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子女 长春战役国军拒难民回城 百姓不忍看子女挨饿掐死亲子

2017-08-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他母亲看着这个孩子饿得实在不行了,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是太遭罪了,就用一块大洋雇了一个人,然后就把这个小孩就给掐死了.凤凰卫视10月1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1948年4月,西柏坡的毛泽东接到了东总长长的电报,东北野战军总司令员林彪的电报说由于大军南下作战困难较多,东总在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之后,决定计划攻打长春,和毛泽东想将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全面歼灭的方针这可以说是背道而驰,虽然毛泽东勉强同意了林彪的计划,但是回电还是批评东北将领,在精神上处于被动,说我同意你们先打长

核心提示:他母亲看着这个孩子饿得实在不行了,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是太遭罪了,就用一块大洋雇了一个人,然后就把这个小孩就给掐死了。

凤凰卫视10月1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48年4月,西柏坡的毛泽东接到了东总长长的电报,东北野战军总司令员林彪的电报说由于大军南下作战困难较多,东总在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之后,决定计划攻打长春,和毛泽东想将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全面歼灭的方针这可以说是背道而驰,虽然毛泽东勉强同意了林彪的计划,但是回电还是批评东北将领,在精神上处于被动,说我同意你们先打长春,是因为先打长春较为有利,而不是因为南下有不可克服之困难,你们不应该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当时东北解放军已经发展成为了百万大军,由于国民党军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解放军没有机会在运动战中各个击破,只能够在这几个大城市当中挑一个来打攻坚战,而离北满根据地最近的长春是林彪的首选。

解说:在得到毛泽东的批复后,林彪命令部署在长春周围的5个独立师开始行动,准备封锁长春大房山机场,切断敌人的空中补给线,得知解放军在长春周围活动频繁,驻守长春的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判断,林彪的大举进攻即将到来。

郑洞国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曾经担任新一军军长,在接到蒋介石让他到长春上任的命令时,他就已经抱定了临危受名,义不容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此刻他能做的只有率领城内的国民党新七军和六十军加强工事,做死守长春的准备,为了保证机场的安全,并尽可能的搜集粮食,郑洞国决定派兵出城,5月21日,国民党新七军新三十八师和暂六十一师由西门突击,沿飞机场以北向西北方向进攻。

得知长春城内的国军出动,林彪立刻命一纵、六纵出发夺取大房山机场,并切断新七军两个师的退路,双方发生遭遇战,均损失惨重。

这次短兵相接的外围战彻底改变长春城未来几个月的命运,它不仅使国军失去了唯一的空中补给线,也给准备强攻长春的林彪以很大的震动,他重新判断了长春的兵力和战力,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他这样提到,根据敌之战力、兵力、工事综合来看,则我军攻长春,即会付出牺牲最大的伤亡,最后仍可能无法解决战斗。

因此我们建议改变硬攻长春的决心,改为对长春一部分兵力久困长围,准备乘其撤退时在途中追歼该敌。

1948年5月底,林彪和毛泽东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锦州,正式确定了对长春围而不攻的策略,由萧劲光和萧华负责,组成了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围城指挥所,以八个师和一个炮团为围城部队,严禁粮食进城和百姓出城,揭开了围城的序幕。

孙彦平长春市地方志编委会主任,他的父母是当年围城的亲历者,对于这段历史他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孙彦平(长春市地方志编委会总编室主任):正式对长春开始围的时候,就是里不出外不进的时候是从五月份开始,长春基本是全部围死了,围死,一开始的时候呢市里边还可以这个买来一些吃的,就是高粱米啊什么的卖,但基本到七八月,七月份把,基本市里边就基本没有粮了。

解说:郑洞国并没有想到苦心经营的工事城防此刻竟成了自己和士兵的囚笼,现在粮食成了这场战役,这座城市里所有人的共同焦点,尽管郑洞国已有所准备,在解放军尚未合围之时储备了不少粮食,但按当时统计的市内人口和存量数,最多只能维持到七月,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郑洞国和国民党长春市长尚传道拟定了一个"战时长春粮食管制暂行办法",规定老百姓的存量的限量,买卖粮食必须按照政府定价,不许哄抬物价,由于这一法令不能解决物资匮乏的根本状况,所以非但没有控制局面,反而使人心浮动,物价飙升,一封尚未寄出的家信上这样写道,敏姐,市内天天听到大炮的声响,物价昂贵,高粱米一斤四万余元,折合法币五十万左右。

记者:那时粮食什么价啊?

长春市民:什么价,没准价,那个国民党那白钱买一斤粮食那钱都得靠秤称,都不用数了,数不过来。

解说:物价失控,粮食紧缺,不要说老百姓,连军队都很难买到粮食,新七军和六十军的粮食补给大部分要依赖于空投,而在解放军炮火的干扰下国民党的飞机很难完成任务,只能在三、四千米的高空匆匆抛下几袋粮食就返航,有时甚至把粮食扔到了解放军的阵地里。

长春市民:飞机扔大米扔不准哪,那一个大袋子里头有小袋子,二十斤一小袋子,他一扔,扔老百姓那边了,有一回老百姓房子砸塌了,老百姓就抢了,扔不正当。

陈晓楠:有限的空投只是杯水车薪,围城几个月之后长春的粮食越发的紧张,国民党优先保证供应军粮,挨饿的必然就是城内的老百姓,八月初蒋介石电令郑洞国要疏散城内的居民,减轻守军的粮食压力,实行驱民养军的政策,郑洞国下令凡是家中存量不够一个月的统统赶出长春城。

记者:这个大桥原来叫什么桥?

姜东平(吉林省政协文史办主任):当时就叫南关大桥,南关大桥。

记者:那边叫什么区?

姜东平:那边是二道河子区,但是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叫什么区我也不太清楚,当时叫二道河子区,这不是一通河嘛,这条河就是设的卡哨,长春周边设了很多卡哨,其中这是一个卡哨,在那个红旗街那块还有个卡哨。

解说:老百姓们所说的卡子指就是国共双方在长春城内外架设的两道封锁线。

孙彦平:围长春是两道线,一道是国民党的防守的这条线,就是里圈,国民党为了防止东北解放军来打长春,它筑了一圈非常坚固的工事,包括堑壕、碉堡等等这一圈,也包括铁丝网等等,然后呢外边一圈是八路军,就是东北解放军围的一圈,也是为了围长春防止国民党往出突围,也筑了一圈比较牢固的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