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遭质疑 学者谈韩春雨研究成果遭质疑:不愿重复自己的实验最可疑
这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关注,甚至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与此同时,韩春雨因其"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的"三无"身份,一时备受关注。
仅在一个多月后,这一研究成果就陷入了争论,国际上多个实验室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言人表示,若干研究者联系该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杂志正按照既定流程调查此事。
8月8日,《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网站发表报道称来自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的科研人员表示实验不可重复,另有一些科学家表示曾重复出韩春雨的部分实验,但还需进一步确认。然而事后,《自然-生物技术》及报道作者David Cyranoski本人均表示该报道不能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如今距韩春雨该项研究发表已逾5个月时间,全球数百家实验室仍无一家宣布能重复实验成功。伴随着研究结果的发表,韩春雨接连当选河北科协副主席,获得1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科大亦获得河北发改委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与此同时,面对学术界和民间对其研究真实性的争议不断发酵,韩春雨及所在单位均未对此作出正面回应。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10月10日在其个人微信号撰文表示,针对韩春雨该论文的研究成果,"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先后测试了多达上百种实验条件,但均未观察到NgAgo方法对果蝇基因组的编辑活性"。
王立铭同时指出,这不能证明NgAgo方法存在错误,更加不能简单推导出韩教授团队存在学术不端的嫌疑。"但是NgAgo方法是否存在错误、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需要更审慎、更严格的调查。"
"我们从5月初开始跟进重复实验,在两个月内进行了若干次实验也无法做出他实验的结果。其他人也用了大概两个月时间来重复验证,但都做不出他研究出结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向界面新闻表示,他在内的13位中国学者昨日决定实名公开他们验证韩春雨实验方法的结果,并希望韩春雨能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同时,他们呼吁韩春雨所在河北科技大学及其他相关单位作为第三方启动对韩春雨的学术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内首次有人实名质疑韩春雨的实验方法。
13位决定实名发声的中国生物学家包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李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我现在也在研究别人为什么会重复实验失败,但还没有科学的结论,我私底下可以说一些猜测的原因,比如可能是材料污染,但是科学的结论还要等一段时间。"《科技日报》10月10日的报道中,韩春雨曾如此回应质疑。
8月8日,韩春雨向非盈利性质粒共享信息库Addgene提交新版的详细实验方法时曾补充4项应当注意的问题,其中包括"NgAgo/gDNA 系统对细胞中胞内菌和支原体感染敏感,在实验前要仔细确认所使用的细胞株未被污染或污染已被彻底清除"等细节。
"面对质疑,最简单的就是把结果再重复一遍,或公开所有原始数据。这不像火箭登陆,可重复性低且耗费大。按我们的一般流程,重复实验时间一周就够了,最多两周,花费最多几千块。无论从时间还是从金钱上看,完全没什么阻力限制他不让他重复结果。"孙育杰表示:"不愿意重复自己做出来的实验,只用嘴狡辩,这是事件中最可疑的一点。"
11日,身处舆论中心的韩春雨再次接受科技日报采访回应质疑。对于13个科研人员实名公布无法重复实验,他依然认为细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至于谁重复出了实验,他暂不方便透露。"请求大家再有一点耐心。我还是之前的说法,很快将会有新的消息。"韩春雨说。
"我们不希望过多地炒作这个事情,但希望他采取一个科学的态度来进行对话和合作,让真相揭示出来。而不能说他说他能做出来,我们其他人说我们不能做出来。"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表示:"现在还是等他回复,再等等他和第三方的后续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