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明台湾寻香者 台湾寻香者赵明明|都不是一般人

2017-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赵明明的养德山房和他见面,外间是会客室,陈列物除了若干珍品外,还有一块假沉香,外表十分漂亮,油脂清晰可见,皮壳也被摩擦得油光光的,号称是越南沉,可是只要一点火焚烧,一股极其隐约的恶味慢慢散溢开来,应该是某种藤类植物."不要闻多了,会破坏嗅觉."这是早年不太识别香的时候买下的,现在放在这里,常常拿出来,作为反面教材.他一点也不在乎自己买错过的经历,因为谁都有学习的阶段.最早和沉香结缘,是因为一次偶然经历.大约20年前,他路过香铺,突然闻到一缕特别好闻的味道,算是奇香,简直感觉是前世就闻

在赵明明的养德山房和他见面,外间是会客室,陈列物除了若干珍品外,还有一块假沉香,外表十分漂亮,油脂清晰可见,皮壳也被摩擦得油光光的,号称是越南沉,可是只要一点火焚烧,一股极其隐约的恶味慢慢散溢开来,应该是某种藤类植物。“不要闻多了,会破坏嗅觉。”这是早年不太识别香的时候买下的,现在放在这里,常常拿出来,作为反面教材。他一点也不在乎自己买错过的经历,因为谁都有学习的阶段。

最早和沉香结缘,是因为一次偶然经历。大约20年前,他路过香铺,突然闻到一缕特别好闻的味道,算是奇香,简直感觉是前世就闻过的老味道,不由进店询问。老板说,这是越南沉香,和当时台湾市场上充斥的马来沉、印尼沉差别很大。当时台湾香市场不发达,一般寻找沉香的痴迷者,要么去台北迪化街的中药铺,要么去各个地方的制香工厂,但是基本上没有上好的沉香。

真接触到越南沉香,也出自偶然机会。两伊战争期间,通往海湾国家的香路断了,以往越南的顶级沉香都是直接运往日本和中东的,这个阶段很多越南人来台湾寻找机会。“我那时候在文物市场就碰到这么一个商人,后来才知道他是越南的大盘商,所谓盘商,就是搜集香农们在山间采集到的香材,然后再行出口的大商人。”

当时赵明明在古玩市场上写字、刻印的时候,往往也会焚香,那时候香材并没有到稀缺的地步,除了玩线香,还流行所谓的“火山爆发”,其实是流传自明末的方式,现在一些道教流派还在使用。就是用小块沉香扔在香炉中,下面埋炭不深,高温引起了沉香的燃烧,瞬间,一股青烟会直冲而出,如果无风,青烟会在炉上方形成各种形状,所以有些人又称为“玩烟”。当时沉香料便宜,所以常有人这么玩耍。火山爆发还有好处,烟雾久聚不散,如果房间密闭,会在房间内所有器物上持久留下香味,基本上两三天才会散去。“说是浪费,其实也并不完全算浪费。”

赵明明告诉我们,当时台湾市场上流行的是星州沉,越南的顶级沉不多,其实这么玩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星州沉并不适合品香。“如果细品,会有一种不雅的味道传来,类似死蟑螂的味道,那时候还不太清楚,这是我们现在慢慢玩出来的感受。”

边说边给我们示范,用小块的上好土沉扔在炉中,那些灰看似没有温度,其实下面的炭火已经很热,瞬间,饱含油脂的沉香块变红,也就在那瞬间,一股浓厚的白烟笔直冲上屋顶。现在这么玩的人很少,如果不是早年有大批香材在手的人,都舍不得。赵明明告诉我们:这么一烧,上万元台币就没有了,现在香材越来越稀少,他也不常这么玩。“还是要珍惜原材料。”

“台湾早期玩香没有定法,有人把沉香皮壳切成丝,放在香烟中抽掉。还有一次坐一个朋友的车,他把沉香放在车里烧,满车的烟气。可是那时候,就流行这种土豪的玩法,真正开始品香,包括找到沉香的真正用法,是在刘良佑开始玩品香之后,我们一批人也是在那时候开始找自己的品香道具,设计自己的品香空间。”

回到古玩市场上的越南盘商。那位商人拿出箱子里的香料,请赵明明品鉴。“一闻之后,我就立刻想起了从前在香铺里闻过的那缕奇香,原来顶级的越南沉是这个味道。从此以后,我就和他认识了,放弃了在台湾购买沉香,而是直接在越南购买。对方见我那么喜欢沉香,没多久,大概是1993年,邀请我去越南玩,一切招待都由他做主了。”

“初次见他,他就穿个拖鞋,自己手里拎着箱子,看上去也就像个小贩。他邀请我们去越南玩,哪里知道他有那么大的排场,一下飞机,就有司机来接我们,开着凌志车。到了家里,给我们安排的是独立的小楼,里面有冰箱、空调、独立的卫生间,每天早餐都给我们准备燕窝。在当年的越南,算得上富裕极了。现在他已经退出市场,不过当年,每天早上6点,他胡志明市的家里,就开始排队等候。一会儿开门了,20多位买家卖家都来了。买家看中了,卖家立刻封箱,由买家打条,去某个地方兑换现金,现金全部是美元。”

这位商人家中,从清晨到黄昏都是人,赵明明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越南的香市是这样的状态。

这位盘商的太太在另外的店里,负责看管钱。别人在盘商这里拿到白条,然后去他太太那里领钱。“我们后来去看了,哇,保险箱里有几百万美元,把我们看傻了。”

也是在这位盘商安排下,他去了越南系列的香产地。“这是一次特别系统的学习,以往在中药铺和香料店没有这种机会。”此行的地点包括顺化、惠安、芽庄、富森、岘港、广南等,中越一带的沉香集中在岘港,南方则到胡志明市,当时的越南沉香行业不像现在发达,基本只卖越南香,不像现在,东南亚各地的香都集中在越南出售。

“当时香也就放在一般民宅出售,有的家里连瓷砖都铺不起,但收拾得非常干净。”女人负责卖香,男人负责进山采香,有意思的是,采香者身上一般都携带着一块有年头的沉香,从来不卖,有护身符的意思。进到山里后要拜山,找到结香的木材后,再分次搬运,不过这是那时候的事情,现在沉香材料越来越少,几次进山,往往只找到零星的小块。

“当时看香是有规矩的,因为越南人都是整箱出售。”越南山民采香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刨香,也就是去掉不结香的部分,剩下部分要有油尖铁面出现,高手刨得非常好。“他们用的刀也很特别,半月形,在别处从来没有看见。”然后堆积在一起。购买的时候,“看到一箱,你要挑选其中的小片,找不起眼的地方,拿打火机燃烧,试着闻味道,如果一箱随意瞎挑,这里闻闻,那里烧烧,卖家会立刻收起来,拒绝卖给你”。

找到香的源头,并不代表自己就明白了香。赵明明也是在众多香料中寻找自己的那味香。“刚开始不会看,台湾有自己的分类标准,一大半是从越南贸易商那里学来的,就是很简单地往水里扔,哪些沉水哪些不沉,沉的价格就高。后来我才发现,要自己一块块地品,沉香价格的高低,绝对在气味,而不在重量。”

因为品多了,就有了自己的偏好。“像马来、印尼等国家的香,有股野气,你说是花香也是野花的香味,不够雅。海南和越南的沉香,味道特别讨喜,凉而甜,能够感动人,这也是越南沉最后胜出的原因。”

沉香的处理

买来的沉香首先要鉴定真伪,还要经过处理,也就是所谓的理香才能用于各种途径。

积累多年的经验,赵明明有自己的鉴定方法,但他一般不会替别人鉴定。“实在是是非太多。”

在他看来,沉香的真伪判断,是要经过全身心的努力。“做假的方法太多,都说沉水的好,那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不沉水的压紧,改变比重,或者更直接地,往里面加铅。”

说大块的好,就有人把小块一点点用胶水粘贴;还有把外面放上沉香,里面夹进普通木头的沉香三明治;你说沉香黑油多的好,那么它就会往里面注射油,或者放在沉香油里煮;有人说棋楠尝起来麻,就会有人把普通沉香泡在麻药里,让你尝不出来。

他的一般做法,还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系统知识去判别:品相很好不能破坏外观的,就用烧红的针插入,闻出来气味。很多经验要不断更新,比如柬埔寨新出的菩萨沉,尝起来就不太麻,这时候就需要闻,它有股独到的肉桂香味。黄土不一定沉水,但是不沉水的浮水香也有很好的。“通过显微镜看的时候,会发现创面像白糖结晶一样,这说明香味非常好。”

“许多人以为产地直接输入的不会有假,事实上,现在就是产地做假厉害。”要辨别沉香的真伪,必须五感投入,也就是眼观、耳听、鼻闻、舌尝,还有身体感应。即使这些都做到了,还要意会,要多上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场永远在纠缠的斗争中,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多学习。”

以前越南人卖香,会在河水里先冲刷,现在料稀少,基本不再冲刷,而是连泥带水一起出售,都是当地打包,外面罩上塑料封,让水汽无法挥发,这样的香材,“要是还用沉水与否判断,就根本判断不出来。而且,买回来还要理香”。

所谓理香,是在香材使用前的第一道重要功夫,首先要清理表面的细土,即使是地表的生木,也要清理掉木质纤维,不能让湿气留在里面,为不影响今后的使用。“无论是品香用,还是做首饰,包括用于药材的,不去掉杂质,都不能使用。”去杂质,一定不能用热水、肥皂等物,因为这些都会干扰沉香味道,不可逆转。清理干净后,要赶紧用吹风机吹干净。吹干净要放置一段时间,适应当地气候后才定重量。“很奢侈,基本会理下40%的东西,可是这些东西,你当时也都是花美元买的。”

理香理下来的木质纤维,其实也不一定浪费,赵明明多年玩沉香,现在也做一些线香,这些附加材料,可以做线香用。最特殊的是,他做的线香,都被几家拍卖公司拿去市场拍卖,而且价格都很高,这在注重香材的今天,看起来真奇怪。“说怪也不怪,我的线香,原材料非常精。我从不买工厂做的线香使用,因为里面掺杂太多不好的东西。我用生香、用皮壳,还加红土、黑土来做线香,因为是手工揉,所以黏合剂加得不多,可以控制在10%左右,这样一来,整个线香的纯度就有保证了。我一方面用手工,另一方面找到很多新办法,比如手工搓的不好看,外表比较粗糙,我就用塑料纸来搓,最后做出来,又直又漂亮。拍卖公司拿去拍卖,十几克要数千元,他们很受鼓舞,我也觉得不错。”

他说,线香拿到拍卖会上,有人不服气,拿自己的香来斗香,结果两个味道一出来,斗香者就走远了。“香的味道是最有说服力的,其实也不用怎么专门去炫耀,这点上,香比很多东西要简单。”

尽管也做雕刻,包括玩沉香珠子,但是赵明明并不觉得棋楠适合佩戴,主要是比较黏,是由油脂的特性决定的。反复摩擦尤其不好,因为人的油脂糊在表面,是妨碍棋楠的味道散发的。

相比之下,他觉得沉香更适合佩戴,边说边拿出一串替朋友串的珠子给我们看,并没有车成珠子形,而是一颗颗小方块,很多是天然形成的形状。“大自然就是雕刻师,不用再精心加工了。”

不雕刻的沉香有自然美,他打开柜子拿出数件奇形的沉香给我们看,基本上都是在土中沉化许久的,大自然给了他们形状,并非人工可以模仿。“早期时候,我也去刻木牌子,包括沉香雕刻,可是现在少多了。一是好工手难寻找,二是沉香的属性毕竟是闻的,没必要精雕细刻,然后又舍不得烧了。”

品香之法

因为多年的历史沿革,各地有各地的沉香品鉴历史,比如阿拉伯地区的人就喜欢味道浓郁的马来西亚、印尼的沉香,他们买回去炼成油,抹在身上可以驱除异味。“现在每天有几百华人在阿拉伯世界寻找早年卖过去的沉香,但是我告诉他们,这种沉香未必适合品,可是没人听,现在都想把资源弄到手里再说。”

适合品的,赵明明和多数台湾人一样,觉得还是越南沉香为上品。不过他的品香工具,又多是自己创造,和别的体系不尽相同。走进他的养德山房的品香室,让人小有惊喜,暗淡的色调,装饰洗练,却有点缀一二绿色植物,比起日本枯淡的香室要色彩丰富。简单的香几旁边是四把椅子,绝对不能多人品香,这点,也和刘良佑倡导的规则一样。香几上,放置着一套香道提盒,可以将器物收纳在里面。旁边是一个香盘,所有香道具都装在里面,各种器物井然有序,显得特别整洁。

先说炉。他的炉,外形与刘良佑老师的相同,也属束腰炉,下面的足为乳足。“外观为半圆,有点类似乳。”形状有点类似于北宋的钧窑天青釉三足炉,之所以选择束腰,也是为了手气不沾染到香味。可是质地很奇怪,是一种墨绿掺杂黑色的石头,他说,这是一种金沙江出产的石材,也是他当初写字时候做砚台的材料。“我也尝试过很多材料,磁的、紫砂的,隔热性能都不如这个好,我最终就专门找人制作这种香炉,热度非常稳定。”

香瓶用日本回流的银香瓶,里面放有香铲、香箸、灰押、香夹、香探等物,旁边的香盒,则是各种材质,包括银、角、牙和漆,包括普通材料的竹雕盒,需要配合不同场合、不同器物。里面放的东西很有意思,别人使用的金、银叶在他这里变得不一样了,下面有小小的触角,可以插在香灰里,直接把炭的热度导上来,这也属于他的发明,便于让热气尽快导上来,可以很快进行品香。

我们这日所闻,除了一块凉气十足的黑土外,还有棋楠,均味道纯正。赵明明用的沉香灰,是他多年来积攒的灰,基本上是沉香焚烧后的残留,“二十年养一炉灰”并不是虚言。“我个人感觉是原汤化原食,烧什么香,就用什么灰。实在不行就用白灰,就是外界所说用松针、宣纸烧成的灰。”灰好,则埋炭好,不容易熄灭;炭,他用的是目前大陆一位烧炭者提供的。“我不太喜欢日本炭,不喜欢里面的味道。”

赵明明虽然也提倡品香,但是他的体系却很开放,前面所说的“火山爆发”,俗称为“焚香”,他也为我们展现。而香篆、煎香和熏香和闷香,他也都有介入,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各种玩法,只要珍惜香材,都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