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献珍合二为一 评毛泽东的“一分为二”与杨献珍的“合二为一”
几十年前,在中国哲学论坛,就如何概括对立统一规律的问题,曾经有过一场争论。毛泽东主张用“一分为二”来概括,而杨献珍主张用“合二为一”来概括。
现在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要继续改革,应当也包括活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当提倡这方面的学术争论,百家争鸣,万家争鸣,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静下心来再重新回顾一下“一分为二” 与“合二为一”的争论,感觉这两种概括都不很准确。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主要是:任何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正是由于这两个不同方面的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依存、统一,推动着每个事物的发展。需要说明,这里所说的矛盾、对立、斗争,不一定都是完全相反、你死我活,而是只要有差异、有区别,就是矛盾、对立、斗争。
这个规律已被无数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所证明。例如太阳系存在着太阳和九大行星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社会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人的头脑中既会有正确认识也会有错误认识。当然,这个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也还有可发展之处,那就是一个事物不一定只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统一的方面,而是也经常会有三个、四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统一的方面。
例如在“数”这个事物中,实际上有相互矛盾的正数、负数、0 三个方面。再例如世界上的国家也不是只有两个,而是有一百多个。正数、负数、0 也好,一百多个国家也好,它们都形成矛盾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杨献珍用“合二为一”概括对立统一规律,实际上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个规律的内容,严格地说,这不是在描述事物本身的状况,而是在描述事物演变的一种方式,即两个事物合成为一个事物,这种情况确实太多了,例如精子和卵子合成为一个受精卵,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两个企业组建成一个新企业,等等,都是合二为一,但这些只是事物的演变方式之一,是合成的方式。
同样,毛泽东的“一分为二”也容易使人误认为是事物演变的另一种方式,即分解、分裂、分化的方式。因为“分”本身就是“合”的反意词,就有分解、分裂、分化的含义。例如一个水分子电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这可以叫做一分为二,原巴基斯坦国分解成现在的巴基斯坦国和孟加拉国两个国家,这也可以叫做一分为二,但这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内容。
另外,“分”还有划分的意思,又容易使人误解为一个事物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似乎带有人为划分的性质,其实无需人为划分,一个事物本身就有不同的两个、三个或若干个方面。
既然是这样,那就既不要用“合二而一”,也不要用“一分为二”,而用“一中有二、有三、或有若干”简称为“一中有二”就可以更准确地概括对立统一规律了。“有”字突出了实际的客观存在,突出了事物内部的实际状况,而不是事物的演变方式,也不会引起人为划分的误解。
一中有二:天体中有恒星、行星。一中有三:地球上有天空、陆地、海洋。一中有若干:宇宙中有多个星系。一中有二:人类中有男人、女人。一中有三:人类中有男人、女人、两性人。
一中有四:人类中有男人、女人、两性人、无性人或中性人(例如太监)。一中有二:原子中有原子核和核外层电子。一中有三:生产关系中有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的分配三个方面。一中有若干:人体中有多个器官。
一中有二:人有左手、右手。一中有三:科学中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一中有若干:自然科学中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宇宙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多个门类。所有这些一中有二、有三、有若干方面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