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子郭勋祺简介 抗战名将郭勋祺简介资料照片 川军将领郭勋祺家人子女后代近况图
[导读]:郭勋祺1895年生于四川,1959年12月逝世,郭勋祺是著名的川军名将,其曾任50军军长、重庆出任26军官总队长、五十军军长等职。抗战期间,郭勋祺作战勇猛,曾率领千军万马、抗战杀敌,令人敬佩。近日郭勋祺之女郭开慧回忆记忆中的父亲,称父亲脸和眼睛都圆圆的,并不威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抗战名将郭勋祺的简历资料及其子女后代近况。
“我不是为父亲一人立传,而是想留住这一代抗战川军的记忆。”2日上午,抗战名将郭勋祺之女郭开慧将历时8年写就的新书《川军骁将郭勋祺——抗战篇》放在书柜的醒目处。
看着书柜中川籍抗战老兵手抄的回忆资料、文献摘要,年过七旬的郭开慧一度哽咽:“写这本书离不开川籍抗战老兵的帮助,可惜最初帮我校稿、提供资料的老兵黄士伟、叶广文没看到成书就已去世。”
抗战期间,五十军军长郭勋祺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在军中被称冠以“莽娃”、“大熊猫”之谓。南京保卫战中,郭勋祺曾率领下辖的144师迎击日军精锐主力。大腿中弹后郭勋祺仍留在前线指挥作战,阻敌三日不能前进。美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华特派记者、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称赞郭勋祺为“世界上最聪明勇敢、见识超群的爱国志士”。
“父亲很少谈自己过去的事情,小时候我在家中翻出一段布满咖啡色血渍的布,才从母亲的口中得知父亲参加了抗战。”郭开慧说,记忆中的父亲并不威严,很难想象圆脸圆眼睛、有着“大熊猫”绰号的父亲曾率领千军万马、抗战杀敌。
“九一八”事变后,郭勋祺写下欲雪国耻的诗句:“鸡已经鸣了,起来哟,不要永恒地睡着!帝国主义打倒后——才能实现你们的快愉,安乐!”郭开慧介绍,抗战时母亲将这句诗绣在父亲的枕套上。这个被郭勋祺称之为“警枕”的枕套现珍存于重庆三峡博物馆中。
“我不想仅基于资料写书,炒文献的陈饭。”为了写出有细节、“血肉”的历史,郭开慧从西南交大的物理系退休后便开始搜集幸存抗战川军、战地老百姓的口述历史,奔赴美国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中国台湾和北京、南京、武汉、成都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史料,并在8年时间内3次重走父辈出川抗战之路。
“每次商讨书中内容,老兵们总会说"开慧快写,我怕等不及了"。”郭开慧回忆,为帮助撰写此书,曾埋地雷炸死日本中将的老兵黄士伟九旬高龄之际仍多次前往档案馆摘抄文献,“去年最后一次见到黄士伟,虚弱的他还在医院的病床上断断续续的写下战友的名字。”
据了解,在抗战期间曾有300多万川军赶赴前线,抗击日本军队的侵略,其中64万余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皖南青阳县的万人坑、黄山区的抗日烈士公墓、泾县的千人墓地都埋藏着五十军的抗日英烈。”郭开慧说,川军与新四军以惨烈的牺牲保住了皖南未全部沦陷,每逢清明节都有百姓自发去祭奠抗日英烈,十天前黄山区的抗日烈士公墓亦已重新修缮完毕,父辈的抗战功绩,已得到国家民族的认可。
《川军骁将郭勋祺——抗战篇》的封背画着一支弯曲、打结的手枪。“今年有许多抗战书籍出版,虽然我们谈的是战争,但期待的是和平。”郭开慧说。
1935年1月下旬,蒋介石要刘湘派三个师入黔阻击红军,刘湘先派廖泽旅入黔,但蒋介石不满意,要刘增派2个师,刘湘当即从潘文华“南岸总指挥”序列内选派郭勋祺教导第三旅、潘佐独立第四旅、廖泽模范第三旅,由郭勋祺统一指挥,向贵州温水推进,以应付场面。
因为耽心郭勋祺莽撞行事,特地电召其先行赶回重庆面授机宜。郭勋祺一拢左营街军部,刘湘便关起门来单独与他促膝对谈,语重心长地说是:“翼之,你一向在前线负责指挥作战,打仗是有经验的,我相信得过,但政治上的运用,我就有些放心不下,所以特别约你回来,把本集团的政略与战略扼要地告诉你。
首先,我考一考你,本集团的存在依靠什么?”郭勋祺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枪杆与团结!
”刘湘点点头说:“这两者固然是我们的资本和基础,但目下我们的本钱还小,必须善于审势度时。明白告诉你,当前本集团的存在,是建立在蒋介石与共产党的矛盾上面。
假如没有共产党,我们早就被老蒋吃掉了;相反,共产党一旦得胜,我们也会被消灭。但是眼前乃蒋强共弱,存共于我有利!”说到这里,刘湘站起身来,在室内边踱步边说:“当前朱毛红军行动,不外两种可能:一是北渡长江与由通南巴南下的红军会师于川中富庶之区;二是如他们所放的空气,经四川边境借路北上。
假如采取第一行动,直接危及本集团的生存,我们不得不与之拼命,蒋介石正好坐收渔利。
我想朱毛都是亮家子,当不至出此两败俱伤的下策。但‘赤化全川’的声浪甚高,我不能不全力对待,作最坏的准备。至于你率三旅入黔,完全是应付差事,除非红军北渡长江,只准虚张声势进行牵制。如果红军真系借路,则千万不可斗硬堵截,只要能掩得住中央的耳目就行了。”
1935年1月20日,郭勋祺到达贵州温水,尾随中央红军主力向良村前进,在习水,收到刘湘密电,告知红军主力指向赤水,要他迅速行动,牵制红军主力入川,1935年1月28日拂晓,中央红军三军团彭德怀、五军团董振堂在土城青杠坡对紧紧尾追的川军发动攻击,到上午10点左右,敌人丝毫没有崩溃的迹象,红军固然打得很好,但敌人打得也不赖,实际上敌人反而是越战越强了,红军的包围网有被冲破的危险,红军首脑机敏地嗅到危险的味道,总司令朱德亲自上第一线,投入了最后一支预备队,陈赓的干部团才稳住了阵地,傍晚时分,在林彪第一军团回援下,胶在阵地上的两个军团才能撤出战斗,到第二天天亮以前,红军主力像幽灵一样消失在晨雾中。
1935年1月30日郭勋祺进入土城县城,从情报中得知红军主力已经放弃向四川的突击,折返赤水河对岸,即以休整部队为名,拒绝追击。以后根据潘文华的命令,不紧不慢的前进,始终和中央红军相隔一日路程,由东向西,再由西向东,一发现红军有向四川前进的苗头,就贴的紧一点,如果红军向贵州,云南前进,他就走的慢一点,一直护送红军向云南前进才罢休。
1935年5 月,红军西渡金沙江以后,他回宜宾集结整训,并到重庆向刘湘汇报了入黔牵制红军的作战经过,刘湘极为满意,升他任模范师师长,6月率模范师移驻新津地区,同年冬赴天全、芦山等地布防,阻击红军第四方面军南下。旋因天全西南的紫石关失守,后路被截断,即撤往洪雅,名山地区,在刘湘的亲自指挥下,在百丈关战役期间与红军激战三昼夜,迫使红军放弃战役目标后撤,南下的八万红军后撤时只剩下4万。
1912年参加入藏新兵,随军西征。入藏征战数年,于1915年返回成都,在潘文华部历任排、连、营、团长。1921年随潘投刘湘部,潘任第四师师长,他任第七旅旅长。他有2个外号,一个是因长的圆脸圆眼睛,被人称为大熊猫。
一个是因为作战勇猛,被称为莽娃。1922年,郭勋祺在万县经陈孟熙介绍,与陈毅相识,是一个足球队的球友,不久,郭奉调重庆,陈毅亦到重庆《新蜀报》作编辑。此后一段时间内,两人过往甚密,陈毅经常对郭勋祺讲一些革命道理,对郭启发和影响很大。
1925年8月,郭勋祺参加了由共产党人领导的莲花池国民党(左派)省党部的活动,结识了杨闇公(杨尚昆之兄)、李筱亭、肖华清、周钦岳等共产党人,并与素有旧谊的刘伯承会见。
思想逐渐倾向进步。1926年9 月,又参加了由杨闇公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引起刘湘猜疑,被明升暗降为副师长,撤去实权。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曾掩护一些革命人士和学生脱险。
陈毅也是在他的掩护下登船出川的。1931年复任21军第二独立旅旅长,派往湖北参加“围剿”洪湖革命根据地。1932年战役结束后回川,1933年任教导师第三旅旅长,驻防眉山,抓住了曾抢劫华阳永兴场的土匪头子夏海云,要了6000块大洋的赎金,一半用来修建眉山三苏祠,一半送回家乡,创办永兴高级小学。
1946年他在重庆出任26军官总队长,负责遣散抗战结束后的编余军官。随后又被任命为中央训练团团副。1948年大特务康泽出任第十五绥靖区司令,手下三个旅都是川军,和他毫无渊源。他想找一个能打的将领来当副手,经过和黄埔大哥曾扩情商量,觉得最合适的就是郭勋祺了。郭勋祺一听到任命的消息就破口大骂:“老子宁愿到成都去开台基(妓院),也不给他当小媳妇。”经过陆大校长杨杰的劝说:“不去蒋不会放过你,去了可以掌握自己的军队。”于是他答应了。
7 月在襄樊战役发动,王近山弃山攻城,蒋介石电示康泽:共军必无远程火炮与重武器,吾弟可弃山守城,固守待援。吾将以空军支援弟等战斗! 郭勋祺惶惑不解的道:“总统如此处置,岂不中了共军的圈套嘛!
” 康泽也估计到这一层,但他又找不到更好的守城办法,更不知如何变通的执行蒋介石的电令,骂了一通白崇禧落井下石,埋怨了一番蒋介石老朽昏庸,哀叹了一阵自己生不逢时, 康泽又问郭勋祺道:“郭副司令,你看城防兵力如何部署呢?”郭勋祺道:“司令的意思呢?” 康泽指着城防地图道:“我打算以杨家祠堂司令部为中心,对四关作分段防御: 郭勋祺看了好一阵城防图,谨慎地道:“司令,分段据守固然很好,但是平均使用兵力,很容易被共军突破一点,不及其余!
情况是,共军主力抵近西门,占领东关护城堤的只不过是共军的地方部队。据此,我判断,共军攻城的重点必在南门和西门。
因此,我们必须把防守的重点放在西门和南门。康泽本来同意郭勋祺的部署,后来又一想,郭勋祺素有通共的嫌疑,他的话不能全听,他判断,共军攻城的重点一定在南门,因为夺取襄阳都是依山从南门攻入城内的;况且,南门外壕工事不够坚固和密集,于是在南门部署了6000多人!
对于郭勋祺判断共军必将从西门突破,康泽认为根本就是错误的,因为他在西门构筑了最坚固而密集的工事,除了3道一丈多深的外壕外,还设置了铁丝网、鹿砦和地雷区;主力守西门那就是虚掷兵力。结果实际证明康泽判断错了。他和郭勋祺一起当了俘虏。
郭勋祺不但与新四军三支队配合作战和相互支援,破坏日军的桥梁和交通线,而且还做了不少事,他请三支队参谋长赵凌波来讲解游击战术,接到蒋介石的防共密电他就交给新四军敌工部长夏育群看,要他们做好准备。给新四军补充弹药,掩护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北上。这些都被50军政治部主任陈去惑报告给蒋介石。1939年冬蒋介石借贵池战役“作战不力”撤去郭的军职,当时他正在前线视察,接到电报长叹一声:“我一片抗日救国的雄心,就这样被无辜断送了。”随后被送回重庆,即遭软禁。1940年8月入陆军大学特五班学习,他42年9月陆大毕业以后就挂了一个军政部副的名义吃闲饭。他被撤职的真正原因一直到皖南事变才被大众认识,史沫特莱就说,他被撤职就是因为不愿把对准敌人的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