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修建铁路背景 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我们必须成功
京张铁路自丰台至张家口,全长2012公里,单线。全线共有14个车站。
1905年6月24日,詹天佑向清政府邮传部递交了他赶写的勘测调查报告,建议京张铁路分三段兴建:第一段由丰台至南口,长约55公里;第二段由南口过八达岭隧道至岔道城,长165公里;第三段由岔道城至张家口,长1297公里。其中第二段为最险要的关沟段,要穿越八达岭,地形复杂,隧道多,坡度陡,工程最为艰巨。
对京张铁路全线的工程费用,詹天佑提出预算:工程需银5729万两,机车车辆购置费113万两,员工薪水、杂费432万两,三项合计为白银7291万两。
可是清政府原定费用500万两,是听从英籍工程师金达的估算而确定的,金达也曾向詹天佑承认,他对京张铁路工程艰巨程度估计不足,原预算显然不够。由于原定500万两已经奏定,不能更改,詹天佑向袁世凯提出预算调整方案。1905年8月和10月,袁世凯两次奏报清廷,按他与詹天佑的商议,将缺额中110余万两列为机车车辆购置费,奏请追加;所需员工薪水等40余万两总务费,从本路首段丰台至南口间先行通车营业收入中解决;实际工程修建费列为572万余两。
中国要靠自己力量修筑京张铁路,人才是重要因素。在袁世凯大力支持下,詹天佑千方百计从各地聘请中国工程司,其中有留美回国供职关内外铁路的邝孙谋,有通过袁世凯批准从沪宁铁路调入的留美回国的工程司颜德庆,有天津北洋武备学堂铁路工程班1893年首届毕业生、供职关内外等铁路的沈琪、陈西林、翟兆麟、俞人凤、柴俊畴,还有山海关铁路学堂毕业生徐文泂、张鸿诰、耿瑞芝、李鸿年、张俊波、刘德源、赵杰等。
一批有志于为国筑路的年轻工程司聚集在詹天佑旗下,挑起了修筑京张铁路的重担。
詹天佑把京张铁路工程局设于北京阜成门外,购置办公房屋,并安家于工程局内。
京张铁路工程局(现北京市阜成门外)1905年7月10日,詹天佑在呈奏清政府的《修造京张全路办法》报告中提出:“此次勘路,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为了实现这四个“早”,詹天佑提出修筑京张铁路应以“越快越好”为方针。
穿越八达岭是整个工程的难点与关键。1905年7月,詹天佑派新调来的帮工程司陈西林对越过八达岭的线路进行了精确测量。8月,他又在陈西林测量报告的基础上,再到青龙桥实地考察和测算,反复比较了两条线路各自的利弊,终于找到了一条合适的线路,即借鉴美国早期修山区铁路时采取的“人”字形线路,既可缩短隧道长度,又可降低线路的坡度。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勘测、设计、定线,1905年10月2日,中外瞩目的京张铁路正式开工修建。
要打胜这一仗,激励队伍士气尤为重要。
针对英国人称“能修筑京张铁路的中国人还没出世”,詹天佑针锋相对地指出:修造京张铁路的工程师“不仅已经出世,而且现在存于世也”。
詹天佑动员参战员工:“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