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惟敏家庭 设计大师庄惟敏:高校应做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智库
中国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陈钢 摄
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广,世所罕见。在这前所未有的大创作、大积累、大发展的时代,高校应成为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智库。丧失机遇才是最大的悲哀。中国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长期以来,在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领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都是全国第一。2015和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的建筑与建筑环境学科、土木结构工程学科同时位列第八位。那是内地所有高校中,学科排名最靠前的位置。
根深叶茂的清华设计院
在清华大学历史悠久的校园中,建筑学院与建筑设计院比邻而居,相伴相生。设计院的全称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由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教育家梁思成一手缔造。其学科背景、人才渊源等,皆出自1946年成立、同样由梁思成创建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如今,梁思成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手稿,他的夫人、同为清华教授的林徽因所设计的国徽的图样,仍影印在建筑学院办公楼的一层大厅里。
设计院现有800多名工程设计人员,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人,设计大师3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34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3名……从国庆十周年的著名建筑,到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国家馆、中国南极科考站……迄今,由清华设计院设计并建成的项目,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设计奖300余项。在全国甲级设计院中,无出其右。
庄惟敏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清华设计院一直是建筑学院重要的生产实践平台。它如同实验室,老师的实验、研究生的培养、教授的实践,都在这里完成。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理论植根于实践。无论未来整个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建筑学这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是深入骨髓的。
1980年,18岁的庄惟敏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其后12年,从本科一口气读到博士;此期间,曾赴日、美短暂留学2年。庄惟敏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与清华、与建筑学息息相关。迄今,他已连续14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连续4年担任建筑学院院长。
中国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提出,高校应成为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智库。 陈钢 摄
以研究为先导的发展理念
“中国的居住建筑有效使用年限起码应该是50年,但有些不到30年就拆除了。”庄惟敏自问自答:是质量问题吗?不完全是。
投资4亿多元的广州陈家祠,建成后不到15年拆了;北京凯莱大酒店使用不到20年拆了;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服役不到30年也被拆除……庄惟敏称,据“十二五”时期的不完全统计,由于决策者缺乏足够的专业资质做出合理的安排,前期策划失误,“拍脑袋定方案”、“乱出题”,造成建筑未到使用年限拆除,损失上千亿元人民币。
因此,庄惟敏主张,建筑师在开始设计的前期阶段,就要研究房子到底应该怎么盖;盖起来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如何。规划、设计机构每承接一个项目,都应从更高层面上,以研究为先导,提出合理的设计任务,不仅谈为什么要做,还要弄清楚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已从业24年、拥有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这一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庄惟敏承认:“建筑师往往有一种心态:作品要彰显个人成就,要建一个多么高耸的、伟大的、纪念碑式的建筑……但是,有自觉性的建筑师心里清楚,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纪念碑。”
他说:建筑师的工作是在满足功能和技术合理性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也许有的创意会令人眼前一亮,但如果创意,例如因为结构的原因,要花很多钱才能实现,就要权衡,应从专业角度对建筑造价加以控制。不能一边收设计费、一边想着自己出名,乱花别人的钱去成就自己”。
按照世界建筑领域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的要求,建筑应当坚固、适用、愉悦。从50年代起,中国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如今演变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
建筑是物化的艺术形态。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标准,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庄惟敏强调:“职业建筑师不是艺术家。建筑美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建筑一旦形成,会长久矗立,对百姓的生存环境、乃至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如何提高建筑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帮助人们建立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建筑师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成为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智库
谈及当今中国建筑设计市场,庄惟敏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创作、大积累、大发展的时代。不应只是抱怨,丧失机遇是最大的悲哀”。
在庄惟敏看来,交叉学科的综合实力强,是清华大学的特色;创造出超越建筑设计本身之外的价值,是清华建筑的目标。高校设计院应当依托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把科研和实践重点放在建筑策划、使用后评估等方面,帮助政府决策,做政府的智库。
2016年,清华设计院这样对外宣示自己的理念:要吸纳业内最优秀的人才、最顶级的客户、最尖端的科技;成为一流高校的科研与实践的平台,建筑创新发展的学术基地,大众认可的高品质象征,中国建筑对外的窗口,与世界建筑对接的桥头堡;要做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智库、地方各级城市建设发展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
今年10月18日,清华大学成立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这是一个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横跨建筑学院、环境学院、土木水利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公共安全研究院等院系和机构,旨在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保障、智力支持、技术支撑。
文化旅游建设市场前景广阔
“当今建筑市场上最热门的并非房地产本身,而是文化旅游项目。”庄惟敏认为,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民众对休闲、旅游、度假等有了新的、更高的需求。迪士尼落户上海,环球影城落户北京通州,这两个世界级的文化旅游项目建在一线城市,并非偶然。它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体现了民众对文化的多元性需求。
11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庄惟敏希望,找一个小镇,设计企业不仅做乙方、也做甲方,从小镇的规划、设计,直到投资、建设、运营,一条龙承包,直到交钥匙,把小镇打造成全绿色的完整体系。
他透露,清华设计院已经参与了北京冬奥场馆、崇礼冰雪小镇、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研究与部分工程的招标。清华产业要在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上,走在科研与实践的前列。(记者 陈建)