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自清散文精选摘抄
朱自清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荷塘月色》如诗如画般的美妙令几代读者喜欢和吟颂。只要提到朱自清,没有不知道《荷塘月色》的。文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笔调和委婉细腻的叙事风采深深影响着中国散文的创作和发展。
《荷塘月色》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静夜的荷月图,蕴涵着作家无尽的感想和无以排遣的情愫。作家由景生情,又借景抒情。
文章一开始便写到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由心绪不宁静到求静到想荷以至于看荷,渴望寻求一个宁静而自由的世界,"静"正是作者渴望得到的心境。作者一再强调心里的"不宁静",在这个沉重抑郁的氛围中去求静,正蕴含着作者痛苦的思想历程。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不久,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徬徨,自然"心里颇不宁静"。文中写小路之静、独行之静、荷塘之静、月色之静,又以蝉蛙的喧闹、江南采莲风俗及《采莲赋》中刻画的采莲的热闹等等令人想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妙。
这样,一层层不断地反衬心里的"不宁静",之后画龙点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而深切地点出"不宁静"的原因, 而这江南生活的追求与失败所带来的苦闷与烦恼却是任何"静"所无法医治的,"静"只能是"偷来的片刻逍遥了",而这逍遥于幽香清冷的荷塘月色之中又是怎样的一种对摆脱世俗羁绊、超然于物外的渴望,作者虽求静,心里却难静,于是更加求静,荷塘月色就成了他正直、恬淡、达观的心性的寄托以至表白。
自然的本质是丰富的,人的感受也是多样的,若人能体物,物能达人,那么人与自然的契合本身便有一种情韵。《荷塘月色》中似乎作者并未变荷,却总令人感觉到作者高洁、正直的品性在那荷塘月色无垠的"静"中传散开来,笼罩在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当中。
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除前文所述的静与不静的对比、荷如人格的暗喻外,写叶子、写小花、写月光时多用了比喻、反衬等文学描写手法。更应二提的是,朱自清散文中对于叠字的运用非常有特点,"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缕缕"、"静静"、"密密"、"脉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
时光若水,流年易逝,只身一人望着漫天的雪景,思念远方的你,唯一的方式就是用这充满温情的笔,写下这一刻浓浓的相思。也许你不会知道,也不会了解,在岁月无情的流走之时,我依然站在最初的那个方向念你,虽然我知道我们已经回不到最初,更不会再次携手同行,但是记忆中的你还是那么深刻,记忆中的那段往事还是那么美好,花开一季只为美丽一场,而你,虽然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却驻足我的心房,留下了抹不去的回忆,成为流年岁月中最珍贵的拥有。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遇到一个彼此懂得的人,是多么难得,虽然不能陪伴在身旁,却可以在灵魂深处同行。看着窗外飞舞的雪花,那轻盈的姿态亦如昨日的你,那纯纯的白色闪动着晶莹的光亮,静静的凝望,我努力的寻找那段属于我们的记忆,还有你那清澈的眼眸。
回首过去的光阴,仿佛就在眼前,却又感觉遥不可及,明明不想远离,却发现很多东西日渐模糊,大多时候还是寂寞为伴,渐渐地发现一切不过是一场云烟,所以也就习惯了这苍凉的岁月,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光。当无助心酸时,唯有一个人,只要想起,便会藏不住眉间的浅笑,便会在瞬间忘记苦涩,最美的情缘总是如此贴近心灵,即使各自天涯,也还是暖流肆意,温情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