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王瑶卿 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
王瑶卿的家世记述不多。他的父亲王彩琳又名王家琳,幼年时期在家乡清江浦从李姓艺人学习昆曲,大约十岁左右随师傅进京学艺,进京后先后拜谢肃玉、郝兰田为师。后被京剧界称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郝兰田,他见王彩琳聪明怜俐,不但扮相好,而且嗓子也好,心中非常喜欢,便将女儿许配给王彩琳,郝兰田便是王瑶卿的外祖父。
王彩琳和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同是京城"四喜班"的名青衣,成为清咸丰年间京城一代昆曲名伶,他擅长出演《醉归》、《独占》等昆曲折子戏,在同辈名伶中有"鹤立鸡群"之赞誉。
梅兰芳家藏有《嫖院》一戏绘像,十二个旦角中就有王彩琳,还有梅巧玲、时小福、朱莲芬、余紫云(余叔岩祖父)、杨朵仙(王瑶卿岳父)、朱霭云等人。王彩琳后成为北京城南韩家潭"绚云堂"堂主,故也被称为"王绚云"。
身为"绚云堂"堂主的王彩琳,因厌倦粉墨生活而弃伶经商,开起了当铺,当时家境比较宽裕,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王家当铺烧得一干二净,王彩琳在悔恨中生病去世,时年约四十岁(1890年,当时王瑶卿还不到十岁)。
至于王彩琳的父亲名叫什么,王家是何时来到清江浦落户,目前尚无资料记载。据王瑶卿的堂侄王世霞回忆,王家的祖籍在安徽。我个人分析,很有可能王彩琳的祖辈是徽班出身,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余下的部分徽班分布在以扬州、淮安为中心的淮河里下河地区,当时的清江浦是漕粮运输枢纽和海盐集散中心,南船北马,商家云集,是戏曲艺人谋生之地。王彩琳的父亲有两个儿子,彩琳是老大,弟弟王家荫是开当铺的。王彩琳有三个孩子,长子王瑶卿生于1881年,原名王瑞臻,字雅庭,别号菊痴,晚号瑶青;次子王凤卿,比兄长小两岁,是唱文武老生的,王凤卿人品很好,他后被梨园界共认为是继谭鑫培之后、余叔岩等"四大须生"未形成之前的京剧老生第一人,曾长期与梅兰芳合作。王彩琳还生有一女,嫁于唱刀马旦的朱桂元为妻,成了程砚秋的师父、荣蝶仙的岳母。王家荫生有一子,名叫王丽卿,也是唱京剧旦角,据王世霞回忆,他的父亲王丽卿也是四十多岁病故的。
王瑶卿十六岁那年,娶"四喜班"著名花旦杨桂云之女为妻,杨氏夫人是后来著名琴师杨宝忠、京剧老生"杨派"创始者杨宝森的姑母。王瑶卿生有一女王铁瑛,铁瑛自幼随父学艺,曾于1942年与徐和才拍摄京剧影片《孔雀东南飞》,饰剧中人物刘兰芝。
王凤卿生两男一女。长子王少卿,幼年学老生,宗谭派,曾与梅兰芳同台演出过,二十八岁时,改拉胡琴,一直为梅兰芳伴奏,他思维敏捷,往往独出新意,敢于创造,梅兰芳好多新戏新腔,都是与王少卿合作创作的。
因王瑶卿无子,王凤卿将二儿子幼卿过继给兄长,幼卿得到了大伯父的真传,成为了京剧名旦,梅兰芳为了让儿子梅葆玖幼年能学到正宗的"王派"艺术,让葆玖拜幼卿为师,后来梅葆玖常讲,王幼卿是他的启蒙老师。
王幼卿生三男一女,长子王续曾、次子王绍曾、三子王荣曾和女儿王存德。王荣曾曾为老生演员,1983年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现已去世。他得到过爷爷瑶卿的指导,剧艺基础丰厚,能文能武,博闻多识,富有鉴赏能力和创造精神。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副所长张关正两位教授告诉我,王荣曾任院长期间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成为"三无"人物,即一无职称、二无住房、三无电话,把评职称和分房机会都让给别人。让人感到有点可惜的是,今天的王家后人没有人活跃在中国京剧舞台上。
艺术成就
王瑶卿九岁开始向田宝琳学艺,十岁以后与弟弟王凤卿一起向崇宝贵学习武功;当时王瑶卿学武旦、王凤卿学武老生。十二岁以后,王瑶卿喊出了小嗓,拜"四喜班"青衣演员谢双寿学习青衣,谢双寿的教学方法好,为瑶卿成为一代名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他又拜青衣名伶张芷荃、京昆刀马旦兼小生的杜蝶云为师,此时,他已向各路师傅学习约五十出戏。
王瑶卿十四岁在"三庆班"正式登台。第一次出台唱的戏是《祭塔》,一炮打响,赢得好评。他在后来的舞台实践中,坚持向各路名伶请益。当时梨园界有个规定,你唱什么角色只能学本行当的戏,唱青衣的就不该学花旦。而王瑶卿打破门户之见,向各种不同派别、不同风格广泛汲取营养,学而不泥,择优而从。如他向时称"天下第一青衣"的时小福学习清晰有力、沉稳醇厚的念白,并通过观看、揣摩、领悟他《汾河湾》这出拿手好戏的表演,时小福去世后,《汾河湾》这出戏无人敢与谭鑫培合作,而王瑶卿却担当下来,并且一次成功。与谭鑫培合演《汾河湾》、《打渔杀家》、《武家坡》是王瑶卿舞台艺术的极盛时期,他也因此获得"青衣女叫天"的称号,并与谭鑫培一起被选入清廷任升平署"民籍教习",为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唱戏助乐,经常得到夸奖,这阶段奠定了他后来成为"通天教主"的基本地位。
王瑶卿的艺术成就,概括起来大体如下:
创造了"梨园汤武"时代。王瑶卿与谭鑫培势均力敌,时人把此二位誉为"梨园汤武"。从京剧形成到清末约半个多世纪,旦角仅是配角,在剧目和人才上旦角无法与生角抗衡,到了谭鑫培与王瑶卿合作期间,观众一半是来看瑶卿的戏,由于他的旦角艺术声势大振,旦行的地位迅速突起,改变了生行独领风骚的局面。
在京剧的舞台上,梨园界一致认为,从王瑶卿开始,旦角唱大轴,他是第一个;旦角挂头牌,他也是第一个;旦角创流派,他又是第一个。
创造了旦角的新声腔。王瑶卿是一位戏曲改革家,在他逝世后,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刘芝明在悼词中说:"王瑶卿先生实行的革新路线,他没有艺术上的门户之见,因此,他才能革新,才能创造,王瑶卿先生的革新精神,不是一时的,不是凭个人兴趣的,而是终生的,他以勤恳、热心谦虚、大公无私的态度来学习,来教育后代……"
在声腔艺术的变革上,王瑶卿变苦唱、傻唱、死唱为巧唱、活唱、新唱,他培养徒弟和学生,能根据各人的嗓子条件因人设腔,"四大名旦"的梅腔、程腔、尚腔、荀腔不同程度上都是在王瑶卿培育下形成的。如程砚秋的名剧《锁麟囊》从创腔到唱法都凝聚了王瑶卿大量的心血。瑶卿晚年创作新腔的最后一出戏《柳荫记》——今中国京剧院"叶派"小生江其虎告诉我,他近期与李胜素演出了《柳荫记》,深感这出戏唱腔太优美了,当年设计唱腔的王大爷真是了不起。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教授与我交流时认为:建国后《白蛇传》、《牛郎织女》、《柳荫记》等戏都是王瑶卿创腔的……他的创腔具有非凡的天才。
创造了旦角表演艺术的新里程。有人说王瑶卿是以做压了唱,此话是对王瑶卿做功艺术的赞赏,而不是说他对唱不注重。梅兰芳讲:"辛亥革命后,人们再也见不到旦角演员捂肚子了。"(1911年左右,是王瑶卿的舞台艺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梅兰芳初露头角)。在王瑶卿之前,青衣、花旦、刀马旦分野严明,不得混乱,唱青衣的一是不能唱花旦、刀马旦;二是只讲究唱功,不注重表演。像以前的时小福、陈德霖等著名青衣有唱功,而做功不足,几乎都是捂着肚子唱。王瑶卿不甘忍受这种束缚,大胆变革,他将青衣、花旦、刀马旦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旦角艺术的新行旦——"花衫"。花衫行当所体现的三位一体,使京剧旦角表演艺术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以综合美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京剧小生"姜派"艺术创始者姜妙香曾回忆说:"我开始学戏原是学青衣的,看了王瑶卿的不少戏,看人家的身段与表演,人家才像唱戏的。"
创造了一批新戏,救活了一批老戏。王瑶卿善于从剧情戏理出发,对剧本及剧中人物仔细推敲,对存在缺陷的戏从情节内容和艺术处理上加以修改,使之合情合理趋于完善。对弊端较多的戏,敢于作脱胎换骨的变革,使之成为一出新戏。
他有一句名言——"戏是怎么好怎么改,而不是怎么改怎么好。"如《荀灌娘》、《木兰从军》、《雁门关》、《万里缘》、《梁红玉》等,都是经过王瑶卿改编的。再如今天梅派经典戏《西施》,当年梅兰芳认为原剧本零碎场次太多,精彩情节迟迟不能出现,将剧本送请王瑶卿处理,而王用了三天三夜,全面改编成一出新篇《西施》。
"四大名旦"中,《玉堂春》这出戏唯有荀慧生能演全场,而全场的剧本是王瑶卿经过改编后交给荀的。
京剧《十三妹》原是《儿女英雄传》中的折子戏,王瑶卿在出演这出戏的主要人物何玉风时,废除了原由余玉琴(也是淮安人)扮演的"跷功",对剧本的内容、场次、念白,都作了改进,这出戏后来成了"王派"的代表作,仍是今天中国戏曲学院教学的重点剧目。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梨园弟子。京剧界把当年的谭鑫培、王瑶卿称为"生、旦两革命家",两人革命精神一致,但结果不一样。谭很少收徒,而王把一大批人引入艺术大门。王瑶卿收徒弟带学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舞台生涯登峰造极时期。
也就是从二十八岁左右获得"青衣女叫天"时开始,至四十六岁因到上海连续38天演出使嗓子"塌中"而停演这段时期。"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及程砚秋的岳父果湘琳、谭派须生罗小宝等都在这期间投入到王门。
二是嗓子"塌中"退隐后,在自己的故居培英胡同20号"大马神庙"做起堂主期间。这阶段因生活需要,开始公开收徒。投入王门的人踏破了大马神庙的门,如杜月笙的干女儿被称为"女伶中的梅兰芳"的章遏云、素有"第一美坤伶"之誉的华慧麟、"铁嗓铜喉"王玉蓉、"生旦净丑无一不能"的赵桐珊、"四小名旦"中张君秋和宋德珠、被称为"四块玉"之中的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茹、杜近芳的姐姐杜丽云、坤伶"四大名旦"之一的新艳秋等等。
三是解放初期任中国戏曲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前身)校长期间。1950年,王瑶卿被田汉请进新中国第一所戏曲学校任副校长,校长由田汉兼任。1951年由王瑶卿做校长,这时的王瑶卿一下子从旧社会的优伶变成了新中国的人民艺术家,工作积极性很高,尽管年近七旬,身体状况不好,仍亲自执教。
他对学生们讲:"你们好好学习,只要你们肯用功,凡是我会的东西我将毫不保留的倾囊以赠,你们对我最大的敬意,莫过于把戏学好。"今天仍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名家谢锐青、萧润增、周长芸、吴钰璋、王梦云、杨秋玲(已故)、李开屏、刘秀荣等都是王瑶卿在戏校期间的学生。谢锐青、刘秀荣、周长芸、李开屏成了今天正宗的"王派"传人。
王瑶卿反对学生生吞活剥地单纯模仿那一个人和那一个流派。他有一句名言——"你即使学别人学的再像,人家是真的,你还是假的。"他对每一位徒弟或学生都因材施教,如程砚秋的嗓音适合用"脑后音",他为程设计了低迴委婉的程派唱腔,《锁麟囊》这出戏的唱腔程砚秋在大马神庙学习了40个晚上,当时张君秋在旁边"熏戏",变成了观看这出戏的第一人。荀慧生的嗓音委婉低柔,不宜用高腔,他为荀的戏设计的唱腔常用"四平调"、"南梆子"。我们今天听荀派弟子宋长荣唱《红娘》这出戏,整场戏是没有高腔的。尚小云的嗓音清越嘹亮、刚多于柔,他要求小云多用高腔发挥其刚劲高亢的特色。张君秋的嗓子条件好,他就给君秋定下了以唱为主的京白戏的路子。
王瑶卿是中国京剧界授徒最多的一位导师。王派弟子密如云,无法统计准确,目前公认的约有400人以上。建国初期,凡是活跃在舞台上的旦角几乎无一不受到他的教益。他30多年的舞台生涯,积累了丰厚的舞台经验和舞台知识。他仿佛是一个艺术宝库,等待人们去汲取,凡是遇到戏曲方面任何难题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人就说到大马神庙找"百科全书"去,只要找到他,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说,大马神庙是中华民国半部京剧史,是京剧鼎盛时期的半壁江山,是京剧艺术的高级沙龙,它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几乎相当于今天的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班。
"通天教主"王瑶卿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改革家、教育家。1954年因病长逝于北京,终年74岁。今年是王瑶卿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此文亦表纪念之意。(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