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春人缘 【李富春简历】十佳优秀人才李富春事迹材料
——金塔县大庄子乡农业技术员李富春同志先进事迹
李富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党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日光温室建设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成熟的技术。2008年6月,他被大庄子乡政府聘请担任农业技术员,重点负责指导日光温室产业发展。几年来,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对日光温室的搭建、种植、栽培、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在他的精心指导和联系协调下,大庄子乡的日光温室建设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并创造了日光温室亩均效益全县最高的记录。
同时,他热情的服务、耐心的指导,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被群众亲切的称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温室种植的“土专家”。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带领群众致富,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1997年,还在东坝乡柴门子村当队长的李富春,看到好多农户靠贷款种地,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有些连贷款也还不掉,他心里非常着急,开始苦苦思索脱贫致富的门路。
1997年,县上大力扶持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当他从电视上看到山东寿光农民种植日光温室发家致富的消息后,心里开始琢磨:打建日光温室,带领群众致富!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队里的群众,但没有一个人同意。于是他决定率先垂范,在自家的2亩责任田里打建了温室大棚,开始试种葫芦。由于第一年没有技术,缺乏经验,种出来的葫芦全部 1
是“电灯泡子”、“手电把子”,第一次的尝试不但没有收入,还赔了很多钱。面对老婆的埋怨和群众的冷嘲热讽,他没有气馁。第二年,在县乡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他开始试种托鲁巴姆嫁接茄子和西瓜,他开始边种边学,边学边种,对于试种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技术问题,每一次病虫害防治,他都以“作物生长日志”的形式记载下来。
当年,他不仅有了1万多元的可观收入,而且还获得了大量种植日光温室的第一手技术资料。第三年,他的日光温室收入达到了26000多元。
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已成了当时县乡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活典型,也成了群众眼里的“土专家”,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当年全村共建起高标准日光温室95座,棚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身边群众的钱袋子终于鼓起来了。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2008年6月,他毛遂自荐,被大庄子乡党委、政府聘请为温室大棚技术员指导员。当他想到自己七、八年来总结的技术和经验能够让更多的群众受益致富时,心里非常激动,但又想起自己是个农民,文化水平低,群众到底能不能信任他时,他又有点胆怯和犹豫。
经过再三考虑,他还是决心试一试。刚到大庄子就遇到了阻力,由于技术指导跟不上,大庄子乡多年前打建的30座温室基本上没有收益,在当地群众心底里留下了阴影。为了给广大农户树立信心,他走东家,串西家,挨家挨户地宣传政策、算账对比、现身说法。在他苦口婆心的动员下,当年有12户农户确定要打建日光温室,为了赶进度、 2
抓质量,他坚持吃住在建设小区,起早贪黑,一边指导一边帮着干活。从选址、打墙、屋面搭建、倒棚换土,都层层把关。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12座高标准的日光温室建成了。
温棚种植是个精细活,为了帮助农户转变传统的耕作方式,从一开始李富春就指导农户树立“精细操作”的理念,从施底肥、育苗、定苗、浇水到防虫、防病、防冻,都认认真真的指导,一丝不苟地把关。农户听不懂的,反反复复的讲,农户不会干的,手把手的教。
为了提高温棚的种植效益,他总结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推广了两茬西瓜套种一茬豇豆的立体模式,使过去只能种两茬西瓜的温室变成了种三茬,每个大棚能增收三分之一以上。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大庄子乡当年新建的日光温室棚均收入都在25000元左右,最高收入达到35800元,农户从科学种植中初步尝到了甜头,种植日光温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年间,全乡共打建日光温室104座,建成日光温室产业示范区3个,实现产值1366705元,并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拱棚瓜菜500余亩,温室、拱棚种植已成为大庄子乡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了让农户产得下,卖得出,效益好,李富春通过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市场信息和人际关系,帮助农户成功地打开了酒泉春光蔬菜市场和嘉峪关富强市场,注册成立了“宝鑫”日光温室瓜菜协会,引导农户树立严格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教育农户诚信经营,严把装箱销售各个环节。当他发现, 3
个别农户为了赶上“两节”卖个好价钱,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西瓜装箱出售时,他及时制止了这种行为。对此农户一开始很想不通,但当看到其他地方的西瓜由于种种原因渐渐退出了市场,而“宝鑫”西瓜却还供不应求时,农户终于明白了他当时的苦衷。
多年来,为了日光温室产业发展,为了广大农户能有个好收成,也为了不辜负大庄子乡党委、政府的重托,他舍小家、顾大家,把自己的心血和精力都抛洒在了大庄子乡日光温室这片热土上,自家的地完全留给了妻子一个人,其实他心里明白亏欠家里人的太多太多了,但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他依然如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