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顾福生 三毛的老师顾福生 三毛的故事: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三毛 13 岁时,数学成绩并不好,她觉得老师上课看她的眼神非常冷淡。数学老师的这种冷淡使她的数学成绩始终好不起来。敏感的三毛一上数学课就头昏脑涨,甚至觉得数学老师的眼睛像小刀一样充满了杀气。
后来她发现老师每次出的小考题目都是课本后面的习题中选出来的,于是她就每天把题目背下来,由于记 忆力很好,那阵子她一连考了 6 个 100 分。 这样的小把戏很快就被智力、经验和能耐比她高得多的老师看穿了,老师把三毛喊到办公室重新做一些不同的考题,一下就戳穿了三毛的把戏。
为了惩罚三毛,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墨汁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黑圈,全班同学看到三毛的样子顿时哄堂大笑。下课后,老师还让三毛带着这两个黑圈到操场上走了一圈。 三毛在这样的侮辱下,心理出现了严重障碍,“器官全部封闭起来”,再也不能去上学了,只能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从 13 岁到 20 岁, 7 年中三毛只有和三个人说话,爸爸、妈妈和教她画画的顾福生先生。
故事中的数学老师是个眼光锐利、思路清晰、责任感很强的老师。她的责任表现在她发现了三毛学数学的问题,发现了三毛为了学好数学运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发现了6 个 100 分是假的。于是她高度负责的当面戳穿了三毛的把戏。
她的这种负责更像警察抓小偷的责任感。扪心自问,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学生忘带回家作业的时候,我就警觉的想学生是不是没有做作业,并会用很多方法来“盘问”学生。如让学生说说回家作业里做过些什么题目,甚至会让学生打电话请家长把作业送过来等等。
我对学生采取这种不信任的态度,目的只是想知道学生有没有做回家作业,而忽略了这样做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我想这样的一种负责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责任感。真正的教育的责任感是建立在人性、道德和良心的基础上,失去了这一基础,教育的责任就失去了支撑,越负责越糟糕,越负责越反教育。
故事中的数学老师是一个要求严格的人。要求严格并不是问题。要求严格既是教育教学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也可以是教师个人气质和风格的表现。问题是教育的严格必须有爱心、宽容和智慧做支撑,否则就失去了教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是发展中的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可能没有缺点;学生有自己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更不可能像老师那样看待世界。因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的基础上,同时,还需要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相伴随。
三毛的故事告诉我们,缺少教育的爱心、宽容和智慧,严格会走向严厉、严酷,会演变成为一种教育的野蛮和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