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石山之妻 作家韩石山心中的"大作家":誉满天下 谤亦随之
出书的常规,一次一本。连根这次破了规,一次两本。一本是这里要说的《金庸和他的师友们》,还有一本是《金庸和他的家人们》。
让我惊异的是,书里还写了我。
第一章第三节《老尚风流是寿征》里说: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山西作家韩石山来到海宁,之前他看过章克标的《文坛登龙术》,一直想拜访章克标老人。由蒋连根与另外两位文友陪同,去桃园里新村看望了老人。章先生妻子李觉茵前年过世,老人孤单单地住两间屋,洗衣做饭跑邮局均自个儿做。
韩石山埋怨道:“你们只关心他的文学,怎么不关心他的生活,得给他找一个妻,老人离不开老伴呀!”此时,连根想起刚刚发生过的“女明星登报征婚”事件,便信口说:“章老,您也可以在报纸上登一则《征婚启事》么!”接下来便有了章克标百岁征婚的佳话。
这两天没事,从容地翻阅了连根先生的这本书稿。让我感兴趣的,一是动手之早,二是搜罗之广。当然,还得加上多年的记者生涯,练得一手好文笔,娓娓道来,而又清清爽爽。
不必细数书里的故事。书不长,常人尽一天之力,足可看完。重要的是价值,要叫我说,这本书,可说是解读金庸的一把钥匙。道理嘛,师长看学问,朋友看品格。师长看学问,是说从一个人的师长,可以看出他学问的路子。朋友看品格,就更好理解了,不赘。
看完全书,我觉得,金庸先生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作家,同时又感到,这老先生太较真了。或许是他的童心,或许是他的天性,或许是爱惜羽毛,或许是身有软肋,随你怎么说都行,但较真,却是不能减去分毫的。
且举一例。
书中第三章第三节《有“金石姻缘”的评点人——“红学”专家冯其庸》里说: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冯其庸与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位副总编赴港,与金庸签订合同,由金庸独家授权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豪华珍藏版《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
一九九八年十月,由金庸本人重新点校,冯其庸和严家炎、陈墨等十九位专家历时三载评点的《金庸武侠全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四个月后,金庸在杭州拒绝为手持评点本的读者签名,并指责出版社是“聪明的盗版”,还说“像这样的评点,就是小学生也会写的”。冯其庸很大度,有报纸采访,他说:“对于‘小学生’之类的话根本用不着辩解,也没有意思,难道我还用证明我是不是小学生水平吗?”
曲意辩解的是金庸,说他的话是那样,意思不是那样,云云。
我总觉得,这样的事,原本就不应当发生。别说自己当初欣然应允,就是没有应允,只要是付了稿酬,看在对方都还是正经学者的份儿上,笑笑也就过去了。
最可笑的是与王朔的一场笔墨官司。
同一节中,是这样说的: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一日,北京作家王朔在《中国青年报》刊载一篇长达三千余字的文章,说金庸的一本武侠书,名字忘了,他实在读不下去。“只留下一个印象,情节重复,行文啰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时候,就从天下掉下来一个挡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着。
”几天后,金庸接招,在《文汇报》发表《不虞之誉和求全之毁》。各家报刊纷纷转载,一场围绕金庸作品的论争由此打响。
王朔在大陆文坛,是有名的臭嘴,金庸对大陆文坛的情形,又不是不知晓,有什么必要接这个招呢?
究其实,我以为,作为一个大作家,金庸先生还是欠缺点什么。
以金庸的岁数,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金先生只沾了个四十年代的边儿,去了香港,忙于写武侠办报纸,这方面的书看的怕也不是很多。对旧时文坛上的情形,不太了然,更无切肤的体验。还是我来说破吧。中国文坛,不,世界文坛也一样,有一条铁律,谁也难以违拗,就是:凡大作家,必然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最明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鲁迅,一个是胡适。当然,也可以逆推,那就是看他的“谤”到了什么程度,什么级别。若到了“国人皆曰可杀”,不用问,大作家也。
这个道理,现在影视界的三流演员都懂,且做起来有板有眼,有声有色。
与我通电话时,连根先生流露出一点担忧,怕他的两本书出来后,金先生会不高兴,说什么刻薄的话。我说了誉与谤的关系后,又说,金先生年纪大了不懂,蒋先生不该昧于此道吧。那边,连根先生嗬嗬地笑了。看不见我也知道,当了爷爷的蒋先生,笑起来是颇有几分妩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