览,迄今成功举办9个雕塑个展,代表作有《天使》、《站在高岗上》、《龙王》、《鸟儿问答》等。

在表现身体尤其是女性身体方面,向京远远走在了国内雕塑家的前面。2005年,她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季节画廊举办了个展“保持沉默”,其中两件高度近3米的裸女作品《你的身体》和《你呢》呈现了女性身体的真实状态。

2006年,向京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另一个重要展览“你的身体”,同名作品分别被英国Saatchi画廊收藏,这两个展览确立了向京在中国当代雕塑界的地位。2010年春拍,向京的作品《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在北京瀚海以627.

2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雕塑拍卖的纪录。2011年个展《这个世界会好吗?》用杂技和动物两个系列对“处境”和“人类命运”的话题提出追问,也开启了向京艺术的全新面貌。

“NO.1”顾客就是深圳人

12月1日深圳IT界人士乔昕出现在华侨城“稀奇”店,有趣的是“稀奇”第一个店的第一个顾客就是去北京出差的乔昕,他被瞿广慈称作“乔帮主”,“稀奇”北京银泰店开业卖出的前三件东西《站在高岗上》、《仙桃和蛋糕》、《最天使》都是他买的。乔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稀奇”的“NO. 1”,更没意识到自己对“稀奇”的意义有多重大。

瞿广慈现在回想起来依旧非常激动,他说:“乔昕就是‘稀奇’生命中的一支强心剂,他对我很重要。”当时为了开店,瞿广慈正和他手下的经理走遍深圳、东莞,地毯式地搜索做包的厂家。高高在上的艺术家,突然变成拖着行李箱到处奔波的创业者,他在异乡尘土飞扬的街头迷惑自己的努力到底是对是错……突然接到助理的电话,店还没布置好,生意就开张了,而且一卖三件。

瞿广慈说他跟深圳结缘在十年前,他与向京合作的惟一一件雕塑赠送给了华侨城,十年后,他们的店又在华侨城落地。说到在深圳开店的理由,瞿广慈透露,刚开始挺犹豫,深圳离香港这么近,“稀奇”的产品在香港所有的连卡佛都有卖。后来被加盟商的诚意打动,才下了决心。深圳很年轻,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从商业选择出发,深圳当然是一线城市中的佳选。谈到在深圳开店的期许和目标,瞿广慈称商业如果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话必死,他跟团队的人一再强调,如果我们不能养活自己,说明这个社会不需要它,还不如回去当艺术家。他认为品牌有品牌的平台和力量,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我们不是生活在艺术里,而是生活在商业里,生活在品牌里。

最难的是做出满意产品

艺术跨界商业,对艺术本身会不会有妨碍或者伤害?

瞿广慈说,就好比纪录片是抒发自我,故事片就是要票房。纪录片导演不要抱怨没人看没票房,故事片导演也别抱怨内在的东西无法抒发。有没有艺术性很强的故事片或者大受欢迎的纪录片?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的关节点,是瞿广慈努力的方向和野心。他觉得这个时代特别精彩,你撒下的种子长着长着有可能变成别的东西,或者你都不知道撒的是什么种子,长出来的是什么。

不过,开店最困难的是做产品。目前人心浮躁,房子随时可以拆迁,人员流动性也特别大,让一个普通人做出达标的艺术产品已经非常难了,更难的是你刚培养出一个熟手,一到年底他就流动得不见人影了。现实很糟糕,大家能短斤缺两就短斤缺两,没有人说我要对我所做的东西负责,这是艺术家不能理解的。

瞿广慈认为生活里充斥着大量平庸的东西,同质感特别强,价钱大同小异,高端礼品市场有大量的空白点可以施展。“稀奇”的目标消费群体是文艺青年。现在追捧他们的有不少是明星还有很多是知名品牌的高管。艺术家的名声对产品销售助力几何?他们曾调查国内进店的顾客有多少是慕名而来,又有多少是误打误撞?结果是各占一半。在香港连卡佛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知道他们,但是稀奇产品在香港卖得很好。在国外,普通顾客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庆幸的是稀奇的产品在海外同样销量不错。

瞿广慈希望产品本身内在的表现力可以完善它的生命周期,让它可以走得更远。

让艺术在社会发出声音

瞿广慈说,民国时期,名画家,名作家包括著名京剧艺术家都是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但是在眼下娱乐至死的年代,艺术早就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再牛的艺术家都不如超女的第十名第二十名出名,更抵不上二流明星的绯闻。所以这个时代,要想方设法让艺术发出自己的声音。

创立品牌之初,朋友们都泼冷水。瞿广慈说当初唯一挺下来的办法就不去想失败,不要给自己留退路,但当时内心特别焦虑,曾经11个月做不出一件东西来。

做产品和做艺术品有不同的困难。但同样需要天赋。艺术的天赋只跟你有关,艺术品做完就完了,别人喜不喜欢它都是好东西。做产品最痛苦的是你必须让人喜欢,甚至喜欢到掏钱买下。某种程度上,做商品比做艺术品更难。

有时候艺术家离现实生活太远,尤其是很多成功的艺术家。艺术家介入商业其实是想让艺术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你面对现实,不断地与它发生关系,你才会了解真正的中国,瞿广慈如是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