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夫的情人 李勤夫:神秘的年轻人
画面上的这个年轻人———一位中国服装业巨子,面含春风,脸带微笑,英姿勃发。他一手握着松冈照浩的双手,一手自信地握紧拳头,那神情仿佛向世人表示:我没有办不到的事!
的确,这些年来,他想办的事还没有办不到。目前由他掌管的是一家年产值20亿元的中外合资企业———茉织华实业集团公司,上万名员工,下属18个企业,没有一家亏损。据中国纺织总会公布的企业实力排名,1994年起,这个集团的产值利税和创汇额连年居全国服装企业首位。也就是说,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家服装企业。
一个年产值20亿元的集团的总经理,该是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吧?
慢着!只要在公司里,他大都坐在这座宾馆中的一间1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悠闲地观赏着32寸大屏幕彩电。几乎天天如此,他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
看电视?不错,看电视!一个20亿元产值,利税数亿元的企业的总经理天天上班时间在看电视?
如果看电视能看出产值,看出利润,看出良好的效益倒是不坏。问题是用常规的眼光来看,一个企业负责人上班时间大都在看电视,这个人不是游手好闲之辈,肯定是个神经病!
对不起,请注意“常规”两字,对这位神秘的年轻人不能用常规眼光,他与常人不同。
没有人来干扰他———他的部下很少来干扰他,他没有秘书,集团总部甚至不设办公室。在他的办公室外也无工作人员,为数不多的集团管理人员都在另一座大楼里办公。
企业有没有他无所谓———表面上看,他可以在任何时候不同任何人打招呼就去出差。他不用担心企业的运转,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他的意图在运行。18个企业的负责人都只对他一个人负责。他不必像许多乡镇企业一样,每天像生产队长一样派工;他也不必像一些国营企业厂长一样,每天忙于事务,忙于安排生产,忙于接待,忙于没完没了的会议,忙于无穷无尽的检查评比。他的企业甚至一年到头不开一个会议。
他每天早上7时起床,吃完早点,驾着他的乳白色奔驰跑车来上班。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电话。把一天需要交代的事交代好后,他便坐到电视机前开始收看国内和国外的电视。他喜欢收看日本电视,既能了解信息,又能提高他的日语水平。
他的上班时间大都在这间办公室兼会客室里看电视。中午从来不休息,在宾馆的餐厅里吃完简单但营养配比得当的午饭,他便开始与日本客户聊天,或者接待来客。下午4时,工作结束,他开始到宾馆的健身房锻炼,在跑步机上跑步,到游泳池游泳,这使他发达的肌肉更发达,健康的体魄更健康。
完了再去桑拿室经受一下85度高温的熏烤,把全身不必要的水分连同脂肪一起挤掉,再冲一下澡,然后周身舒泰地去用晚餐。晚餐主要是陪那些为他打工的外国技术人员吃饭。在他的企业,长年驻有几十个外国技术或管理人员。晚9时左右,他才驱车回家。这是他在企业时的一天安排。
“一个搬运工一天搬8吨货,他为企业创造的可能是60元利润”,他开始为笔者上课:“一个厂长陪外商打高尔夫球,他赚回的可能是几百万元。分工不同,创造的效益也不同。”他似乎是在为自己每天看电视作注解。
坐在电视机前,面对电视屏幕,他不断地搜寻着企业发展的良方妙策。关乎企业前途命运的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电视机前作出的。
1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四壁空空,没有几乎所有企业为证明自己业绩的各种奖状、锦旗和类似达标企业等荣誉匾牌,只有一个装在镜框里的白色的建筑。如今,这建筑已在离此一箭之地的厂区雄壮地崛起———那是他的服装展示中心,一个属于这个乡村青年的梦。
“这里将成为中国最大最高档的服装展示中心。”他不无得意地说。壁上镜框里还有一帧照片———那是他到美国访问时和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合影。空旷的办公室里,办公桌并不特别大,外加一圈真皮沙发,一个壁柜,里面陈列着许多中外艺术品。
这个年轻人的又一神秘之处,是他的知识多来自看电视。他没有学过一天日语,也没有拜过一个老师,可他与日本人流利地交流而不必翻译。他的聪明由此可见一斑。
对这位年轻人来说,办公室就是他的车间。只不过企业的车间生产的是效益,他的车间生产思想———使企业最大限度增加效益的思想———因为精神是可以变为物质的。
神秘的人曾经是个贩泥鳅的中学生
神秘的年轻人初露头角是在1994年。
是年4月,浙江省筹备成立服装协会和评选服装行业排头兵企业。浙江省服装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偶然来到平湖市,偶然听说茉织华,大为惊讶,这里还有个大服装企业?他走进了这家工厂。顿时,他吃惊地张开了口。吃惊之余,回去后对服装公司总经理滕振华说:不得了,茉织华真是不得了!滕振华赶来一看,也大叫不得了。
谁都没想到,连滕振华也没想到,浙江省服装总公司的总经理日后会下海成为这家乡村企业的一员。此是后话。
激动之余,滕振华马上决定将茉织华总经理列为协会副理事长候选人。不想此举在浙江服装界引起一片大哗,服装大户群情激愤:茉织华在哪里?听都没听说过!茉织华的老总是谁?没见过,名不见经传就要当副理事长,太过分了吧!凭什么让一个无名之辈担任副理事长?于是在评选活动之前,服装协会在茉织华开了个现场会。
这些服装巨头聚集茉织华。一置身这个现代化企业里,他们议论的嘴闭上了,惊愕的眼睛却睁大了。气魄宏大的现代化厂房,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全电脑的科学管理,以及苍松,翠柏,草坪,红花绿树,这哪里是工厂,分明是个美丽的公园。更令人吃惊的是这家企业的发展速度:1991年开始合资,短短4年便发展成中国服装业巨头。作为同行,浙江的服装大户们心里清楚,就其规模而言,茉织华在全国制衣行业中堪称第一。
连外国人也感到神秘。1994年末,日本三井物产、本田、五十铃、雅马哈等50多家著名公司、服装商社的社长和总管将信将疑地来到茉织华参观订货。当他们置身于图画般的厂区,目睹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时,惊愕之余,纷纷订货,一次就订货2亿元人民币。这些日本大公司万万没想到,这家企业日后将为日本提供全国20%的产业服装———日本每年4000万件职业服装中有800万件是该厂提供的。
茉织华是一个奇迹,一个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神话!
这位创造奇迹的年轻人1962年出生在平湖一个农民家庭,5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大。如果说他日后是个名副其实的成功的企业家的话,学生时代的他实在无法令人恭维。为了逃避做作业,他常用几两饭票作代价,聘请同学为他代做几天的作业。
他也用同样的方法对付考试。由于请同学代劳需要报酬,他的家庭又是个贫穷的农家,个人“财政”常因招聘做作业的“雇工”而发生困难,于是他想到赚钱。一个中学生,能赚哪门子钱?脑门一拍,计上心来:开发平原水乡资源,捕泥鳅。
一身水一身泥,果然赚了点钱。可赚了点钱后,他就兴趣索然了———捕泥鳅又累又脏,一个人又捕不了多少,赚不了多少钱。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脑瓜一转,有了:发动同学去捕,他来收购,再拿去贩卖。这下好了,他的财政状况大大改善。
这就是他最早进入市场的尝试。也许正是从捕泥鳅这种营生中尝到了甜头,才为他日后进入市场打开了一条成功的通道。
贩泥鳅的中学生高中毕业后进水利局当了工人,一年后又转到镇农技站搞电器,此后他当过车工,铣工,电工,干一样精一样,学一行精一行,而且每学一行必定超过师傅。于是奖状年年有,表扬天天来。但是,他是个不安分的人。
1982年到镇农机五金厂后,20岁的他担任了车间主任,他收了6个徒弟,加工电风扇零件拿到上海卖,赚了好多钱。为了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他在车间实行计件制,多劳多得。由于他技术高,最多时一天的加班工资达到20元。这样一来,厂里的老工人不干了:我们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收入还不如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妒忌便化作蜚短流长,一顶帽子———搞资本主义,把他赶出了工厂大门!
当他灰溜溜地离开这家工厂时,一个机遇却正在等着他———他来到了新仓服装一厂。这个固定资产仅500元,只有一台拷边机,16个农家姑娘各自带一台缝纫机组成的厂子正面临倒闭。镇里以年2000元招标承包。连脚跟也没站稳的21岁青年又不安分地站了出来:“我来承包!”
承包的结果是,当年实现利润6万元。此后,他贩卖泥鳅的才能得到变本加厉的发挥。他捕捉机遇,掌握市场行情,设计样品,外出推销。同时他抓管理,抓质量,工厂发展壮大成600多人,利润也达到200万元。
1989年,他开始与上海一家服装厂搞联营,生产出口服装。1990年,他接到了120万件出口中东的业务,他万分兴奋,一条成功的新路眼看就要开通了。
然而,老天爷似乎为了“降大任于斯人”,故意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出口的路刚刚打通,国际局势风云突变———海湾战争爆发了。一阵“飞毛腿”、“爱国者”导弹的爆响炸断了这个青年农民从农村走向世界的路,也震裂了中国东部几百乡镇企业职工的“泥饭碗”。新仓服装一厂生产的阿拉伯大袍因为战争而无法出口,订单没了,工厂只好停工,企业濒临绝境,这个年轻人好不容易开创的事业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命运以其特殊的方式把他推到失败和成功、灰暗和辉煌的交叉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