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小秋锁麟囊全剧 年过半百老白迷上学京剧 迟小秋《春秋亭》听上百遍
在夫人看来,老白这个南方人,普通话都说不利落,压根儿就没有喜欢京剧的基本条件。就算是喜欢,顶多也就是听听或去看场演出的事儿。何至于吗?夫人虽想不明白,但没反对,甚至有些支持。一把年纪了,有个爱好也不容易。
老白自己也觉得奇怪,以前也不是没听过或看过京戏,听听看看也就放下了,怎么这一回放不下呢?
老白最喜欢的是迟小秋唱的程派《锁麟囊》,他在网上找到一个迟的高清全本演出实况视频,看到中间主人公薛湘灵唱“一霎时”那一段,不禁热泪盈眶。
迟小秋唱得真好。她的嗓音深沉婉转,铿然逶迤,气息是那么的饱满,每个字唱出来别提多劲道,韵味十足。有几处长长的拖腔,明明已将声拖没了,不想又隐隐浮上一缕沙哑的小尾音,太迷人了。
老白第一次有了强烈的学唱戏的愿望,他几乎不假思索就决定跟着迟小秋的录音学。不是说十个戏迷八个程,人人都会《春秋亭》吗,那就从这段开始。
老实说,老白的嗓子真不适合唱戏。他是大哑嗓,平常K歌都是唱偏摇滚风格的歌曲,没有方法,基本上靠吼,音准节奏也都谈不上,音质有些粗糙,感觉毛毛愣愣的。但他有个特点,唱什么都投入,感情充沛,因此倒也常常能博来些原因复杂的掌声。
一个糙老爷们要唱青衣,这事儿听着就不靠谱。可老白还真有大无畏的学艺精神,尽管他也知道自己是零基础,可他还就不信自己学不会。不得不说,老白有时候胆子也挺大。
老白在网上搜了一堆有关学唱京剧的文字和视频资料,看了半天也不得要领。正好老白有一不常见面的朋友,是个女诗人,也喜欢京剧,正在报班学习呢。她转达老师说:一是一个曲子至少听一百遍以上;二是咬住每一个字;三是有板有眼一个节拍不能少。
老白如获至宝,觉得照此法可行。于是电脑里、手机里,便都是迟小秋的《春秋亭》,除了上班,老白到哪都随身听。刚开始的确听不出个所以然,慢慢地果真就对曲调唱词熟了。他等不到听一百遍,就跟着迟小秋唱了起来。老白觉得他是能体会出迟小秋行腔吐字的精髓,可嗓子跟不上。他还不太会用小嗓呢,也没有啥雌音。
老白不管这些,先合辙押韵地学会了再说。每天最让他愉悦兴奋的,就是坐电脑前,跟着迟小秋唱京剧。大概这么大干快上地学了一个来月,老白自认为《春秋亭》算是学下来了,剩下的就是琢磨“味道”。
老白独自跟着电脑、手机学,总归是孤独的。网上有很多京剧QQ群,经过选择,老白加入了群主叫“一心投程”的戏迷票友群,一看群主就是唱程派的。后来老白才知道,这群主大姐敢情还真不简单,是位资深票友,端庄美丽,经常在文化馆上演彩唱戏码,有不少的拥趸。群里还有一位半壁兄,唱架子花脸的,本人是厨师,家里几代票友,他都唱了几十年了,也是经常在票房彩唱。老白去看过他唱的《洪羊洞》,他演焦赞,说真心话,一点也不比专业的差。半壁兄可谓是个老戏骨,不仅架子花脸唱得好,似乎哪个行当他都在行,还收了个女徒弟跟他唱昆曲,挺令人匪夷所思的。
因群里有了这两位大神级的人物,一点点给老白启蒙,老白这才知道,学京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光靠勇气不行,他的腔调、口音甚至口型都有问题,得一点一点地练。
老白开始没事就去公园练声,咿咿呀呀的,搞得他既有些不好意思,还有些小激动。
老白想,如果哪天迟小秋能亲自当面指导一番,那才叫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