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军功过 泰达的荣辱 张秉军的功过
张秉军在泰达经营好几年,几乎没有看到亮点,而多数以失败居多。天津街头巷尾老百姓谈起来,几乎人人摇头叹气,骂张秉军的很不少。这几年,泰达的日子不好过,在资本市场,泰达几乎被投资者遗忘,这是实话。首先,是泰达的收入没有增加,很多产业亏损严重。
其次,泰达拿得出手上或者说相对出色的东西,大体还是张秉军的前任搞的。最后,投资者并不是对泰达没感情,而是对张秉军的前任有感情,前任的勤政,铁腕,雷厉风行,使泰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张秉军,输在“气魄”二字上,这对泰达来说是致命的。张乘军掌管大型混合国企的成绩,可以说是一团糟。可惜了,领头人无魄力、能力不够;管理层内斗不断;企业氛围暮气沉沉。泰达内部的问题也太多了。
这是泰达经营持续不善的三大原因。国家政策给天津和泰达巨大的政策红利,原本可以利用大好形势,做大做强泰达,让泰达变成世界闻名。然而,由于泰达管理层的矛盾重重,逐渐失去了一个个的黄金发展时机。无魄力:指张秉军领导期间,完全缺乏执行力,几乎没有一项改革敢大步前进,给人畏缩不前之感,导致无所作为。
这一点,张秉军不及格。内斗不断:泰达内斗之深刻,在外人看来很恐怖,常常在排斥异己同时内部争斗。这样的内斗,使泰达的班子里面几乎没有懂经济的人。
暮气沉沉:张秉军的前任,曾经将泰达的企业文化推进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但是,如今泰达的企业文化在滑坡、甚至崩溃。有才能的人,感到不适应,纷纷逃离,这是泰达十分的不对劲的地方。
这么大的企业和这么多的资源,用诡计恐怕是行不通的,掩耳盗铃更是自欺欺人。现在的企业盈利环境已经大不如前了,泰达人才断层严重又失去企业文化的光环,这不是暮气沉沉是什么?泰达系列企业之现状如此困境,乃多年坐井观天、不思进娶坐吃山空的结果。
再不抓紧时间大刀阔斧改革,假若再次错过发展机遇,泰达必会走得更加艰难和继续挣扎,甚至是死路一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泰达系列涉及产业之多、经营范围之广,比央企还央企,令世人惊讶。
请问,泰达的核心品牌到底是什么?泰达的拳头产品到底是什么?有人回答得出来吗?这就是不务正业的坏处。没有那一项业务真正算得是成功的、优秀的,或者说绝大多数产业都是长期亏损的。可见,当初的决策是草率的,说到底,还是才能不够,人才不够。
有人说,中国建筑物的寿命是全世界最短的,我觉得不对,中国企业的寿命比中国建筑物的寿命还要短,是不是事实?企业投资必须研究战略和战术的配合,注重投资的长期稳定性和利润回报率,每次的投资都要考虑二十年内的市场定位和风险变化。
一个项目上马不到三年,感觉做不下去了,立马换一个别的项目开工,一个企业就这么折腾几回,能不死的也快死了。泰达减持丑闻事件、渤海证券增资扩股闹剧等负面形象曾出不穷,还指望从资本市场和股市榨取高额利润,这不仅仅是智商有问题,还有就是良心大大滴坏了。
这么多年过去,骂着骂着,我们已经变老了。 在股灾之时,在6月29日习大大亚投行签字仪式这一天,泰达控股没有提前发布减持公告,或者说来不及提前发布减持公告,就急急忙忙、迫不及待的减持的股票。
早不减持,晚不减持,偏偏挑选习大大亚投行签字仪式这一天进行减持,试问,这是谁出的馊主意? 股民多次强烈反对渤海证券增资扩股,不希望泰达持有的渤海证券被严重稀释,结果还是稀释了。
本来吧,泰达股份的资产,绝大多数是垃圾资产,还有一些夕阳产业,也就渤海证券还算朝阳资产和优质资产,却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稀释,未来还要继续稀释。
远的不说,渤海证券在IPO之时,还要稀释一次吧。 把泰达这块多年的“金子招牌”搞得日落西山,股民怨声载道,也是人之常情。泰达股份既然在资本市场上市和二级市场减持圈钱,就要接受股民的监督、批评、责骂,但是,张秉军肯定不服气。
难道股民唱赞歌你就服气?指责张秉军的理由还不够充分吗?好,简单回答你的问题。面对史无前例的股灾,A股曾经出现千股停牌的惊人场面,其实,这些千股停牌的公司,虽然也无法改复牌后依然是断崖下跌的结局,但是,我要说,这些千股停牌的公司,是有良心的上市公司。
泰达在亚投行签约和股灾之时的减持事件,就是火上浇油;面对千股停牌的行动,面对股民的巨大损失,泰达无动于衷。这都是所有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
看到这些,请问,倒底谁才是做空泰达的敌人?“过去238年,有谁靠做空美国赚过钱?”这种豪言壮语,搁在泰达一点意义也没有。其二,津滨发展和泰达股份两家上市公司,都有各自的董事长,但是,为啥两家不同的公司,却步调一致、同一天、同时在二级市场减持股票?答案是,这是泰达控股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的结果。
请问,泰达是谁在领导和指挥?其三,津滨发展和泰达股份的控股股东是谁?是泰达控股。二级市场减持股票的收益归谁享有?是泰达控股。泰达控股系列公司同业竞争多年不解决,谁的责任?是泰达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